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直到1949年,桂平县范围内,有数处义渡,如东区社坡河的鱼梁渡、樟木步、龙门步、石根河渡,北区南木江的思盘渡、三合水,以及县城北河义渡等。据桂平的史籍记载,这些义渡,主要存在于清代到民国年间。

义渡,顾名思义,就是渡船载人载货过河不取报酬。对于这种义渡,很多地方一般都是捐资购置田产,以收入的田租作为购置、修理渡船及渡夫日食费用,从而对路人过渡不收或收少许渡费。

义渡的这种“义”,其实就是儒家学说所推崇的“义”文化思想的体现,昔日,孟子讲究重“义”轻“利”,曰:“以义为先,不必曰利”。在这种文化熏陶与传承发扬之下,后人慢慢把“义”由抽象的思想价值准则,贯穿到日常生活和个人行为之中。

这也算是古人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乡贤文化的延伸。现在社会看,这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慷慨捐资的行为,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文化,和现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雷锋精神,捐资助学等等,基本是一致的。

这种义渡,到了五十年代,随着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制度的变化,桂平所有的义渡田产被没收,从此,义渡这种形式,在各地也就不再存在了,成为地方的历史记忆。

关于清代的义渡,现在除了本地史籍中有记载,相关的实物不多见了,但在桂平县城的城北北江码头,台阶边的一间房屋的屋角处,还镶砌有一方石碑,碑名:义渡碑

石碑上的裂痕表明,此碑曾被严重破坏过,起码碎成四块以上,碑表面受损严重,坑洼不平,字迹已无法全部辨识,存留的刻字可见,碑文排列不工整,其书法也很一般。同时,石碑上的“义渡碑”三字,以及落款日期两部分刻得十分随意,“双钩书法”明显而又十分随性,毫无书法可言。

细看碑文,辨识如下:(看不清的字用“囗”代)

义渡碑

浔州囗囗堂加二级毛囗捐俸建渡,渡夫工食俱按月捐给,不许索取毫厘,凡往来行人货物随到随运,如渡夫违玩,囗囗需索或囗囗囗彼囗告定,行囗处特示。

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从种种迹象综合判断,这为一方民碑,非官家所刻。北江义渡初建之时,应是由个人捐资发起兴建并运营的,不是一开始就是传统认为的有专门的田产租金支持运营的那种义渡。立碑以铭记的,只是乡贤功德,类似与民间的功德碑,还体现不到官府官令行为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着此碑文,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试着补了几个空,如下:

义渡碑

浔州府归堂加二级毛囗捐俸建渡,渡夫工食俱按月捐给,不许索取毫厘,凡往来行人货物随到随运,如渡夫违玩,绺绑需索或经囗出彼囗告定,行渡处特示。

康熙四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也就很明显了,此碑介绍了这处成为义渡口的来历,性质与规则:

一,北江渡历史是很久,但形成义渡的时期,却正是封建社会中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此时天下太平,社会祥和,人们无论生活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高峰,于是,富足之下,人心从好,仁义善举频现,渡人如渡心,于是,义渡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二,此义渡为当时浔州府的官员捐俸兴建,“加二级毛囗”指的是人还是其他意思就不知道了;

三,渡夫的工钱,是官员按月捐给付的,不能私下向渡河人索取;

四,行人货物过渡,一般是随到随走;

五,应该是如果渡夫不在,或是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如何;(因为缺字与个人学识,此点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不是很理解

不过,单靠个人捐献俸禄来维持义渡的运行,也并不得长久,压力也很大的,毕竟官员任职本身就是有流动性的,加上船只的维修,更换,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到了乾隆年,义渡的运行就归官府管理了。

渡口收归官府营运管理,那就容易多了,渡口的秩序维护,营运的开销都可以规范起来。在古代社会,水路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加上桂平城本来就是一个因水而起,因水而生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行水运上收税,这也是官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桂平城曾经有两个重要的码头,北江,南江各一,可以说这也是官渡之所在。官渡处设税厂(当时的税收机构单位名称)也是很必要的事情。清代的南关税厂,就现在城南人头桥附近,南津渡;北关税厂,就在现在北江港务所这里。

