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童书妈妈三川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导语

0-6岁孩子的家长,常常为孩子的情绪而困扰。

孩子哭闹有哪些身心发展方面的原因?家长安抚孩子时应避开哪些误区,更好面对孩子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呢?

今天的文章,就将为你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

是家长普遍要面对的难题

0-6岁的孩子,情绪经常是来得快,走得也快,他们会哭闹、发脾气,有时甚至有些无理取闹,很多家长无力应对,要么只好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么大吼大叫,用怒气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要么选择冷处理,干脆不理他,让他哭个够。

事实上,无论怎样的方式,孩子最终都会平静下来,接纳眼下的事实,但这个过程实在是煎熬,如果是在公众场所还会特别尴尬。

我们需要探讨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哭闹和发脾气,从而可以用更恰当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我们先来看一下,透过孩子哭闹和发脾气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哪些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能尚不成熟,

哭闹和发脾气是当下的表达方式

从进化的角度讲,婴幼儿在未发育成熟、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前,需要通过哭闹和发脾气来引起成人更多的关注,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那么,婴幼儿的技能不成熟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认知以自我为中心。

因为缺乏心智化的思考能力,5岁前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满脑子都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你经常听到他们说“我的”。

直到一岁半或两岁左右,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才会意识到自己和外部的世界是有区别的,他和妈妈的感受和想法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这样,他仍然没有办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你所讲的一堆大道理,他仍然听不进去。

5岁以前,孩子在愿望没能得到满足时,只会专注于自己的想法,自顾自的表达,直到5岁以后,伴随着认知和经验的发展,他们开始关注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慢慢完成“去中心化”的任务,因为被拒绝而导致的哭闹和发脾气就会自然而然的减少了。所以,5岁这一年,你会过得相对平静。

其二,理解能力不成熟。

我们经常习惯给孩子讲道理,例如“因为你非要吃糖,所以咳嗽严重了”“因为你大哭大闹,所以我决定不给你买想要的东西”……

这些回应往往会带来孩子进一步的发脾气。

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逻辑思维的发展与成人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无法很好的理解事物因果之间的联系。所以,当我们一味的摆事实、讲道理时,他无法完全理解,同时,你说教、责备、威胁的态度很可能让他的情绪进一步升级,在这种纠结的状态下,他只能用哭闹和发脾气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当孩子3、4岁左右,他们会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每天缠着你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像“小鸟为什么会飞啊?”、“雨是从哪儿来的呀?”

他们此时的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开始思考事物因果之间的联系,但仍需注意一点,萌芽并不代表成熟,所以与婴幼儿沟通时,成人式的逻辑解释并不是最合适的方式。

其三,情绪的调节能力有限。

孩子在一岁半左右情绪调节能力才开始萌芽,在此之前,家长需要帮助他调节情绪压力下的体验。

孩子到了3岁以后,他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语言的发展以及以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了,此时的他拥有了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还并不成熟。

一位4岁的男孩家长提到“宝宝4岁多了,遇到不满意或不喜欢的事情,习惯大吼大叫,如果得不到满足,更会加倍,多次引导、劝诫后有所改善,但是依然控制不住。”

事实上,不是我们引导、劝诫了孩子就能控制得住,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还在发展当中,只要方式得当,每次发脾气的机会都是帮助他们发展情绪调节能力的机会。

所以,在婴幼儿时期,你需要做孩子的“情绪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调节情绪。随着年龄的发展,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会不断增强,这一类发脾气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其四,语言交流能力有限。

小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有限,他们还没办法通过良好的沟通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向你解释他为什么要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所以,这就很考验父母们的观察和反思能力,我们需要更多的陪伴他们,主动解读孩子发出的各种信号。

一位家长咨询,孩子2岁,感觉特别没有耐心,指着东西,无法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烦躁哭闹。

这种情况有很多可能性,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与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相关。

2岁的孩子即使可以用语言表达,一些复杂的情感他们仍然无法表达出来。如果孩子的语言能力良好,就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而非哭闹。

