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民国那个动乱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大家,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时至今日仍然熠熠生辉。民国虽然政治动荡,思想却非常开放,文人一个比一个有才,一个比一个花心,一个比一个有性格。而国学大师季羡林,就是那既有才又有性格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时期的季羡林

1. 独自求学,数学四分入清华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季羡林的家里很穷,父亲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在他6岁的时候把他送到济南念小学,由叔父代为照顾,在叔父身边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过由于远离父母,季羡林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亲情的缺失影响了他的性格,导致他在此后几十年间不懂得与家人相处。

1930年,踌躇满志的季羡林和同学一起进京赶考。出于保险的目的,其他小伙伴都报考了六七所大学,季羡林自负才情,除了北大和清华,他哪也不去。事实证明他的确有实力,被北大和清华双双录取。不过在考试中,季羡林的数学只考了四分,他填写的第一志愿竟然是数学系。果然大师的境界不是我们寻常人可以理解的。季羡林最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西洋文学专业。学习好不代表喜欢上学,身处清华的季羡林经常抱怨:考试考来考去在考什么东西?

季羡林夫妻

2. 父母之命,结发之妻

季羡林虽有进步思想,却摆脱不了父母安排的婚约。季羡林在山东济南读书的时候,叔父给他介绍了一名名叫彭德华的女孩。彭德华是季羡林的邻居,只有小学文化,年长他四岁。对于家长安排的这段婚事,季羡林并不喜欢,这个18岁的少年更喜欢彭德华的妹妹“荷姐”。彭家认为季羡林相貌平平,与落落大方的荷姐不般配,将姐姐彭德华嫁给了他。

虽然对这段婚姻不满意,季羡林还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然而追求精神满足的季羡林,由于夫妻二人没有共同语言,对妻子彭德华有责任,也只有责任,因此在生下儿子后,季羡林远赴德国留学,开始了与妻子分隔十年的异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季羡林

3. 远赴德国,异国知己

母校清华大学与德国的大学建立交换留学生制度,季羡林立即向母校发出申请,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德国。因为只去两年时间,因此他的决定得到家人支持,没想到赶上二战的爆发,季羡林在德国一待就是整整十年。

季羡林求学的地方叫哥廷根大学,季羡林在德国期间二战爆发。战事的爆发令本就拮据的季羡林雪上加霜,大半时间吃不上饱饭,二战后期还要躲避盟军的空袭。季羡林求学艰难,却意外收获了一段爱情。

季羡林和伊姆加德是邻居。这名德国女子金发碧眼、皮肤白皙,性格也非常好。1937年,季羡林写博士论文,教授让他把论文打成清稿。季羡林没有打字机,又不会打字,只有请伊姆加德帮忙。伊姆加德热情帮助了季羡林。但作为报酬,季羡林必须陪她走过小城的每一个角落,两人互相爱慕,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季羡林要回国去了。伊姆加德哭着央求他不要走,留下来二人结婚。季羡林痛苦地摇了摇头,祖国需要他,他的亲人需要他,他怎能留下!伊姆加德不再为难他,只是选择独自等待,终生没有嫁人。晚年的伊姆加德与中国导演谈到季羡林,眼神依然热烈。

季羡林

4. 与子女的隔阂

小时候缺少家庭温暖的季羡林,很少把精力放在维系家庭上。季羡林留学德国后,季家遭遇了变故,叔父的失业导致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一家人只能租房生活。季羡林的两个孩子季婉如和季承就是在这样的缺少父爱,又缺少食粮的环境中长大的。

季羡林回国后潜心做国学研究,对妻子和子女的关心仍然很少。即使有时主动关心,也因为家长的尊严和不善表达而事倍功半。在子女的眼中,父亲很冷漠,甚至没有亲过他们一次。而家庭成员间不太和睦的关系,导致出现了悲情一幕。

1994年,彭德华去世。备受打击的季羡林又因为丧葬费的问题跟儿子季承闹起了别扭,而且季羡林看不惯季承和家中的年轻保姆马晓琴关系暧昧,父子二人反目成仇,十多年没有往来。

直到2008年,季承带着第二任妻子(那位女保姆)来病榻前看望季羡林,两人才冰释前嫌,父子恢复往来。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