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一个有着显赫的家世,出众的才华,尽管他的外貌并不是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但在他那粗狂的皮囊下,却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灵魂,这让人羡慕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样的条件,让他有了可以和自己偶像接触的机会。在音乐圈他最敬爱的偶像就是罗大佑和崔健,在电影圈他最欣赏的导演是张艺谋,而在文学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王朔的大粉丝”。这些让他敬仰的人最终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他的好朋友。

用高晓松的论点来说,大师向来都是成拨来,成拨走的。当一个大师时代来临,我们肯定是以“大师辈出”来形容,这些闪亮的光一直都是星罗棋布、扎堆出现的,而并不是孤灯一盏。而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再一次大师扎堆出现的年代,其中王朔就是万点繁星中最闪亮的一颗。

文学界普遍给予了王朔极高的评价,他们觉得继老舍之后对北京语言发展贡献最大的作家就是他。马未都曾评价他说:“诺贝尔奖倾向于一个作家的社会价值,而不是纯粹的文学能力,如果从文学能力出发,王朔早在90年代初期就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出现,让文学作品不再是读书人的孤芳自赏和顾影自怜,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让普通人接受,并将读书作为一种习惯。把作家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傲慢,与神秘而高贵的面纱抛去,他以“码字”自嘲,打破了所有自称作家的高贵。

在和高晓松喝酒的时候,他自称“打铁的叫铁匠,做木工的叫木匠,盖房的叫瓦匠,而我是码字儿的,所以我是个字匠”。王朔自称字匠,这让当时那个年代自称作家的人不有惭愧。当时,王朔是第一个拿版税的作家,而其他作家甚至都羞于自己的收入。

高晓松和王朔认识也快有30年了,作为他们成为朋友的媒介的人正是徐静蕾。当时,徐静蕾还是三里屯才华横溢的“摇滚果儿”,在这个圈里玩得甚是通透,是继王菲以后的第二个从摇滚圈里走出来的女神,至于王朔都会称赞道,“八九十年代,摇滚圈儿出身的北京女孩范儿最正”。

虽然高晓松是以校园民谣的形式而家喻户晓的,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早期是玩摇滚的,曾在老狼等人组过一个叫做“青铜器”的乐队中,担任鼓手。所以就不难理解,高晓松和徐静蕾为何成为好朋友。

而和王朔成为好朋友的时候,两人经常一起喝酒,高谈阔论。和对外的形象不同,王朔在日常生活中,脆弱而敏感,真诚而善良。他还坦言,别听外面瞎说,在部队大院里,他肯定不是最勇的那一类,大多是跟着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们狐假虎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王朔光芒退去,就连许诺要出版的小说也近乎难产,但在高晓松心中,他仍是那位自己需要抬头仰望的人,他曾陪伴自己度过了每一个无病呻吟的夜晚,每一个泪流满面的午后,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他就像海面上耀眼的灯塔一样,指引着自己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