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城市建设者,也是破坏者,这是矛盾定律。当然它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我们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也越发对人居环境重视保护。当城市乡镇有人长期居住发展以后,其实同样存在很多生活垃圾。有人制造就必须有人清理。这样城市才能良性发展。所以关于一个地方除了垃圾的部门,其实是最值得尊重和应该获得良好报酬的。

今天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跟绿化环卫工作者密不可分,也跟全体泸州老百姓素质提升相关,我们不仅仅好奇,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在还没有这些意识和获得这些荣誉的时候,关于环境卫生这种肮脏又繁琐的事情是怎么做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X通过去过去地方县志和请教一些老泸州人,沽酒客大致有了一些了解,加上八九十年代的一些人给人经历,给大家聊聊这段往事。

话说民国时期,由“清道夫”清运街道垃圾,各住户清扫门前街道,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清洁队,负责主要街道清扫工作。那个时候主要还是以生活垃圾为主,爱干净是个人习惯的事情,没有提高什么意识之类,但是自古有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且家里的环境卫生就看女人爱不爱好了,基本上是靠自觉,但是到了街上显然没有今天那么讲究,垃圾分类更是闻所未闻。

1962年,当时泸州的清洁队与肥料站合并,成立泸州市清洁管理所,下设清洁队,职工6人,划分三个小组,分别负责江城路、迎晖路、治平路、慈善路、忠孝路至澄溪口等街道清洁卫生工作。随着城市的发展,清扫工作量增大,清扫人员逐渐增多。1988年,清扫保洁队人员增加到112人,负责清扫城区到小‘市’的一、二级街道的车行道和人行道。每天清扫两次,保持街道清洁卫生。

泸州市城区、小‘市’、兰田、安富的偏街小巷和空坝,由民办清洁队清扫保洁。各企事业单位及商店、居民住户,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由街道办事处组织民办清洁队清扫。背街小巷清扫经费由泸州市政府在城市维护费内补助。门前“三包”范围内的保洁工作,则由清洁队清扫后定期向单位和住户收费。人行道1平方米每月收费0.18元,垃圾车不能收运的住户,每月每户收费0.30元,政府补贴0.30元。

根据当年小‘市’调查,1700多一清运户,按毎100户设1名清运人员,需设17人,平均每月收入60元,“三不管”的公共地则划给一些单位,定期清洁。那么垃圾收集了又怎么处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晚期,有垃圾清运人员20人,收集主要街道的生活垃圾,搬运到河边倾倒。以后改用独轮手推车和架车收运倾倒。那个时候只有倒,没有处理意识更不知道方法条件,好在有害有毒的少,都是生活垃圾。

上个世纪50年代,小街小巷设置长方形活动木板垃圾箱,每天收运20余吨。60年代初,部分地方用砖或条石初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垃圾柜,由清扫工定时用木板车收运。到1963年,用独轮手推车和木制轮板车收运垃圾,共有20架运粪运输工具。1976年,用手扶式拖拉机,在主要街道摇铃收运。

1982年6月,泸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由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资购置垃圾铁桶150个,设在忠孝路、市府路、慈善路、治平路、迎晖路和江城路等街道,每月用垃圾集装车收运两次。

1983年9月,改用汽车摇铃收运,规定每日两次,上午7时至9时,下午18时至21时为装运垃圾时间。并在小‘市’街巷修建垃圾库。1983——1988年共建垃圾库39个,每日装运1——2次。1988年末,已有垃圾运输汽车20辆、每日收运垃圾平均186吨,全年清运垃圾6842吨。

关于这个倒垃圾,沽酒客印象深刻,也是最厌烦的事情,泸州人不说垃圾,说倒渣渣,那些蜂窝煤烧过了的炭灰,真的恼火,每次去倒,一身都是灰,想起来就是痛苦。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垃圾倾倒河边,经过填埋发酵,由农民筛作肥料。1955年1月,在纪念标建立颗粒肥厂,将垃圾埋覆发酵后,将筛选的渣灰肥加磁钾肥,经加工成颗粒肥出售给农民。1962年,颗粒肥厂撤销。

1966年,城区、小市的垃圾,统一倒入杜家街河边垃圾场,经发酵后,仍由农民筛作肥料。

1982年8月1日,为使河水不受污染,市政府决定在当时还属于市中区鱼塘乡石厂湾采石场,利用原长55米,宽29米,高33米的空址作垃圾场深埋处理垃圾。到1983年10月,垃圾倒满填平,停止使用。

