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水画是中国画艺术中代表性的画种之一。经历了多个历史朝代的发展和延续,从最初的以记事为主要表征,发展到工笔、写意共存,直到写意画的“文人画”艺术层面为主要形式与内容的独立画种。近、现代,中国画艺术呈现出南北竞辉的形态,“岭南画派”和“长安画派”是这种表述的代表性画派组织。其中,“长安画派”代表性人物、“长安三杰”之一的何海霞先生,其主要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创作方面。

何海霞幼时即喜爱书画,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1924年拜韩公典为师,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随其游历山东、四川。何海霞随张大千习画期间,饱览了中国古代名画并大量临摹了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真迹;1936年,他与齐白石、张大千、于非闇在长春、大连等地举办作品联展。

1951年春,由重庆迁居西安。1956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任专业画家。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与石鲁、赵望云等一起切磋山水画创新,受到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他曾应中央美术学院之邀,在该院授课两年,培养了一批中国画人才。1976年后,他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创作许多巨幅山水画,为社会瞩目。

1983年,他任陕西国画院副院长。不久后调到北京,在中国画研究院任专业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此间兼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委员会顾问,以艺术为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

何海霞对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没骨山水、写意山水等多个层面都有非凡的表现能力,被誉为“鬼手”。何海霞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国山水画的北派风格,由此构成的何海霞艺术体系着力于山体、树石、云水以及枯润干湿为代表的笔墨语言和形式构成上,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成为了何海霞艺术显著的特征和个性符号。其内蕴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规律,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借鉴而言,意义则更为深远。何海霞作品的学术和收藏价值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尊重,他为中国美术乃至世界美术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