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情景剧《老友记》中,有这么一段,莫妮卡因为在瑞秋生日那天忘记给瑞秋妈妈打电话通知其参加生日聚会而感到十分内疚,于是对瑞秋的妈妈百般讨好,甚至因此闹出不少洋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儿,有些朋友或许就奇怪了,不过是不小心忘记给对方发送聚会邀请罢了,为什么要愧疚到无底线地去讨好的地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去讨好别人,希望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恐惧他人对自己做出的负面评价,尽管讨好别人会让他很累,受很多委屈,但却无法停止对别人的讨好,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迎合型/讨好型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们假设这样一个场景,当你去超市购物时,面露微笑地向销售员询问一件商品或者结账时,销售员没有回复,或者没有用相同的微笑的表情而是用冷淡的表情来回复你,这时候,有的人或许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讨好型人格者却会因此感到焦虑不安,他们会在内心反复地质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所以遭到了别人的冷待。

讨好型人格日常表现

1. 害怕拒绝别人,不管自己会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无底线地去帮助别人。

2. 极度敏感,时刻观察着对方的情绪,小心翼翼地斟酌自己的态度,生怕别人讨厌自己。

3. 害怕与别人起冲突,别人借钱不敢主动让别人还钱。

4. 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从不主动寻求他人帮助,怕打扰到别人。

5. 极端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丝毫不值得别人对自己好。

形成原因分析

讨好型人格形成大多是由于小时候父母给予的“有条件的爱”,当满足父母的期望,例如考试成绩排名前三、在家勤做家务、对待客人礼貌等等,才能得到父母的喜爱。当然,不一定只有父母,其他长辈,例如亲戚、老师等也会给予这种“有条件的爱”

这就形成了一种“满足他人期望”就会“得到幸福和爱”的潜意识心理,因此当与别人相处时,就会下意识地去讨好别人,甚至不考虑自己的感受。

除了“满足他人期望”之外,还包括实现自我价值的因素存在。

讨好型人格往往会很自卑,无法在自己身上找到存在的意义,因而会将目标锁定在别人身上,通过“付出”来获得“认可”,通过他人的认可,从而使自己的存在变得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讨好型人格改善方法

1.学会接受和善待不完美的自己

讨好型人格者往往喜欢否定自己,过分贬低自己,时常对自己感到自卑,因此极度想要获得别人的肯定来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是完美无缺的,强烈的自卑感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竞争的机会,或许你本来很强,但你否定了自己,所以你失去了机会,真的成为了“失败者”。

正确的做法是知道并了解自己的缺点,但并不把这当做攻击自己的武器,而是作为自己勇敢前进的动力,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从容自信,乐观开朗。

2.坚守底线,学会说“不”

很多时候,讨好者为了一味地迎合别人,从而拼命地压迫自己,对于别人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请求全部照单全收,总是将别人放在第一位,就算自己因此感到痛苦,也不愿意去拒绝别人,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能得到别人真心实意的喜爱,反而会让别人把讨好者定位于可以随便欺负的弱者,在习惯了讨好者的逆来顺受之后,见其稍有反抗就会对讨好者产生极大的恶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的做法是坚守自己的底线,忠于自己的原则,不要一味地去委曲求全,在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害的条件下去帮助别人,面对不符合自己自身利益的请求要勇敢说“不”,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拒绝,就告诉别人“稍等一下,我现在比较忙,晚一些再回复你。”来延迟决定时间,让自己有更加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是否答应别人的请求。

3.学会纯粹地去爱人

一些讨好者帮助别人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出于善意,而是掺杂着一种期待被人肯定和被人用同等方式讨好的心理,因此在他们认为,付出了就必须得到回报,这其实更像是一种等价交换,但这种等式原本就是不成立的,就像爱一个人是自己的事情而不应该让这件事成为别人的负担,那样只会将对方越推越远。

正确的做法是给予别人关怀与爱意,但不借此作为要挟别人施以同样关怀和爱意的物品,当你付出的时候,你要首先问自己,如果明知道这份付出是没有回报的,你还会继续做下去吗?如果答案是否,那么请你立刻停止这种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付出,否则这你和对他人都是一种伤害。

愿你的勇气能够撑起你的善良,世界很美,而你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