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元代话本《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中有一句经典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形似很简单,神似境界则很难达到。《历代名画记》中就曾用“画龙点睛”的故事形容人画技高超,通过双目传达出了龙的精神。齐白石有一幅名画,画中之虎仅有背影却能拍出高价,正是因为画出了虎的精神。

民国时期社会虽然纷乱,在文学艺术领域却涌现出许多大师,绘画领域也不例外。有中国近代美术史的开派巨匠黄宾虹、以画马闻名于世的徐悲鸿、我国油画艺术先驱者周湘、国画大师刘海粟、泼墨画上颇有成就的张大千、最早倡导“中西融合”的林风眠、“后海派”代表吴昌硕等人。在百花齐放之中,最出名的当属齐白石、吴昌硕与张大千三人,他们各自所代表的绘画风格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旧照

01

齐白石曾经师承吴昌硕,不过后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知名度、画坛地位等方面都有超过自己老师之势。其代表作《墨虾》更让他被视为古今中外画虾第一人。无需鲜艳色彩,仅用墨汁浓淡就勾勒出虾的体态,墨色更符合虾的半透明,数只虾情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又妙趣横生。

清同治三年(1864年)1月1日,齐白石出生于湖南长沙,自小与外祖父读书时,齐白石就喜好在习字本上作画。14岁时,正式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学习之余又常借鉴残本《芥子园》学习花鸟和人物画;24岁时,又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肖像画;25岁开始学习诗文,并在师父胡沁园帮助下脱离木工生活,一心学习绘画,并以为人画肖像养家糊口。1909年开始,45岁的齐白石开始8年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在花鸟画以及书法方面有长足进步。

▲齐白石画作

02

战乱年间,齐白石为抗议日寇索画,曾贴出“画不卖与官家”告白,并闭门谢客。直到1951年,齐白石为沈阳“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画作品十余幅;1953年出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齐白石一生热爱和平,曾多次创作与和平鸽、和平万岁等理念有关作品,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了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

齐白石画作中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天真烂漫的童心以及富有余味的诗意。他专长于画花鸟鱼虫,这与他多年山居生活是分不开的,却也说明他极善于观察。他曾说过:“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画花鸟与画虫运笔完全不同,既注重形似也注重神似。毕加索都曾评价他为“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的花鸟画

03

在齐白石诸多画作中,有一幅极其少见的以虎为题材的纸本设色画。不同于诸多画家着意于描绘虎头,他只画了老虎的背部,着重表现了老虎屁股。但这幅画果真如此浅显吗?专家友情提示,放大之后再看看,或许会有意外收获。的确,这一幅《虎图》第一眼看上去似乎毫无出彩之处,但细看可以看到老虎后腿肌肉已经绷紧,若将脚部放大,更可以看到两只后爪已经紧紧抓住地面,两只前爪与后爪几乎平齐。了解这些细节后再看,这只只有背影的猛虎已经是蓄势待发之态,仿佛随时准备扑向前方猎物!

这只看似简单的老虎充分表现出了齐白石日常生活中对动物的观察之细致。普通人在赏画时都很难观察到的细节,画家本人在生活中却注意到了。

▲齐白石《虎图》

这幅图也完美诠释了齐白石曾经告诫学生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绘画时对细节的注重和描绘才是学生们应当去学习的,若是一味模仿他的绘画风格、绘画技巧,反而会落了下乘。

绘画中有一个常见的技巧,叫做“留白”,是指在书画作品中留下有意的空白,从而给欣赏的人留下想象空间。齐白石这幅《虎图》虽然不是国画,也没有留空白,但其不画虎头和着重画虎股这一点与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位欣赏画作的人都可以尽情想象老虎此时的面部表情,更为这幅画添了别样的意趣。这幅画曾在数十年前拍出2800万高价,1957年购藏于故宫博物院。

▲齐白石旧照

结语

齐白石之所以能在艺术领域取得极大成就,一方面是他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着超人一等的观察力。《礼记》有言:“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即使是毫厘之差也能够决定事情的成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倘若学会观察细节,精益求精,说不定就能在自己的领域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历代名画记》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