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人口现实,无人可解!刺激鼓励也只是心理安慰

大家身边的日本人现在究竟有多少?给大家看一个玩笑。从世界总人口来讲,每70个人就有一个日本人。即便是一个地球村,我们也无法完全接触世界上不同地域的所有人,所以对于日本人的大量减少,我们并不深有感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将近30年,日本的生育率都持续走低。而这也与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同时也是日本经济大发展之后经历的不可逃脱的社会演进。

日本的很多政治家都对日本当下的少子化,老龄化的社会抱有深深的忧虑感。安倍晋三作为数十年来日本唯一一个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推出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统称为安倍经济学。除了日元贬值,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和重视,减费降税以外。对于社会总生育率的提高也是安倍经济学的重点经济对象之一。

其他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生育率方面,安倍折戟沉沙。虽然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和措施,使日本的总生育率提升至1.8。而最终的结果一直维持在1.4左右,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日本如果在数年之内无法真正解决人口生育率低你的问题。

那么日本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真正解决自身人口问题。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日本人口在2008年达到了峰值,此后人口绝对数量出现了负增长。如果这一情况持续45年,日本的总人口将跌破一个亿。

日本低迷人口现象的出现,每年出生200万到90万!70年长么

其实日本的人口低迷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恰巧也是日本失落30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一直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以后日本的人口都是增长迅速的。即便再往前追溯,除了战争影响之外,日本的人口也持续而稳步增长。日本在20世纪爆发了两次婴儿潮,分别是1947年和197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均每年的新出生人口高达两百多万。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量统计方法是3以上,日本经济也借着人口红利的东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当中的第二大经济体。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在社会当中的生存成本也逐渐增高,最突出的表现是日本房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此外还有种种注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因素。

种种社会压力压在日本民众胸口,最终使得整体人口的生育率和生育欲望不足。在第二批婴儿潮成年以后,出现了大家都不愿生育的情况,少子化也因此出现。第二批婴儿潮时期,大量的适龄人口不愿意生育。而当这些人过了生育的年龄,其他时间段的出生人口进入生育时期就更不可能生出能够维持人口增长的新生婴儿。

现在日本已经毫无疑问的进入到了超级少子化阶段。从巅峰时期的年出生人口200多万到当下的92万,刺激政策和鼓励政策轮番上演,而不见解决实际问题。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确实正相关。无论有多少专家否定人口的增长以及其依附于人口的各项购买力都是经济刺激的主要对象,也是未来经济持和发展持当中绝佳的补充力量。日本的经济增长从飞速发展阶段转变为稳步发展阶段,再从低增长阶段转变为低迷停滞阶段,满打满算用了70年。

而且后30年的停滞阶段几乎占到了整个周期的一半儿。何时停止?仍未可知。这种持续低迷的状态,使日本在国际上的通常劳动竞争力失去了优势。若不是日本政府和企业向大力度研发高新技术产业,恐怕日本最终也落入到了收入陷阱之中。

日本政府的种种应对措施,以及人口问题的复杂争论

即便如此的日本社会的经济也不再增长。年轻人从自己找到第一份工作开始起,就知道了此后30年自己是什么样一个状态。同时,日本为数不多的青年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讲求购物券的群体。哪个街区的餐馆,饭店今天打几折,是日本年轻人长期以来经久不衰的话题。而日本的物价也多年来不见明显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持续低迷20年以后,安倍晋三终于登上日本首相的舞台。面对失落的20年,日本开始制定各种各样的经济刺激措施。最核心的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不知大家是否非常熟悉。日本短期内的经济也确实出现了回暖迹象。

但是在第二个阶段里,安倍经济学并没能使人口增长这一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虽然经济打破了近20年的回环。但是人口并未因为经济上的刺激,而出现生育率的种种变化。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在此时奇迹般的脱离,经济出现了缓慢增长,而人口,出生率。却持续下降。

日本人口经济长期低迷之后逐渐回暖,而人口却不见增长的原因。很多人都给出了类似于经济周期循环的解释。但抛开日本,便观整个发达国家。我们也难以用单纯的经济循环去解释经济发达与人口危机之间的相应联系。

很多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人口的减少并不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弱。但是很多经济增长的领域和基础并非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并非机器代工造成的,而是人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研发,各项新生产力和能够提高社会生产率的设备的创新,创造都需要人的能动。

而在人口结构当中,无疑年轻人是最具创造性的。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即便质量很高。一个人的精力也不可能简单的类比两个人。即便中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有着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他们面对一个新设备的研发和在社会工作当中进行了一些局部改进和效率的提高,均显得无能为力。这不仅仅局限于高新技术产业更作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缺少年轻人,刺激消费成为无根之树,无桨之船!

抛开这一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在这个社会上最具消费意愿的并不是老年人和中年人,而是年轻人。即便父母为了年轻人的种种教育,花出诸多金钱和财富,其最终最根本的目的也作用于年轻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之中。但是如果年轻人减少,即便家庭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发展和教育投入更多。

很难在总量上满足所有的社会产业。而年轻人对于房产,各种社会基础设施和家庭基础设施的追求购买,包括娱乐产业的享受,都会因为年轻人的逐渐减少而陷入萎缩。其中,对于一个人一生的生存生活而言,必要的房产和各种家电,包括诸多日用品都会因为人口的大量减少而无法完成自身的更新迭代。此外,日本的房产曾经是世界之最,因此也绑架了诸多有生意能力,有生育意愿但是却被现实击退的年轻人。

在种种问题之中,压制了年轻人对于生育的欲望。即便经济实现增长,各种机理问题也难以得到根本解决。经济数据好,但人口数据从来都不乐观。从客观的经济指标上来看,年龄人口构成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绝对正相关,从来没有特例。这种时间上的高度吻合,确实使执政者难以做出什么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改革即便饱受诟病,经济改革的好坏效果要远比人口增长的效果来的更快。而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生育,并非全然因为经济方面的持续低迷,或者说经济方面的持续低迷仅是一个诱因。即便经济走出低迷阶段,人们的各种意愿也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变,而是维持一个更低水平。

同时,少子化的社会对于经济产出的影响和抑制作用是长期持续的。并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这必然会导致社会主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又会有社会被动的人口短缺而造成的社会生产率的下降。双方之间的零和博弈也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少子化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事,即便有日本的前车之鉴,社会演进也无法改变!

少子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不足,人口负增长。日本社会需求和消费都因此增长乏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国家出台很多刺激政策,也难以真正扭转人口颓势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在社会基本福利制度建立起来的社会,包括日本和欧洲国家,都只能通过财政赤字的手段维护整个社会福利的运转。

而稍有改革就会遭到公民反对。对于未富先老的国家,对于社会基本福利制度还一味的要推向社会,压在企业身上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少子化进程根本无法改变的大国而言,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真的饱受质疑。日本作为前车之鉴,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我们都亲眼得见。但最终的效果我们也能知晓。

数年前还有人因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7以上而沾沾自喜,认为并未深入低生育率陷阱。但是当19年,降到了1.2,还有何人能够笑的出来。要知道日本历史最低点是1.26。此后,日本动用了一切可能的刺激手段,提高到了1.4以上,增长乏力。如今轻松突破1.2的我们,是否还能维持一种看客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