3岁以前的孩子经常出现的打人行为也是如此,有家长提到“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打人,不喜欢用语言表达。”

恰恰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整理好自己的语言把复杂的情况表达清楚,一般在3岁以后,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发脾气的情况会逐渐减少,孩子可以更好的用语言来沟通了。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当,

也会促成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

一位家长咨询:

当遇到不能满足的要求时,孩子就会生气地扔所有能见到和拿到的东西,进而会躺倒在地板上捶地,这个时候跟他说任何话,他都不听,直到要求被满足了,或是冷落他一段时间后才能平静,真是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他。

在与发脾气的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家长会选择溺爱的方式,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

例如,有家长谈到,当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怎么沟通都没有用,每次只好妥协。这势必会造成孩子把哭闹作为满足要求的一种方式。

另一类家长会选择严厉的方式,因为他们担心“要是总这样依着他,以后脾气会越来越差。”为了避免惯坏孩子,他们会严厉批评孩子的做法,而这种方式往往更容易加重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

例如,有的家长说:

批评孩子时,孩子的脾气就更大了,即使是告诉他做得不对,应该怎样做,感觉还没怎么着呢,他就开始发起脾气或者哭起来,听不得任何批评的话。

事实上,3岁以前的孩子很难接受自己做得不够好,他们也同样无法面对别人的批评,不希望别人说他不好,听到不好,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用情绪表达出来,一方面因为他们处于独立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期,另一方面他还不会像大孩子那样思考和解释,他们所掌握的表达方式有限。

所以在遇到批评的情况时,他们只有哭和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一句都说不得,成人感觉还没怎么着呢,孩子就委屈或难过地哭起来。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说不得”更多地需要家长做调整,多注意自己和孩子说话的态度、方式,少些责备、批评,多接纳孩子感受就会慢慢转好。过度的批评、责备要么造成孩子的胆小退缩,要么造成过度的情绪化,转而变成更为严重的哭闹和发脾气。

还有一些家长会选择冷处理,不理会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这会令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会令他更加沮丧和痛苦。

所以冷处理会暂时平息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但却有可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并且令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爱,他们要么会变得容易逃避和放弃,要么会变得更加爱发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的发脾气,

背后有更多看似不相干的原因

平时掉在地上一块饼干没关系,今天却不行,孩子因此不依不饶。这一类发脾气的直接原因可能并不与这块倒霉的饼干有关。

孩子很可能白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或者因为与妈妈一整天的分离而焦虑,甚至因为妈妈最近生了二宝,这些情况都会使孩子积累情绪。

当情绪和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出来,爆发点也许是因为一块饼干,也许是因为选电视节目,还有可能是因为搭积木、穿衣服,这些在平时看来不起眼的小事成为压倒孩子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2岁半男孩的家长告诉我:

孩子脾气特别暴躁,一定要家里人干这干那,都听他的才行,试过把他拉到一边,平和地跟他说话,就是不听,非要按照他的意思来,一讲道理就大哭大叫,一不顺心就倒地大哭,而且会哭上半个小时,我们把他抱起来就一直让抱着,试过离开、哭累了再抱起来,结果又是一个循环!恶性循环!

在这个例子中,孩子执着于对成人的要求,会哭上半个小时,这种一再的“恶性循环”传递了一个信号:孩子的情绪积累过多了。

他并不是因为当下的某件事情在发脾气,而是很多情绪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Hold不住了。

这些情绪可能来源于养育者平时对他的过度控制,压抑了他独立自主的需求,也可能来自于他承载了成人太多的情绪,比如父母的经常性冲突、家庭的不和谐关系,或者来自于弟弟妹妹的降生,他想确认你们是否依然爱他,他相信,一个愿意被他控制的人一定是爱他的。

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换了抚养人,身体上的不舒服,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送入幼托机构,等等。

对于这些情绪,他没有办法自行消化,他期望通过让成人听从他的话来获得一些控制感,以降低自己的焦虑和不安。然而成人的讲道理和不配合使他进一步的失控,强烈的挫败感和焦虑感促使他崩溃了。