1983年11月,市政府在城市维护费中拨款征用鱼塘乡离城6公里的岩坡地作垃圾场。1988年,在原址扩征土地,增大到15013平方米,继续将垃圾进行深埋处理。

当然到了今天,泸州垃圾处理能力已经完全变革,要求也比当年高多,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结果。

最后我们来聊聊五谷轮回之所,厕所。泸州以前那里有什么公厕呢?当然有的那种简陋的叫官茅斯,还基本是官方搭建的。其实在文明不够开化的时代,家里有桶子的,河坝和山坡处,排泄的大有人在。人家说民国时期同仁堂门口还有人去拉屎拉尿,后来才改变的,你说这个玩意真的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52年,城区共有20个公厕,均为竹编夹壁平房,蹲位简陋,有的建在街巷;私厕则用篾栅在河边搭建。不仅危险还臭不可闻。

1953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取缔私厕,改造公厕。将原建的天子殿、三星街和凝光门等33个厕所改为旱厕。

但是到了1981年,三星街建“三防”(防蛆、防蝇、防臭)旱厕。建筑面积66.79平方米,砖混结构长12.65米,宽5.28米,高3米,气棚1米,长方形气冲、砖砌体,蹲位22个,其中女蹲位11个。墙裙高1.2米,水磨石墙裙和地坪,洗刷石外墙,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房面,厕所墙外设露天小便槽,粪池容量为40吨。

1986年12月,修建二太街水冲式公厕,投资35321元。建筑面积72平方米,长12米,宽6米,高4米,气棚高1米,砖砌体,瓷砖贴面,钢筋混凝土房盖。蹲位23个,其中女蹲位9个。水冲沟槽,安装容量60升的自动洗水箱,每隔8——15分钟冲洗一次。墙裙高1.2米,水磨石地坪,水刷石外墙,厕内安装3只白炽灯。容量为70立方米的普通化粪池。今天看来简陋无比,当时可是最有档次的了。

1987年12月,人民商场修建一楼一底砖混结构水冲式公厕,投资7.07万元,底楼为男厕,楼上为女厕。则内面积长7.24米,宽5.64米,室外楼梯间8.26平方米,蹲位26个,其中女蹲位12个。砖砌墙体,瓷砖贴面,粪便水冲沟槽2条,安装容量60升自来水箱,每隔8——15分钟自动冲洗一次。墙裙高1.2米,彩色水磨石地坪,室内安装电灯6盏,为容量50立方米的普通3隔断化粪池。

那么当年这些五谷轮回后,又怎么处理呢?民国时期,粪便由附近农民挑运或由“粪夫”挑到河边粪船,运往农村出售。关于粪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滨江路未修之前都有,沽酒客小时候见过,佩服那些生活在船上的人还吃的下去饭。当年的河坝不堪回首。当然其他河滩景色还是值得记忆的。

1951年成立肥料运输管理站,共有职工120人,公、私厕所由肥料工收运,倒入国粪池(城区、小市和兰田有囤粪池10个,总容量400吨)转入粪船运至农村。

1953年,有运粪船17只,载重233吨,其中私人粪船6只,农村专业户10只,肥料站1只。

1954年,新增设粪船4只,载重74吨。

1959年改用木桶板车(木轮),每个木桶板车载重250~400公斤,1963年发展到30架收运粪肥达2.64万吨。

1961年成立粪肥船运输队,1966年增加到27只木船,其中1只20匹马力机动船,载重量700吨,农村运输肥料船发展90只,载重量1000余吨。1981年,收运粪量高达845万吨。1982年12月,开始用吸粪汽车,载重量5吨,可以直接到厕所、粪池吸粪运至农村。1982年开始,旱厕逐渐改造为水厕,普遍建化粪池,使粪便通过处理后流入下水道。今天污水处理显然比之过去更加先进了,而且家家户户厕所,公厕很多非常干净,设施完善,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最后补充一点,粪便还能卖钱,也算废物利用了。据资料记载1959年,每吨粪肥价1.6元。1962年,每吨粪肥价1.6元,全年出售26398吨,收入58075元。1988年,每吨粪肥价2.4元,全年出售13091吨,收入25345元。

今天我们的城市著名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但是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很多变迁,生活在今天的年轻一辈在环境卫生这一块是很幸福的。当然我们也相信随着城市发展,我们泸州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