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在隋朝开始实施的,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南北,隋文帝废除了前朝实施的依靠门第的选官制度,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下诏分科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开始设立进士科,以考试决定人才的去留,这一制度一直为后朝所继承发展,一直实行到1905年,在清朝末年被废除。我们常听到读书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正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到了一起,田舍郎也有机会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成为天子近臣。当科举制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可谓是文人才子做官的黄金时期,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又扩大了录取名额,开放的文人读书做官氛围是前世、后朝所不能企及的,同样也是在大宋时期,这些考试一举成功的士子们竟然成为被“捉”的对象,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帝主持殿试

科举取士的“由生到死”

汉朝选官考察德行,以德取士为主。魏晋时期重视门第,以品取人为主。发展到隋朝后,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文取士,隋之前的朝代选官之权多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取的多是官员子弟,才能不足,并不能为朝廷的建设做太大的贡献,隋文帝一统天下后,改革选官制度,把取士权力收回,通过科举考试不仅拓展了官僚队伍,稳定了皇权统治,而且也给了天下文人才子读书做官的动力,保证了中华古典文籍的流传。唐朝沿袭科举制,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通典》记载:“大唐贡士之法, 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另外,武则天还开创了武举。唐末割据纷争不断,最后由赵匡胤结束战乱,建立大宋王朝,他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人跋扈的教训,实行以文制武的政策。

隋文帝剧照

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云,“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所以在宋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十分流行和普遍。在元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科举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文人队伍求官无门,怀才不遇,踌躇满志。明清两朝,将教育纳入科举轨道,形成了从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连贯一体的选官制度。考试采用八股文的文体,并且考试参考书目和出题范围为四书五经。这一变化成为了科举制日益僵化的转折点。当西方新制度、新知识、新文化传入中国后,清朝的科举制变得与时代格格不入,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这一制度在1903年的时候遭到了清廷袁世凯、张之洞等大臣的痛斥,并且奏请朝廷逐年减少科举。两年后,清朝下发官方文件,要求各省于 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就这样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彻底废除。

宋朝重文,改革科举

宋朝重视文臣,对科举制进行完善,改革方面很多,这里只看两个方面。

第一、增加了录取名额,扩大取士规模。据《文献通考》记载,在宋太祖时期,每次录取人数少则十人,多则三十人。而到了赵光义统治时候,渴望人才的他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 亦可为致治之具矣。”结果,977年录取了109人。之后的几任继承者录取人数也是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竟然录取了九百多人。另外一点就是对出身卑微,家庭贫困的学子提供同等机会,《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975年的时候宋太祖下了一道诏书,是这样说的:“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公平地对待庶族寒门弟子,不至于让她们在科考中处于类似于以往的不利地位,所以才会看到宋朝很多位极人臣的官员都是进士出身的家贫子弟。宋朝统治者赢得了广大平民读书人的拥护,选取了许多有才华和有能力的人才来到朝廷为官做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判卷情景

值得称赞的还有,宋朝并没有把能够参加考试的人群范围局限在纯粹的读书人,那些务工和经商的人也有资格和机会参加考试,《宋会要辑稿》记载:“工商之子, 亦登仕进之途”,也就是说那些身怀一技之长,能力突出的工商业者得到了认可和允许。

第二、完善了考试制度,规范了考试纪律。首先是“锁院”,顾名思义就是把本次主持考试的主考官锁到贡院,也就是考试场所。防止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员对主考官进行贿赂。其次是宋朝把“糊名”应用到殿试中,“糊名”就是将写有姓名、籍贯的卷首密封好,再对试卷进行编号,防止在判卷时有失偏颇。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言:“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于是,召两省、三馆文学之士,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

考试情景

然而,还是存在考生在考卷上做记号作弊的现象,所以名为“誊录”的方法应运而生,此法为考生答卷完毕,再派书吏用朱笔抄写考生的试卷,把誊写好的字迹一样的,没有记号的试卷交给考官阅览。宋朝的几任皇帝都在继承父辈、祖辈在考试中的优秀做法,严格考场制度,制定完备的取士规则,或是成立专门的“誊录院”等等, 这些措施在阻止权贵之人弄虚作假,科举作弊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榜下捉婿”,人生走向巅峰

宋朝的科举考试中,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读书人来京,而那些榜上有名的才子更是幸运,在发榜的日子,单身未婚的读书人不仅能够得到功名,而且还有得到富家或者朝中官员的青睐,他们要为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求得佳婿。因为在发榜之日,那些金榜题名的人成为富家或官员的争夺目标,一时盛行,就有了“榜下捉婿”的说法。

富弼画像

宋代每次至发榜的时候,就会有许多达官显贵在那里围观择婿。年轻有为的进士们成为“抢手货”,晏殊是宋朝有名的文人宰相,他的女婿是富弼,而富弼就是一位科举高中的士子,并且也成为宋朝名相,富弼的女婿是冯京,而冯京也是才高八斗,著名文人宰相晏殊的女婿是宏词科出身的名相富弼,富弼的女婿又是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冯京在高中之后,就遭到了许多达官贵人的“争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试等级

其中有一位是仁宗皇后的伯父,《宋史》记载,冯京“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官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古代商业在宋朝是一个“春天”,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富商大贾众多。那些中举的文人又多为出身贫寒的书生,没有很好的经济基础,提高自己经济实力的捷径之一就是和商人富豪联姻,于是进士成为商人的女婿,获得了经济支持。商人的女儿成为了官夫人,社会地位瞬间提高,就这样出现了疯狂的官商联姻局面。于是,十年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一举成名天下知”,通过读书考试做了官,还有很大的机会解决个人婚姻问题,人生开启了新篇章。

科举发榜图

结语

“榜下捉婿”的社会现象是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实施分不开的,更是与规范科举取士的关系十分密切,科举制为广大贫民以及部分工商者提供了改变身份或者地位的机会。科举制尽管在明清变得僵化,存在了诸多弊端,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成为维护古代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读书做官成为众多学子的梦想,也正是有了这些文人才子的不断进取,中华文化才能传承不断,保留至今。古代“榜下捉婿”是对才华以及文化的重视,仅仅是科举制改变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如今,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仍是出身贫寒的学子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