当你发现孩子因为一件事情不停的大哭特哭时(当然,排除你吼叫和威胁他的时候),有可能是孩子积累的情绪过多,让他们无法承受,这些情绪像浴盆里的水一样,多了就会溢出来,他们需要一个出口释放积累的情绪压力。

压力的释放也常常发生在孩子放松下来以后,比如你和他的情感联结更加牢固的时候,或在游戏过后、出去玩儿完,以及你回到家以后,这些让孩子放松和安全的时候也成为他们释放积压情绪的时机点。

所以不要和孩子当下的哭闹和发脾气较劲,你很有可能忽略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挫败带来沮丧,

哭闹和发脾气是重回安全模式的有效机制

如果你仔细为引发孩子哭闹和发脾气的情境分类,你会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情况下,当被阻止做某件事情时、要求没能得到满足时、想要做的事情没能做成功时,孩子是最容易发脾气的。

当被阻止做某件事情时,比如:

宝宝平时看电视并不多,可是每次只要看见我要关掉电视的时候,总会和我哭闹、发脾气。

当要求没能得到满足时,比如:

宝宝脾气特别急,一不顺着或者响应得稍慢一些,就着急大叫,如果持续没有满足他,情绪会崩溃大哭。”或者“想要吃饼干,不给他吃就开始闹,怎么说都不听,就在地上打滚!

当想要做的事情没能做成功时,比如:

玩游戏尝试几次不成功就会扔玩具发脾气!”或者“自己穿鞋子,有一只没有穿好,会很生气的大哭。

无论上面哪种情况,都与孩子面临挫败时的情绪有关,挫败令他们沮丧,这种情绪是孩子最难以应对的。

对于成人而言,这些小事可能不算什么,成人面对挫败感时可以自己调节情绪,比如和别人聊一聊,或凭借经验解决。

但对于各方面能力都不成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他们只能凭着当下极其有限的语言交流能力、情绪理解力、调节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来面对,因此,哭闹和发脾气就成为了他们面对挫败时的独特语言。

事实上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并不是坏事情,劳拉.马卡姆博士在《父母平和,孩子快乐》一书中谈到——

“造物主为婴儿和幼儿提供了一种‘防故障安全机制’,释放恐惧和挫折产生的生理压力,这种机制就是‘发脾气’”。

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发脾气和哭闹。这源自于他们自身的特点,即使是大孩子,这种机制的表现不再那么明显,他们也仍然需要这种机制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

哭闹和发脾气帮助孩子在面对挫败情绪时维持生理的平衡,他们需要通过自己擅长的哭闹和发脾气来代替逻辑、语言的方式把这些沮丧情绪释放掉,让体内的压力荷尔蒙恢复平衡,重新回到安全的轨道上,在这之后,他们才能专注于令他们挫败的事情。

如果我们不充许孩子哭闹和发脾气,其实就是在阻止他们经历挫败和沮丧,如果孩子连体验挫败情绪的机会都没有,那么他们又怎么会有机会来面对挫败呢?当再次面对挫败时,孩子往往就会选择放弃。

只要我们允许孩子哭闹和发脾气,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就会更加轻松的继续面对挫败,继续做刚才未能成功的事情或者接受拒绝、转做被你允许的事,这一过程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他们会因此拥有健康的抗挫败能力。

除了上述的原因,引发哭闹和发脾气的常见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生理的原因,像困了、累了、饿了、病了,或者寻求关注或独立,以及受成人的情绪影响。

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些影响因素时,我们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哭闹和发脾气的行为,还有孩子的各项需求,我试图用更多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需求,可即使是这样,你也不一定会判断清楚孩子到底为什么哭闹和发脾气。

没有关系,帮助你分析原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对号入座,而是让你意识到,哭闹和发脾气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孩子在特殊阶段的特殊语言。

所以,你不需要一定搞清楚孩子到底因为什么原因哭闹和发脾气,只需要理解他的这些独特语言就好。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一谈,当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01

在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

觉察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我们之前有谈到,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在面对挫败时让自己恢复生理与心理平衡的方式,这对于婴幼儿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要面对这种情绪是极具挑战性的。

很多时候,这种情形会令家长感到崩溃,恨不得马上制止孩子,就如前面所提到的,会采取要么溺爱、要么严厉、要么冷处理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对情绪的不接纳,因为你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让孩子停止哭闹和发脾气上。

为什么我们如此见不得孩子哭闹和发脾气呢?

