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被后世称作三国毒士,但是他的起点太低,贾诩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时候,已经45岁,他比曹操、孙坚大8岁,比刘备大14岁,比诸葛亮大34岁,比荀彧大16岁,比周瑜大28岁。董卓进洛阳,废立皇帝时,四十五岁的贾诩不过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一个小角色,但很显然原因很简单,他没有任何背景,所以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军中有一个旷世奇才,却根本没有人向他推荐。同时,以贾诩的聪慧,他早就看出来了,董卓倒行逆施,早晚必败无疑,所以他唯有蛰伏,免得将来祸及自身,遭受池鱼之殃,所以整天混吃等死,看不出任何前途。但之后的变局,他为了自保的三个计谋,彻底改变了东汉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192年,长安发生政变,董卓被刺。董卓残部李傕郭汜等,人心惶惶,仓皇逃出长安。在逃亡途中,他们遇到了贾诩。

贾诩对他们说,两位将军现在就这样逃回去,一个亭长就能将你们捉拿归案,还不如趁着我们手中有点兵力,杀回去,殊死一搏,说不定还能翻身。李傕郭汜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杀回去了,攻入长安后,李傕郭汜纵兵抢掠,杀人无数,长安街道到处堆满了尸体,昔日京城,成了人间地狱(这件事使贾诩遭受千古骂名)。

那么,贾诩为何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为求自保。

董卓死后,按理说,经过如此大的动荡,国家元气大伤,新掌权的王允等人,应该趁机弥合人心,整合各派势力,重新振兴大汉才是。然而,王允等人却急着搞清算运动,凡是和董卓有牵连,或稍微沾点边的,全部处死,比如蔡邕,本就一书生,是受董卓胁迫出来装点门面而已,根本没有做任何事,但也被处死了。贾诩看清楚了,曾经在董卓军营的那段经历,必然会受到追究,迟早难逃一劫。为了自救,他只好借助李傕郭汜力量。但这一计谋的后果就是,从此东汉再无翻身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宛城之变,险些杀死曹操。在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之后,曹操与张绣的叔母发生了关系,而恼羞成怒的张绣问计于贾诩,贾诩让张绣对曹操声称运送辎重纳降,从而使曹操中军无人,并且在夜里对曹操的大帐发起了突袭,这一次突袭使曹操的贴身侍卫典韦,曹操的长子,侄子全部阵亡,曹操也险些命丧于此。贾诩此计一针见血,却也十分凶险。当得毒士之名。、

第三,官渡之战,袁绍和曹操对持之时。袁绍准备拉拢张绣,但贾诩力劝张绣投降曹操。刚刚第二点已经讲了,宛城之变,张绣听从贾诩的意见,偷袭曹操,致使曹操的贴身侍卫典韦,曹操的长子,侄子全部阵亡,曹操也险些命丧于此。照理说,双方已经结成深仇大恨。但是这是贾诩审时度势,看的出曹操的优势,给张绣举出此时投降曹操的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正焦头烂额,闻讯后果然大喜,不计前嫌,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此举推动曹操官渡之战取得胜利,还让贾诩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