王羲之之所以可以名扬千古,是因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到了痴迷的地步,甚为喜爱。他还在做秦王的时候就开始倡导王羲之的书风。登基后更是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并全天下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像闻名天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摹制多本,赐给满朝文武。这在中国书法史上,由帝王以九五之尊而大力推广和倡导一人之书法,独此一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羲之成“书圣”是因为时代的需要。

汉代还没有“书法”这个词汇,谁的字写得好,就称他“善书”或“善某某书”。这即是对写字这种能力的肯定,表明字写得好可以成名成家。东晋时,书法成为士大夫展示个人精神风采的重要手段,而名世的书家,多有高门豪族的家世背景,或者顶着名士的徽号。

王羲之贵族身份与生俱来,至于名士的声望,好像也没费什么劲。据传十三岁时,他拜谒大名士周,宴会上,周让他“先啖牛心炙”,当时,牛心代表的是重视,表示格外的赏识。从那之后,人们对他另眼看待,成了准名士。待到成年,自然而言的就是名士了,以善辩、骨鲠称。

晋朝的书法家,承袭了汉魏士人高标自赏的作派,但是,自尊和相轻,不过是活着的书法名家之间摆架子的态势。对于为草书树立典范的汉末张芝,为楷书、行书立法定制的曹魏钟繇,书家们都是众口一词地推崇。东晋初年,书坛上的权威是王虞,《晋书》说他“少能属文,多所通涉,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杂伎”。按古代“六艺”的标准衡量,他差不多是“全能”了。他死后,庾翼、郗倍站了出来,《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书法“不胜庾翼、郗倍”

大约在公元344年(晋康帝建元年间),王羲之的书名大盛,学王书的人,由少数变成多数,这是因为其书法样式去古趋新。让人一种焕然一新,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一直是新妍,从传世的王羲之行书《姨母帖》、章草《豹奴帖》可以看出来,他早年写字,是古质的体态多。书法家庾翼对王羲之的章草也曾不吝赞扬之词,他在给王羲之的信中说:“吾昔有伯英(张芝)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王羲之承古研新之下,到了四十多岁,终于写出了有别于当时的,独具一格的“新体”。比如楷书——在南朝称为正书,他用“一拓直下”的笔势直接消除了前人钟繇楷书中那种带有隶意的翻挑之笔,写出的笔画,形直而势曲:又弱化横向的笔画,强调纵向的笔画,一种从放而转为收的书风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就这样,一种欹侧而整饬的楷书新形态在王羲之的笔下出现了。方便了人们的书写,更是开创了楷书的新规范,新秩序。

王羲之的行书、草书,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态洒脱带风,飘逸自如,更受士大夫阶层的欢迎,当时的审美时尚,是趋新附妍,这是王羲之变制“新体”的“精神气候”,也是时人追效王书“新体”且趋之若鹜的动力。

但是南朝梁武帝,有好古崇古之癖,对于书法,也是内行,他主张复古纯真。他说:“古肥今瘦”。王献之不如王羲之古质,王羲之又不及钟繇古肥。就是说提倡的是钟繇,然后才是是王羲之,而王献之太新,新在“今瘦”,他看不上。

但是当时钟繇的书法传世已经不多,梁武帝只有下令,命周兴嗣将所集王羲之字按韵编成《千字文》作识字习字的课本。初衷是通过比较,提倡钟书,结果却是普及了王羲之的书法,陈朝、隋朝之际,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以弘扬王书为己任,借集王字的《千字文》来推广王书。

据说写了八百本、浙东所有寺庙,各施一本,佛门为保存普及王书,也助了一臂之力。要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庙之多,善男信女众多,使得王羲之书法老幼皆识和认。智永更是毕生师法王羲之,名声盛大,留下“退笔成冢”、“铁门限”的佳话。王羲之书法的香火就随着寺庙的香火传播又旺盛起来。

到了唐朝,太宗李世民又以天下之尊的盛威来推崇王羲之,他不仅尊,而且亲身专心摹学,并且公开说:“写字,心慕手追者,惟王羲之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他的书法顾问和指导者是得到智永亲传的书法大家虞世南。虞氏对他的影响和指点,当然是王羲之的书法理论,公元648年,《晋书》修成,太宗为《王羲之传》写了一篇《传论》,极力肯定王羲之书法的价值,为妍于钟张、质于王献之的王羲之加冕。从那以后,王羲之就成了书法界的翘楚至尊。一直到如今!

王羲之真迹的消亡

梁武帝不欣赏王羲之的字,可是,他搜获的王羲之的真迹却是最多的。得到二王书迹七十八“帙”七百六十卷。这批真迹幸运地躲过了“侯景之乱”,但在544年,西魏军围住江陵,梁元帝见大势已去,出门投降前,放了一把火,把梁朝积攒了五十年代的王字,连同图书十四万卷全都烧毁了。

本来在东晋末年的桓温之子桓玄操纵朝政之时,篡权做了没几天皇帝,在仓皇逃命之际,把携带的二王书法都投进长江,已经损失一部分,结果到唐太宗时期,经褚遂良鉴定的民间大部分二王真迹都收纳宫中,唐太宗更是把《兰亭序》作为陪葬品下葬。这又是一批,到了北宋,皇宫所藏王字被记录在《宣和书谱》中,有二百四十三帖。在南宋靖康之难,北宋亡国,徽宗、钦宗被金兵掳走,皇宫中所藏的王羲之真迹也下落不明,从此以后,王字真迹再也找不到了……

所以在王羲之离开人世一千六百年后,不说王羲之真迹,就连唐人的摹本也成了凤毛麟角。虽然王羲之一手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方向,已经“名”存“实”亡,但是这一点不影响其书法界里的地位。

自唐朝以来,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大大小小的书法权威,却难看到与王羲之争胜的书家。各路大神名家,都书从王书,甘愿以王羲之的书法惟马首是瞻。

因为,王羲之在书法技巧、体态、风格上的穷变化、集众美、兼妍质的博大精深,足够让后世揣摩和研究。他的书法不断被后世之人借鉴、利用,发扬,使之成为主流书风的源头,他的书法No.1地位也愈加稳固,万世流芳,不容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是碑派书风盛行的今天,虽然王羲之的真迹已经荡然无存,但是他“书圣”地位,依然固若金汤,难以撼动。人们为了出名,想超越王羲之,只有“丑书”百出,以搏眼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