桂平地处珠江要道,黔江连柳州,郁江连邕州,浔江连广东,每年税收必定有余,在县城近处的渡口,官府管理,自然也就用不上置田收租的方式来维持渡口运营,只在日常税收存留款项支出,每年拨二十一两六钱作为渡夫的工钱,就可以了。

关于北江义渡立碑的情况,乾隆《桂平县志》中也有相关的记载,也印证了这点,义渡碑最初就立在北江税厂旁边,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块。志中记载,此间,已经是由官府营运,以养渡,与全国各地记载的义渡有所不同,现在很多地方历史中介绍的义渡,一般是各地乡绅捐银置田产,以租养渡,属民间行为,官府为辅。

单从历史看,渡船这个营生,历史也是非常久的,传统中,当然不是公益性的,而是价值交换的,无论是哪个朝代,渡船都是有成本的,要付出的,以人为工,以船为渡。也正是这样,时常会生出诸多事端。

如江水无情,在那个年代,摆渡也是有相当高的危险性的,渡江收取的费用低了,也就无人肯做渡夫;如有恶人把持渡船,形成渡口垄断,那往来民众也就被迫支付高额费用,这就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了;还有每当汛期,渡河费用也随之波动,这也难免生出多少事端,等等。

义渡的出现,也大大减少了往来民众的日常开销负担,也算是积下一辈功德了。像北江渡,是桂平重要的对外交通关口之一,联系着桂平金田,南木,江口一带乡镇(清代算是桂平北三里,即崇姜里、大宣一里、大宣二里)与桂平县城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桂平白沙车排

不过,到了民国年,这个北江义渡也就渐渐失去了“义”的体现了,毕竟时代环境不同,纷乱动荡,人心不稳,渡口也就回归到价值等换的方式,过江付费,渡河付款回到了现实,并再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这方义渡碑起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很清晰,但毁于何时,就很难考究了。当年此处房屋重新建设的时候,人们又为何把这碑捡回来,重新拼合,并镶砌到墙根,也不知道了。但是建设者是很有心意的,因为这碑恰恰就正对着码头的石阶,这是不是想向行人传递些什么呢?

自1994年北江桥建成通车以后,这千百年来桂平最繁忙的渡口之一,就慢慢安静了下来,不再有昔日往来不息的人流,这一带曾经的商业繁华,也渐渐没落,回归到一个普通的老街区的模样,角落的这方义渡碑也默默看着码头上下的稀疏行人,诉说着北江渡的这300年间的兴衰,诉说着这里曾经被推崇的儒家“义”文化。

(早前,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 写过一次北江渡,但写的是正是这北江渡口的对面,南木头渡的记忆《桂平:寻访桂平以前的古仔(九)——北江古渡》)

桂平北江渡

北江渡的经历,其实就是很多江河渡口的经历。

在古代社会,嗯,不说那么远,就说早个几十年,中国的基建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一是经济水平不到位,二是技术水平不完善,所以,基础交通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陆路交通自然很落后了。

县际,省际公路交通十有八九是依势而行,随山而绕,八十年代坐过长途车的人都应体会过,那滋味,比现在游乐场里的过山车还酸爽。遇到大江大河之处,那只能望江兴叹,望河无奈了,毕竟,那年代,不说地方,就是全国范围也没几条跨江,跨河的公路大桥,“设渡以通”,这也是当时的现实了。

随着时代前进,科技的发展,现如今,中国已享有着“基建狂魔”的美誉,打开网络,这类新闻,消息那比比皆是,建房,建楼那自不在话下,逢山开路,遇河搭桥,这更是必备技能。江河之上,一条条跨江桥的建起,人们出行方式也随之改变,于是一个个渡口纷纷被遗弃,一条条渡船渐渐退出江面,渡夫们出只好另寻出路了,以水为生,以渡而兴的地方,很多也就渐渐沉寂下来。

渡,也就成为很多地方的记忆了。

对望北江渡

渡文化,义渡文化的没落,相关的东西也随之流失,相信很多义渡曾经都立有一方义渡碑,记录着一段功德,一段历史,但岁月流逝之间,时代变迁,这些石碑也不知被埋没到哪里去了。

留下的,也只是人们对“义”的理解,“义”的精神传承。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