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应该都发现了,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口碑出现暴跌的趋势,甚至从原本现象级的节目变成了一道“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观众都在网上吐槽,认为《乘风破浪的姐姐》越来越无聊,完全没有了刚开播时的激情。

甚至因为皇族、天选、保送和内定等问题,场内的万茜、蓝盈莹、张含韵等人还遭到了大量攻击,整个节目俨然一副失了民心的感觉。

另一方面大量的数据也显示《乘风破浪的姐姐》热度正在急剧下滑,被《这!就是街舞3》《乐队的夏天》等多档节目反超。

说实话这和当初首播的景象截然不同,但是节目才仅仅播出一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惹来这么多的负面评价?

经过多轮公演后我们似乎终于找到了原因,这一切都是因为节目走上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节目的核心理念究竟是什么?

在第一期节目里是这么给我们介绍的:每个女人砥砺一生,都在面临性别与年龄、生活与自己的锤问,30岁之前是天生的美好,那么30岁之后就是我们自己的创造。

每个年龄的女人都有她自己的魅力。

接着我们再来看百科里《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节目特色”:对于30+女性,青春从来不缺位,也不让位,而是自信归位。

甚至就连节目的主题曲《无价之姐》这首歌,在李宇春创作之初都是希望能够符合上述理念,不定义女团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看到这里大家都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档打着“唱跳”的幌子,实际上在进行中、大龄女人独立自我宣扬的节目。

《乘风破浪的姐姐》立足根本是散发女人自信的魅力,打造出属于30+以及不同年龄段女性独有的闪光点。

所以在最开始的几期节目里,当姐姐们踏着自信的步伐走进场内,所有观众都被这种魅力迷住了。

口碑爆炸的原因是我们真正看到了节目的核心亮点,一档不同于常规女团选秀的既视感。

但是现在的真实情况是怎样?

该哭的哭,不该哭的也哭,该走的走,不该走的也走。

越来越迷的投票和折磨人心态的赛制,都给《乘风破浪的姐姐》带去大量负面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一档综艺节目需要话题需要炒作。

最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场内姐姐们自甘平庸,现实无情粉碎了30+女艺人的唱跳梦,《浪姐》口碑崩塌由此开始。

如果坚持自我,贯彻节目最初的理念就意味着会惨遭淘汰,那就干脆放飞自我然后被淘汰好了。

只要所有的姐姐们都是这种态度,《乘风破浪的姐姐》绝对会一路火下去。

然而现在别说几位性子软弱的姐姐了,就连一开始最“猖狂”的张雨绮、宁静等人都失去了抗争的念头,从独立自主的30+女艺人,变成任由比赛摆弄的选手。

反倒是伊能静、张萌、黄圣依这三位“作精”更有那个味道,完全不受到外界眼光和节目赛制的影响,该玩就玩,玩不下去了就淘汰。

场内这些30+甚至更大龄的女艺人抱着唱跳梦前来参赛,试图通过这样一个节目打开自己事业的口子,最后用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人设回归。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们沉重的一击。

繁重的训练消磨了所有精力,节目带来的大量曝光让姐姐们无法割舍,不得不说很多东西一旦掺杂了“利益”就会变味。

也许这就是现实。

最初那股谁都不惯着,老娘就是要秀出自我的气势全散了,很多人都开始抱团取暖,甚至为了能够顺利晋级拒绝某一首特定的歌。

再看看那些被率先淘汰的姐姐,哪一个不是在努力突破?

可问题是女团本就和“青春靓丽”挂钩,像《创造营》和《青春有你》系列均是如此。

但姐姐们已经不具备这最关键的元素,如今又丢了节目造势时的核心概念“30+女性的独立和自我”,试问口碑怎么可能会不崩塌?

如果要用稍微直接一点的话来简述大概就是:

观众其实想要看到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姐姐们,通过这场比赛对自我有更清晰认识,在绽放出真我的同时带动观众找到30+以后女性的魅力。

而不是来看一帮“老女人”穿小姑娘衣服上台蹦蹦跳跳,唱一些修出电音的作品。

否则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创造营2020》和《青春有你2》?

很遗憾《乘风破浪的姐姐》高开低走,只能说这是芒果综艺的常见归途,但只要愿意痛定思痛,一切或许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