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圣人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最高的存在,往往都有着至高的品格和极大的才能。

儒家、道家都曾推选过圣人,其中儒家认可的有伏羲、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皋陶、舜、禹、伊尹、傅说、商汤、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18人,其他的如颜回、曾子、孟子等则被认为是接近圣人的儒家先贤;而道家则仅认为老子、庄子为圣人。

除开儒家和道家的说法外,民间和官方总共统计了10位圣人,包含了各个行业的祖师爷亦或者佼佼者,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这10人。

酒圣:杜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康酿造的酒有“和血行气,壮神御寒”的功效,人烦闷时饮酒,身体发热,可以暂忘思虑。想必曹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颂出千古名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

杜康生卒年不详,关于杜康的身份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大臣,第二种即夏朝君主少康,第三种说法是西周初年酿酒术创始人。

文圣:周公姬旦和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春秋战国至唐朝,周公姬旦一直被尊为文圣,是孔子最为尊敬的古圣人之一。唐朝时,周公旦被儒家弟子认为不是文庙七十二亚圣的师父而赶出文庙,另立孔子为文圣。而周公则被另立进“元圣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周公旦和孔子之外,还有欧阳修也被称为文圣,但欧阳修这个文圣仅仅指他在散文上的极高造诣,不可与孔子、周公的文圣混为一谈。

史圣:司马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人,其家世代为太史令,自幼聪慧,10岁便开始学习古文书传,曾拜师于大儒董仲舒、孔安国门下。自20岁开始,便周游天下,搜集史料,足迹遍布中原、江淮与巴蜀。前108年,司马迁接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与皇家藏书,翻遍历代史料。随后的四年里,司马迁一边看书,一边与唐都、落下闳等人共同修订了《太初历》。再此之后,司马迁开始醉心至《史记》的编撰之中。

后来,司马迁因好友李陵一事被牵连入狱,出狱后司马迁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圣:姜尚、岳飞、关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时,唐太宗仿照文庙立下武庙,以姜尚为武圣对照文圣孔子,下辖韩信、白起等武庙十哲和六十四将。姜尚作为武圣历经唐朝、宋朝、元朝三代,直至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姜尚作为臣子地位却高于文王、武王十分不对,因此下令拆除武圣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诗圣: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的诗见证了一个帝国的盛极而衰,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国破山河在”,从“齐鲁青未了”到“城春草木深”,杜甫的诗就像一部历史书,清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现实、直接,不似李白的浪漫。

医圣:张仲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名医的绝不在少数,扁鹊、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宋慈、李时珍、叶桂都是典型的名医大拿,然而他们都不能够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东汉末年人,他一生都刻苦勤学,曾担任长沙太守。张仲景对待百姓十分之好,曾将太守府改成医院,为百姓看病。而张仲景除了对百姓仁慈之外,还写出了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伤寒杂病论》,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体系,极大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被后人称为“医圣”、“医祖”。

兵圣:孙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武除了有着较高的战绩之外,还将自己一生的军事心血熔于《孙子兵法》之中,因而被历代将领尊为“兵圣”。《孙子兵法》包含军事、经济、政治、思想、哲学、文化等内容,并被广泛运用,翻译为英文、日文、德文、法文,传至国外。

书圣:王羲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为著名,相传唐太宗因为过于喜爱《兰亭集序》,将《兰亭集序》纳入陪葬物之中,而这本传世之物因此失传。

画圣:吴道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茶圣:陆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