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皇位的传承都是“父位子传”。不过,1000多年前的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很特殊。他去世前,两个儿子赵德昭(26岁)和赵德芳(17岁),都已成年;可继位的却是他的三弟赵光义,即宋太宗!

那么,是什么事让赵匡胤违背皇位继承传统,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呢?本文主要从宋初的政治环境分析这种“兄终弟及”的合理逻辑,而不去做赵光义“斧声烛影”的篡位猜测。以下,先分析唐末五代十国的政治环境,其次从政治环境推导出宋太祖选择继承人的妥协和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古代两大乱世,魏晋南北朝和唐末五代十国。前者以门阀世家与他们的支持者为主体,在历史舞台上尽情挥洒。而后者经过有唐一代,皇帝刻意打压士族,以及科举促使寒族逐步走向权力中枢,导致门阀世家体系崩塌。在权力价值体系处于真空的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军阀掌握割据权力,而他们的价值体系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做皇帝”之所以会有如此变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唐朝造纸术和印刷术发展,导致纸张价格下降,为平民学习知识进而参加科举创造了条件,知识理论体系不再为门阀世家垄断,这直接导致门阀世家的衰落。

《晋书·左思传》有云:“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描绘的是当时人们追捧晋文学家左思《三都赋》的场景,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造成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在唐以前,中国知识理论体系的传承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在竹简时代,竹子、刻刀、串绳都需要花钱买,一般寒族家庭根本无法负担。所以,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在门阀世家之间传承。他们垄断了知识理论和知识理论的解释权。统治者可以依靠军人打天下,但最终仍然需要士族来治理国家。比如,曹操依靠颍川荀氏、清河崔氏等。

尤其是到了南北朝,无论谁做皇帝,真正掌握实权的都是门阀世家。但统治者也曾想过削弱门阀势力,比如,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世家无下品,寒门无上品”。在当时,即使有好的制度,但知识传承太昂贵,寒族读不起书。所以,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最终选出来的人才也大多出自门阀世家。

这种情况自唐代起,有了大的变化。一是唐朝发明了以竹子为原料的造纸术,瞬间拉低了纸张价格,寒族也能买得起纸张学习了。

二是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兴起了印书业。二者相互作用,导致唐朝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所提高,而价格在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中国寒族第一次开始大规模低成本学习知识理论,进而能够正式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参与帝国政事。比如,唐末的“牛李党争”,就是以科举入朝为代表的寒族与以门阀世家背景入朝的士族之间的政治斗争。这时,在长期以来皇帝有意打击和寒族崛起的背景下,门阀世家逐步衰落,到五代十国时,彻底泯灭。

2.唐的藩镇节度使制度,造成了军阀政治盛行;门阀世家衰落,而寒族只能沦为军阀的附庸,无法对政治传承进行解释。于是,关于政治传承,军阀政治开始奉行“谁的拳头大,谁做皇帝”,所谓的正统观念彻底沦丧。

与上述第一点的政治生态剧变一起发生的,还有唐末的藩镇节度使制度。这一兵制取代了唐初的府兵制,募兵制取代了征兵制。于是,“将知兵,兵认将”的时代来临。

在这种制度下,谁募来的兵,就听谁的话,只认上级,不认皇帝。所以,上级当皇帝就显得非常合乎逻辑了。比如,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等,都是军阀称帝。

军阀不同于门阀,门阀自古有道统解释权,他们讲究政权的合法性。比如,颍川荀氏的荀彧,即便辅佐曹操,但仍忠于心大汉。对于政权的合法传承,门阀世家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即:在承认政权合法的情况下,实行“父死子继”的政权传承。所以,魏晋再怎么乱,这种政权更迭的基本盘没有变化,只是迫于形势,门阀世家放宽了对于政权合法的认定,但仍然执着于“父死子继”。

军阀就不一样了,军阀没有什么道统的观念,奉行的就是简单的“拳头原则“,哪个势力强,哪个就当皇帝。而寒族又没有固有的势力,他们只能依附军阀才能获取生存的土壤。

于是,在五代十国,道统不存,以军阀政治为主体,政权传承呈现无序性,“谁有力量,谁做皇帝“。比如,五代十国将近90年时间,皇帝70多位,但太子却只有6个。“父死子继”的道统继承微乎其微,即使是“兄终弟及”也是充满着血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宋太祖“黄袍加身”与“杯酒释兵权”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和无奈之处。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军人出身,后周世宗驾崩之前,封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随后,趁着后周新主年幼,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被部将拥戴称帝,取后周而代之。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极其典型的军阀政治表现。后周殿前禁军,拱卫京畿皇宫,居然对皇室没有丝毫忠心,而只认自己的首领。赵匡胤当然知道自己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于是,在宋一统全国之后,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显现了:赵家已经是皇室了,那昔日的部将中,有没有第二个“赵匡胤”呢?

于是,赵匡胤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第二个“赵匡胤”,就做了名震历史的“杯酒释兵权”。后世人,通常解释是赵匡胤比较仁义,但我不这么认为。

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他们绝非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类,而是人格被异化的人类。在他们心中,帝国的传承永远是第一位。在这个问题面前,昔日一起定江山的战友兄弟,都可以牺牲。汉、明莫不如此。唐是因为皇室的战友是门阀世家,杀不动。

所以,我不认为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因为他仁义。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如果杀了他的部将,很有可能“部将的部将”会哗变。因为,那时候,士兵是不认皇帝,只认将领的。

2.既然军阀政治还没有彻底根除,那么赵家皇室权力传承该如何抉择呢?

赵匡胤自己身为军阀,代表的是军人利益。现在要进行“家天下”传承,如何压住自己手下将领是关键。如果立自己威望不高的儿子,压不住那些将领不说,更有可能将领的部下要开始蠢蠢欲动立第二个“赵匡胤”了。

此时,要保持赵家天下传承,就必须找一个手下将领认可的赵家人。

于是“金匮之盟”就诞生了,当然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但我个人认为它存在合理性。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有三传约的记录,即:

"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

这意思是赵匡胤传位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接着传位赵廷美(太祖、太宗之弟),赵廷美接着传位赵德昭(太祖之子)。赵光义、赵廷美是直接参与过赵匡胤兵变、起事、进而称帝的全过程的。他俩在北宋军阀中有很深厚的背景,能压得住那些军阀,进而确保赵家江山。

实际上,赵匡胤在位时,赵光义就是开封府尹,拱卫京畿。按照之前赵匡胤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配置。赵光义就是太子的配置。而之后,赵光义继承皇位,赵廷美继任开封府尹,这依然是当太子在培养。

但赵光义显然不乐意这种约定。于是自己当皇帝期间,开始重文抑武、重建典制,经过20多年的经营,终于实现了“父死子继”,结束了军阀政治。

不管有没有阴谋,赵匡胤传位其弟,在当时具有非常合理的政治逻辑。五代十国,道统崩塌,军阀政治兴起。如果保存赵宋家天下江山,赵匡胤不得不做出此种“兄终弟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