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余体育 传统体育活动

果敢民间传统业余体育活动,主要有打陀螺、打秋、打包、打球等,现分述如下:

打陀螺。是冬春时节,村寨青少年的一种业余传统体育活动,又是春节期间群众性传统文体活动之一。其所用陀螺,多采用当地所产木质坚韧、比重较大的紫木加工而成;所用绳索,多为当地所产麻底线。平常比赛,只在村寨内举行。一方支,一方打;打中打熄为赢,打不中打不熄为输;赢打输支,循环返复。参加人数,可多可少,但要双方对等。每逢春节过年,特别是大年初二,出行祭祀之后,通常会举行村与村、寨与寨相互交流的打陀螺比赛。届时,打的人意气风发,看的人兴高采烈,其场面十分热闹。末了,还要相互宴请,加深友谊。因此,打陀螺成了果敢民间,过春节不可或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恢复特区政治秩序后,从1997年起,除保留群众性打陀螺活动外,春节竞技性的陀螺赛事,开始引进兴起。其中,1997和1998年的比赛,由明学昌、杨子声捐资组织。2000年的比赛,由白所成捐资组织。2001年的比赛,由果敢县忙东坝开发区捐资组织。 2004年的比赛,由彭文安(现同盟军副司令兼参谋长彭德钧)等捐资组织。已知2004年的比赛,由西山区代表队获得冠军,其奖品是黄牛1头、铸犁10把、钢锄25把、斧头10把、砍刀10把、镰刀30把、钐刀10把。2006年的比赛,由刘正祥等捐资组织,其中,冠军为同盟军警卫连获得,颁发奖金5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秋千。每逢春节过年,各村各寨,都会制作可容4个人同时娱乐的轧花车秋。特别是北部红星区保留得最完整,也最普及。是果敢民间春节期间,又一种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通常大年三十晚上要做好,大年初一即可供青年男女打秋娱乐。直到正月十五元霄节过了,才拆除收藏起来,以备来年春节再用。此外,也有就大树横枝,用架皮或藤条系成的绳秋,一般每次只能1人打;最多2人合打,习称“双合秋”。

打 包。是果敢民间春节期间青年男女之间又一种文化体育交流活动。所用的包,系一个多菱形组合而成的彩色绣球,球内填充的是荞子或稻谷,球体比拳头略小。打包时,男女各站一方,间距10来米。可2人正面对打,也可4人交叉对打。你丢我接,循环往复。以接住为赢,接不住为输。通常男子只能单手接,女子则可双手接。接不住者,要认“罚”,所“罚”物件主要是手帕、手表、圈烟、火机、手镯、戒指、帽子、外衣等,以此增加娱乐的打趣性色彩。末了,“赢”方会将这些东西,无尝归还“输方”,以示友情。因此,打包既是一种传统文体活动,也是青年男女交流情感的传统聚会。

|勐拉果敢民族春节“打包”活动


打 球。已知1973年和1974年,缅共果敢县人民政府先后举办过两次全县体育运动大会。当时,4个区及县级机关、县大队,曾分别派出篮球、排球、乒乓球队,参加比赛。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业余打球活动和球赛,逐渐有所增加。其中,2005年中秋节,白所成及刘正奇捐资组织篮球友谊赛,有果敢青年队、昔娥队、果东队、福利来队、军校队、果新队、果中队、青松队等,计8个业余球队参赛,其中果敢青年队获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中秋男子篮球友谊赛在老街果敢中小学校举行


二、学校体育


自1936年楂子树启明小学创办起,果敢的学校教育,均开设体育课,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仅不同历史阶段,程度规格有所不同而已。已知1947年8月,由时任司令部参谋长杨振声主持,在新城官立小学,首次举办全县学生体育运动会,历时3天;曾有6个学校200多名学生,参加田径和篮球比赛。1948年冬,仍由杨振声主持,举办第一次全县运动会,历时5天;有28个学校及部队计390多人参赛。1949年腊月,时任土司杨振材举办第二届全县运动会,历时5天;有32个学校及自卫队共370多人参赛。1954年冬,也是杨振材主持,举办第三次全县运动会,有16个学校及部队计1900多人参加大会。1955年腊月,由时任教育科长彭积广主持,在新街举办第四次全县运动会,有31个学校及部队共3400多人参加大会,历时9天;比赛项目,在原来田径、篮球两个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排球、足球、自行车3个项目比赛。

缅共时期,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均有所开展,详情已缺载。特区政府成立后,各个学校的常规体育活动,进一步有新的发展。其中,2001年12月,果敢中小学举办首届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球类10余项,参赛700多人。同年,果东中小学代表队,还先后参加了滚弄、镇康分别举办的篮球友谊赛。2003年1月,特区教委举办了果敢中小学等7校运动会。同年,由果敢中小学、果东中小学组成的代表队,还应邀出席了镇康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展了友谊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