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以大量奴隶作为劳动工具的庄园制经济,而罗马共和国的奴隶主要来自战俘,本身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为了消遣娱乐,奴隶主在罗马各地使用大理石建立起无数角斗场,驱使着被称之为“角斗士”的奴隶互相攻杀以此取乐。在奴隶主和奴隶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之中,各地频繁爆发奴隶起义,而轰动一时的斯巴达克起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关于斯巴达克起义失败的具体因素,近年来也是众说纷纭。如果我们从客观原因进行分析的话,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正处于空前繁荣时的时期,因此罗马元老院和执政官才能够迅速调集部队将这股强大的起义势力扑灭在摇篮之中;但是另一方面,起义领导者(主要是斯巴达克斯)在各种决策制定上的失误也直接导致了起义军的全军覆没,而从某些因素来考虑,起义军主观行动上的失误很多情况下都是致命的,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决策失误,才使得这次声势浩大的奴隶终究在罗马奴隶主的镇压之下惨遭失败。

斯巴达克起义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

由于罗马史官对起义的记载十分模糊,斯巴达克斯在成为角斗士之前的个人经历我们不得而知。他原本来自希腊北部的色雷斯,甚至曾经是一位优秀的罗马士兵,只是后来因为战争原因被人卖为奴隶。由于斯巴达克斯本人聪明肯学、勤劳勇敢,因此收养他的奴隶主决定将他送往附近的卡普亚城充当角斗士,希望他能够为自己的名誉带来更大的荣光。

进入当地的角斗士学院之后,斯巴达克斯开始千方百计地组织学院的角斗士反抗奴隶主,并且鼓动广大角斗士们要为自己的自由而战,而不是在角斗场之中充当奴隶主娱乐的牺牲品。在他的感召之下,有200多位角斗士加入了他的反抗队伍之中,由于起义的计划遭到泄露,因此斯巴达克斯不得不提前发动起义,最终他和70多位角斗士掠夺了附近的武器库,成功地从卡普亚城逃出生天。

但是一开始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当地奴隶主的高度重视,它只是被当作一般的“奴隶逃亡”来处理。然而斯巴达克斯在团队之中的领袖气质很快就得以体现。由于他能够将每次抢夺而来的物品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因此他的团队有着强大的向心力。渐渐地,越来越多的逃亡奴隶加入了斯巴达克斯的队伍,他所率领的奴隶军队也越发强大,卡普亚城的守军想要歼灭这股“强盗”,但是却屡次被斯巴达克斯击败。有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公然闯入城中抢掠武器,罗马元老院和执政官对于这件事也感到惶恐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镇压这些奴隶,罗马元老院决定派遣大法官克劳狄乌斯临时征发3千人的军队前往卡普亚城。此时罗马元老院还认为这次奴隶暴动是一次偶发性事件,只要派出具有规模的罗马军队,这些逃亡奴隶很快就会被击溃。事实上,克劳狄乌斯的心中也是这样想的,他使用军队将斯巴达克斯的奴隶部队逼到了一处悬崖峭壁,以为在这样的绝境之下奴隶们很快就会缴械投降,但是事实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而被逼至绝境的斯巴达克斯急中生智,他使用事先筹集到的绳索带着一些凶猛勇敢的士兵从悬崖峭壁上溜了下去,率领这些士兵突然出现在克劳狄乌斯的身后,并且成功击溃了这支军队,可见作为奴隶起义领袖的统帅,斯巴达克斯确实有着灵活多变的战术思想。

正是因为这次战争的胜利,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军声名鹊起。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之中,附近罗马帝国的贫困农民、逃亡奴隶以及罗马军队的逃兵迅速加入了斯巴达克斯的队伍,使得起义军人数骤然增加到7万人之多。此时的罗马执政官和罗马元老院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奴隶暴动,而是有组织的奴隶起义,因此当时罗马的两位执政官带领着意大利本土仅有的两个军团前往镇压奴隶起义,而此时这两个军团的兵力十分孱弱,总共加起来也只有不到1万人左右,而两者之间的军队人数比例是7:1。

罗马共和国镇压起义时所遇到的窘境与斯巴达克斯的错误抉择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正在意大利半岛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为什么罗马的两个执政官只能率领区区1万人的队伍镇压起义呢?此时罗马共和国的军队又去了哪里?实际上当时罗马共和国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进行规模宏大的扩张战争:在西部,尚显年轻的庞培带领罗马的7个兵团对占据西班牙的塞多留发动猛烈进攻,想要一举平定西班牙半岛发生的叛乱;在罗马共和国的东部,另一位罗马名将李锡尼·卢库卢斯率领另外的5个兵团和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发生了激烈交战,并且企图夺取小亚细亚半岛。

