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王安石《祭范颖州文》

范仲淹少年时期便有鸿鹄之志,从《范仲淹苦学》中我们可以获悉,尽管他在少年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但却很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深知“慨然有志于天下”的道理。以至于他长大之后,确实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体现了他那崇高的人格风范。

皇佑元年,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期间亲自出资购买良田资助范氏族人,自己晚年却穷困潦倒。明道二年,他更是亲自劝谏仁宗京东和江淮一带赈灾。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了他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先天先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近年来有一种论调却是出乎人的意料,那就是有些家长建议将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移出教科书。其理由是这篇文章提到并且称赞了滕子京,而滕子京此人呢,又并非是一个“好官”。

因而,一些家长觉得这篇文章不妥当,应当从教科书中移出去。至于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文章有没有“称赞”滕子京

有人认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看似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景物,但其实是跟滕子京被贬巴陵前后的状况进行了一个对比,目的在于歌颂滕子京的政绩,赞扬其行为。

然而细细品读就会发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写景通篇都是大范围的挥洒,而并非是着眼于某一处景物的刻画。就如文章开头那般:“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此恢弘博大的景物描写,要引发的抒情议论必然也应该是气象万千的开阔情怀。倘若单单只是为了赞扬滕子京,那何不借喻文章中的“岸芷汀兰”,多花费点笔墨来细细雕琢呢?

仔细研究便会发现,范仲淹之所以描写如此气势磅礴的景象,目的自然是要着眼于接下来要写的两种“览物之情”了。而写两种“览物之情”,自然要写出对应“感极而悲者矣”和“此乐何极”这样两种心境的人。

如此描写之后,自然为下文做出了铺垫,引出了“古仁人”心境的不同之处,体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明之处。同样,借着“古仁人”高明心境的论述,范仲淹自然而然引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认为出仕,自然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此一来,通篇文章倒是看不出来有哪些对滕子京进行赞扬的词句。反过来细细琢磨,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范仲淹写此篇文章的目的,也许更多是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一番劝慰。劝慰对方应当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及“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可见,范仲淹写此篇文章的目的并非是赞扬滕子京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很明显说过不去。倘若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真的是为了赞颂滕子京,那么这篇文章写的就很矛盾。因为滕子京本人大家也都知道,他政治觉悟没那么高,也并非是一个“好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范仲淹要赞颂滕子京,用得着以“洞庭湖广阔”来暗喻滕子京心胸宽广吗?很明显,范仲淹此人并非是“无品之人”。

二、滕子京的境界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就曾在《涑水纪闻》中有过相关的记载,上面记载滕子京原为泾州知府,只不过因其“用公使钱无度”而被贬到巴陵为官。换句话说,滕子京此人是因为滥用公款而被贬的。

说来也是奇怪,滕子京此人被贬巴陵在重修岳阳楼的同时,又玩了一出同样的戏码。他“近得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也就是说,他自个又在库中设立了一个一千文的小金库用来“自掌”支配。

当然,单凭这些话就将滕子京认定为挥霍无度的“小人”就太过武断。因为《宋史》中对其的评价为“好施与,及卒,无余财”。北宋时期大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说滕子京此人谪守巴陵期间,治最为天下第一。从这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滕子京是一个比较有才能、有政治抱负的人。

但有才能和有政治抱负并非表示他就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很明显的是,滕子京达不到范仲淹在文章中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境界。因为在文学史上的主流论调认为,范仲淹根本没去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他之所以写《岳阳楼记》,就是因为滕子京派人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以特“邀”其而写的。

从这里稍微推测一下,可能就会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那就是滕子京此人要重修岳阳楼,以展现自己的政坛形像。当然,因“属予作文以记之”的缘故,他想要借助名人效应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个时候,自己的好友范仲淹就成了他的目标。因为滕子京显然知道自己的好友范仲淹是一个境界崇高的贤人,这样一个人能为自己题文,那自然是最好了。

那么,范仲淹是怎么做的呢?很明显,滕子京是自己的好友,又不好推脱,所以就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将洞庭湖一带浩浩荡荡的气象给写了出来,并且以“览物之情”作为对比,以此来劝诫好友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甚至要将“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人生目标。

由此可见,说《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范仲淹为了赞颂滕子京而写,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此外,谈及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目的,还要说一说范仲淹和滕子京之间的关系。

三、范仲淹和滕子京

除了王安石赞颂范仲淹是“名节无疵”之外,欧阳修也在范仲淹的墓碑上刻字,称其为“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由此可见,范仲淹本人才是那个高风亮节的人。这样一个高风亮节的人会分不清楚什么是赞颂什么是勉励吗?当然不会。

至于范仲淹为何会写《岳阳楼记》,其实两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范仲淹和滕子京此人的命运极为相似,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母亲改嫁他人将他抚养成人,滕子京同样是幼年丧父,由母亲刁氏将他抚养成人。另一方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情谊深厚的同学,两人为同榜进士。

此外,滕子京在庆历改革之际被贬,范仲淹宁愿自己辞官也要为滕子京辩护。从这里可以看出,范仲淹和滕子京之间的关系绝对是称得上“至交好友”这四个字的。

因此,滕子京被贬巴陵之后,范仲淹深知对方心中有忿忿不平之意,于是写了《岳阳楼记》暗中劝慰对方,让对方要学习“古仁人”的人生境界,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可见,《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并非是对滕子京的赞颂,而是对滕子京的一种劝慰。因此,总的来看,有些家人认为《岳阳楼记》应该移除教科书的观点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其实,很多人觉得《岳阳楼记》是赞颂滕子京而觉得它应该被移除教课书。但细细品读之下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在于范仲淹所写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生境界和他那崇高的政治见解。

这种崇高的情操才是值得学生学习的精髓所在,至于滕子京此人到底是好是坏,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参考资料:《宋史》、《渑水燕谈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