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木易

“这道题我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又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笨?”

元元爸怒气冲冲地朝孩子吼道,孩子被爸爸这样一骂,委屈地低下头,豆大的眼泪跌落在作业本上。

其实,元元爸已经不止一次这样冲孩子怒吼了,但每次元元还是会忘了题怎么做。

有科学研究表明:吼孩子,伤的不止是孩子的心理,还有大脑。经常被吼叫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记忆能力和大脑反应能力都会下降。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在工作中犯了错,领导不问原由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我们是否也会自尊心和信心大受挫折,连快速反击的语言都组织不起来。

有句话说,你越吼,孩子越笨,父母的坏脾气,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想要孩子变优秀,先让自己成为好好说话的父母。

1、多引导,少控制

孩子年纪小,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到无可挑剔。

学习本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错了要学会找原因,而不是对造成结果的人横加指责。

家长要掌握方法,多引导,少控制,教育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父母都喜欢盯着孩子写作业,其实陪伴不一定要片刻不离身地监督,而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与引导。

拿写作业来说,有些孩子不喜欢家长盯着自己写作业,那么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主动写作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请教问题,主动思考问题。

可以把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做完作业后请教父母。

有些孩子写作业时习惯有父母在侧,这样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方法。

陪读或是让孩子自己独立写作业本身并没有谁好谁坏,但任何时候,父母都要注意说话的语气 。

避免因控制不住情绪向孩子发火,很多时候,父母的不经意就会给孩子造成身心双重伤害。

2、多定规矩,少唠叨

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被唠叨的经历,虽然说唠叨也是一种爱,是对孩子的提醒。

但唠叨听得越多就会越心烦,也难怪很多孩子即使父母催了很多遍去写作业,他都玩着手机,看着电视。

不停唠叨,只会削弱语言的力量。父母说了那么多,孩子可能左耳进右耳出,压根一句也没听进去。

父母越管,孩子越烦。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比起唠叨,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立规矩。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有规矩有计划,孩子学习生活才能有条不紊。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每个时间段应该干什么,标的清清楚楚,孩子若能按计划表完成,就奖励孩子作为鼓励,如果做不到,也要给点惩罚,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

父母教育孩子,没有必要歇斯底里地发脾气,更没必要整天唠叨。

定规矩,写计划,多引导,少唠叨,如此一来,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好好说话的父母,是孩子的幸运

俗话说,父母的好情绪,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父母的好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好好说话的父母,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榜样示范,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与孩子好好沟通。

教育孩子这条路一定是辛苦的,但既已为人父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尝试用正确的管教方式,用自己和孩子更能接受的说话方式点出孩子的错误。

面对孩子犯错,不是只有怒吼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有一种技巧叫“三明治效应”,指的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把指出错误的内容夹杂在两种表扬之中。

第一层是对他的认同、肯定,中间一层指出他的问题,第三层是对他的鼓励、信任。

常见的句式是:“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但是这样做会……,我相信你这样做会更好。

这样的说话方式,既认可了孩子的努力,又点出了问题所在,还给了孩子鼓励,是一个双赢的谈话方式。

孩子屈于父母威严而听话,内心更多的是惶恐,即使认识到问题,已经被父母的怒吼声吓得不知道怎么做了

而正面管教,却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自己的问题。

父母要认识到,情绪宣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积极的方式引导孩子,既缓和亲子关系,又和孩子一起打败了问题,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