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氐族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武都=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

北魏太和年间,被选为军主,旋迁统军。身先士卒,冲突坚阵,雄猛异常。从孝文帝南伐,所经战阵,攻势凌厉,屡建军功。景明初年,南齐大将裴叔业以寿春(今安徽寿县)降魏,杨大眼与诸将率部接应,抢先入城。以功封安成县开国子,拜直阁将军等职。后迁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正始三年(506年)四月,梁江州刺史王茂领兵数万攻魏荆州(今河南鲁山东),诱魏边民及蛮族民众另立宛州,遣其所署宛州刺史雷豹狼等袭取魏河南城(今新野北)。时杨大眼任平南将军,奉命督诸军反击,大破之,斩梁辅国将军王花、龙骧将军申天化等2000余人;收复河南城。乘胜追击王茂等至汉水,又拔其5城。次年正月,与中山王元英等率众数十万围攻梁之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连战不克,于三月被梁军击败,右臂中箭,烧营退走。同年八月,免官徙往营州(今辽宁朝阳)为兵。

永平年间,被重新起用为试守中山内史,继任太尉长史、假平南将军、东征别将,隶属都督元遥,遏御淮、肥(今安徽中部淮河、东肥河)。延昌四年(515年)三月,奉诏督诸军镇荆山(今怀远西南)。后出任荆州刺史,以武力威慑蛮众,安定地方,在州二年卒。

二、拓跋仪(?~409年),字号不详,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时期宗室将领。

身材魁梧,颇有谋略,善于剑术骑射,初封九原郡公。登国三年(388年),出使后燕,窥伺敌情,册封平原郡公。登国六年(391年),大败黜弗部,诛杀刘卫辰,册封东平郡公。登国九年(394年),督促黄河以北地区屯田事宜。登国十年(395年),大败进犯五原郡的后燕部队,趁机攻取并州。皇始初年,带兵攻打邺城,迁骠骑大将军,管理六州军政务,行使左丞相权力,册封卫王。天兴元年(398年),攻破邺城,追击慕容德,授尚书令、定州刺史。局势安定后,入朝辅政。天兴二年(399年),击败高车族,讨伐后秦姚平,深得道武帝尊重。恃功受宠,联合宜都公穆崇图谋作乱。事情败露后,得到道武帝的宽恕。

天赐六年(409年),占卜者传言“皇帝将为叛臣被杀”,引发道武帝猜忌,大肆诛杀公卿。拓跋仪心中不安,坦然。逃跑途中为道武帝擒获,坐罪赐死,废为庶民,以礼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邢峦(464年-514年),字洪宾。河间郡鄚县(今河北任丘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名臣。

邢峦自少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有文才干略。举孝廉出身,拜中书博士,迁员外郎。受孝文帝元宏赏识,拜中书侍郎,掌管机要。从征汉北有功,迁黄门侍郎、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拜散骑常侍,兼任尚书。宣武帝时期,迎接梁将夏侯道迁举汉中,拜征西将军、梁秦二州刺史,经略汉中,进军涪城,大破仇池氐王杨绍先。召为度支尚书,迁安东将军,经略徐兖二州,协同中山王元英大战南朝,夺回悬瓠,取得宿豫大捷,封平舒县伯,迁殿中尚书。

延昌三年(514年),邢峦因暴病去世,时年五十一,追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谥号“文定”。

四、元英(?-510年12月9日),字虎儿,原名拓跋英。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名将。

元英他出身王室,“性识聪敏,善骑射,解音律,微晓医术”,而且博闻强识( 《北史·拓跋英列传》 )。孝文帝时期,拓跋英在汉中之战中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孝文帝死后,继任的宣武帝也对其委以重任,尤其是义阳之战胜利后,更是对拓跋英大加褒奖。公元510年12月9日,拓跋英病逝。总的来说,拓跋英战绩突出,为北魏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