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代中国的屈辱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其中的痛苦、悲伤和绝望只有自己能体会。在这一百年时间里,中国丧失了无数国土,其中一部分被收回,还有一部分没有收回,或者已经宣布独立。在20世纪初的时候,清政府为了巩固国防,建立了一支北洋军队,这支军队有一个名叫徐树铮的军官。提到徐树铮,人们就会想到他收复外蒙古。关于此事后人评价不一,有人称他为民族英雄,有人把当他成罪人,这是怎么回事?

徐树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投笔从戎,结交段祺瑞

故事要从头说起。1880年11月11日,徐树铮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村落。父母中年得子非常高兴,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徐树铮聪慧过人,被乡邻称之为神童。所有人都认为他将来会成为一个文学家,他自己可能也这样认为。然而在那个饱受外敌凌辱的时代,接受新思想的徐树铮内心发生了转变,尤其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深深刺痛了徐树铮,他弃笔从戎,准备在军队一展抱负。

彼时全国最有实力的就是袁世凯统领的北洋军,徐树铮决定投奔袁世凯,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袁世凯拒绝了和他的见面。这次打击并没有打倒徐树铮,他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袁世凯的部下段祺瑞,二人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友谊。在段祺瑞的推动下,徐树铮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五年的徐树铮归来已不是少年,他成为段祺瑞的左膀右臂,辅佐他登上大总统之位,徐树铮也得到一个称号——小扇子军师。

中华民国地图

2. 收复外蒙,是福是祸?

徐树铮做出的最大功绩就是收复外蒙,不过最后的结果也让他饱受非议。

总面积达到180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自唐代就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清王朝覆灭后,外蒙古名义上是中国领土,实际上已经在自治。1915年6月7日,外蒙古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协约规定,承认中国宗主权,明确规定外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允许外蒙古自治。

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沙俄失去了对外蒙古的影响力。此时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开始犹豫,究竟该继续保持自治还是主动提出回归中国。当时中国负责外蒙古事务的人是陈毅,他利用外蒙古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外蒙古开设银行,发行中国货币,试图在经济领域打开缺口,不过显然徐树铮另有打算。

1919年,徐树铮作为西北筹边使,率领4000名士兵到达内蒙的关键地区库伦。在库伦已经恭候多时的陈毅拿出了先前已经起草好的协约,但是被徐树铮直接否定。徐树铮认为收复外蒙古一事应该速战速决,他向外蒙古施压压力,说此次前来,收复外蒙古是势在必得。外蒙古总理被吓得不轻,第二天就召见王公贵族们,宣扬徐树铮的厉害之处,并很快拟了好了草案,当年11月,外蒙古宣布废除了自治权。

收复外蒙古,徐树铮功不可没,全国上下对他的赞誉满天飞。不过有一种观点认为,徐树铮的强横无理令外蒙古对北洋政府失去信任,重新建立的民族矛盾在此后几十年间逐步增加,最终导致了外蒙古的独立。

民国军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遭遇暗杀,英才陨落

徐树铮为北洋政府、为段祺瑞做事,自然少不了仇人。1920年北洋政府与奉系军阀张作霖开战,战败后段祺瑞下台,徐树铮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海外。直到1924年段祺瑞东山再起,徐树铮才得以重返政坛。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凶险的政治环境,徐树铮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于1925年被段祺瑞劝离北京。

与此同时,段祺瑞受到情报,可能有人趁徐树铮出京对其行刺,不过当他把消息告知徐树铮时,徐树铮并没有当回事。1925年12月39日,冯玉祥指挥部下张之江潜入火车,将正在睡梦中的徐树铮击毙。冯玉祥之所以对徐树铮恨之入骨,除了政见不同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徐树铮曾经枪杀了冯玉祥的老师陆建章,而陆建章对冯玉祥有知遇之恩。

徐树铮

总结:那个动荡的时代将徐树铮一个文人推上了各地军阀混战的舞台,也让他在只有45岁的年龄葬送了生命。他经历过辉煌和落寞,爱国却极其狂妄,当试图回归平淡,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才发现求而不得,被人暗杀似乎是早已注定的结局。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