如果以罗马宿敌的眼光来观看斯巴达克斯起义军所处的位置,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处于一个绝对有利的位置上:此时,罗马共和国的大部分军队都被派遣到边境进行作战,位于罗马帝国统治中心的意大利半岛几乎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因此当时的罗马元老院只能让两位执政官带着1万余人的罗马正规军队面对数倍于他们的起义军。

尽管遇到兵力不足的窘境,但是事实证明,奴隶军队的作战能力是十分低下的。就在斯巴达克斯进军意大利北部的卢卡尼亚之时,起义军内部发生了争执,以斯巴达克斯为首的色雷斯人想要翻越阿尔卑斯山回到自己的家乡,但是军队之中部分日耳曼人认为应该南下继续和罗马军队死战到底,直接攻克罗马城,结果一支3万余人的起义军部队发动哗变,在南下的途中被罗马执政官轻易击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个时候斯巴达克斯的军队反而已经扩张到12万人左右,如此之大的一支奴隶军队自然也需要自己明确的进攻方向。在当时看来,他有着3条可以选择的行军路线:第一,按照原本的计划继续北上,回到希腊北部的色雷斯,然后就地解散自己的部队,各回各家;第二,南下前往意大利半岛南端,从当地的港口夺取船只前往西西里岛,在那里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第三,直接率领大军进攻罗马城。

考虑到斯巴达克斯当时军队的实力,无论他选择哪种做法,只要坚持其中的一种决策,那么他至少能够取得暂时性的成功。但是就在斯巴达克斯带领12万军队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眼看就差一步就能够回到自己家乡的时候,这时的斯巴达克斯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军方式:起义军掉头折返,重新返回意大利半岛。

如果斯巴达克斯是一位优秀的军队指挥官,他就应该能够意识到走“回头路”的风险到底有多大,那么他为什么会作出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错误抉择呢?据此有学者分析,当时的起义军在意大利北部恰巧遇到河水暴涨,因此不得不被迫折返,但是如果从当时奴隶军队的组成成分来看,斯巴达克斯可能是被迫做出这种决定的。

要知道,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急剧膨胀,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中混入了很多动机不纯的人,其中因为不满罗马共和国政策的自由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对于他们来说,打仗是发家致富的途径,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意大利本土居民,他们自然不愿意跟随起义军背井离乡,前往遥远的色雷斯,因此斯巴达克斯的北进策略遭到了这些士兵的强烈抵制。

另一方面,每位统帅能够指挥的军队都是有极限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因此在第一次起义军发生分裂的时候,斯巴达克斯就开始严格控制军队的扩张,却为时已晚。由于起义军在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向北前往色雷斯”这种战略决策很有可能是斯巴达克斯自己到达意大利北部之后才临时决定的,这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会作出折返意大利半岛的决定了——因为跟随他的意大利本土士兵先前并不知道他北上前往色雷斯的决定。

斯巴达克斯在外交上的短视与盲目信任

除了战略上的错误抉择,斯巴达克斯在外交政策上的鼠目寸光也葬送了起义军的大好前程。如果斯巴达克斯真的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那么他应该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当时的罗马帝国正在东西两侧同时作战,虽然说西班牙的塞多留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可能不会选择和斯巴达克斯合作,但是东侧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和罗马共和国是世仇,而纵观罗马史料,我们却并未发现斯巴达克斯与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有着任何接触和交流。

与此相反,他带着起义军来到意大利南部之后,却将起义军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不值得信赖的西里西亚海盗身上,并且还他们许以了高额报酬。结果等到斯巴达克斯需要用船前往西西里岛的时候,这些见钱眼开的西里西亚海盗却早已经被西西里岛的罗马总督以更高的价格所收买了。

很显然,正是斯巴达克斯这种盲目的信任导致了起义军更大的损失,导致起义军不得不回头面对已经建立坚固封锁线的罗马军队,在冲破克拉苏封锁线的时候,起义军的伤亡达到了三分之二,而罗马军队却基本上没有损失多少军队。随后,起义军的形势更是急转直下,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与克拉苏的罗马军队爆发决战,在这次决战之中,斯巴达克斯和6万奴隶军队全部壮烈牺牲,浩浩荡荡的斯巴达克起义就这样迎来了悲剧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罗马共和国的整体强大固然是起义失败的重要因素,但是斯巴达克起义军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首先,斯巴达克斯未能明确起义军的行动目标,在起义延续的3年期间前后变动了五次战略计划。这就使得每个战略目标都未能贯彻到底,斯巴达克斯只能带着罗马军队在意大利半岛上转圈圈,无形之中损耗了起义军的宝贵时间和有生力量;其次,斯巴达克斯自己作为统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未能及时与罗马共和国的敌人达成合作,使得起义军在孤军奋战之下逐步陷入被动,最终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