很多时候是源自于我们自身的焦虑。

你可以关注一下,当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应对的?

你不妨回忆一下,在你最初的记忆里,父母会怎样对待你的哭闹和发脾气?当父母阻止你发脾气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神奇的是,在你面对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方式中,或多或少会找到你父母的影子。

当然,你也可能对父母因发脾气时打你而耿耿于怀,所以你发誓不会这样去对待自己的孩子。

你也许真的做到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自己曾经有过发脾气时被否定对待的经历,当面临孩子的脾气时,你的内心是很难淡定的,为了阻止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你可能很快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或者干脆视而不见,让自己逃离,因为这样会帮助你自己感觉好一些。

如果你觉察到了这些,那么,就从今天开始,重新看待哭闹和发脾气,你遇到的情况不是特例,每个人都有过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的经历,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此时的你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同时,告诉自己,你的孩子并不是针对你,也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只是他们在释放多余的情绪垃圾,然后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健康,更加坚强而己。

不断地觉察和反思会让你对哭闹和发脾气有一个全新的认知,也让你能更从容淡定的面对这些情绪。所以,接下来,当孩子再次哭闹和发脾气时,不再试图阻止他,而是全然的接纳他,这也意味着你接纳了自己。

02

倾听孩子的情绪,

帮助他重新恢复平静

倾听孩子的情绪,意味着你要给孩子机会哭和发脾气,不要在他哭闹和发脾气的时候讲道理,此刻他的理性大脑是不工作的,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你需要做的是接纳他,让他感觉到安全,等他平静下来以后他才能听得进去你所说的话。

那么,怎么帮助孩子重新恢复平静呢?

一种方式是陪伴。

比如那个因没能系好鞋带而发脾气的孩子,你能做的是尽可能平静的倾听他的情绪,不要在这个时候没完没了的对他说“没关系。”

这不会教给孩子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也不会因此让他变得坚强。当你允许他发一会儿脾气时,他往往就能接纳刚才做不好的事实,重新开始努力,因为他已经把挫败的情绪释放了出来,他的理性大脑又恢复了工作。之后,如果他仍不能独立做到,你也可以给予他一定的帮助。

除了陪伴,另一种方式是允许孩子哭出来。

如果你们所处的环境是公众场所,那么就把孩子抱起来,带他到不干扰别人的地方。

前面讲到过,哭是孩子释放情绪的重要方式,当一个大发脾气的孩子有机会哭出来,并且他的哭也被你接纳时,他就开始疗愈自己的情绪了。他发现在排解这些痛苦时爸爸妈妈完全Hold得住,这让他感觉到有所依靠,重新获得了安全感及力量感。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有一个平静的情绪,如果你在孩子发脾气时感到特别烦躁,还不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时,不需要强迫自己陪伴他,离开一下也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如果你的孩子在三岁以内,也许还不能接受你的离开,你可以温和一些告诉他,你能感觉到他现在很不开心,你现在也不太舒服,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你自己的情绪,所以,你要找个地方冷静一下。

不管他能不能听明白,你的态度都传递着你并不会遗弃他,最好不要离开太远,在他的视线范围内最好。

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平时就和他做好约定,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会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你可能会回房间安静一会儿,心情好了再出来,你可以在门上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冷静中”,或者请孩子帮你画一副画,代表你要冷静一下。这样,如果你离开孩子去房间里,他就会明白你在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陪伴孩子时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特别重要,因为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照顾孩子。

03

不和孩子的情绪较劲,

把感受和行为区分开

有家长问“如果不顺从孩子,他就会哭闹和发脾气,如果什么都依着他,会不会把他惯坏?”

事实上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要顺从孩子,我们需要把感受和行为分开,接纳令孩子感到挫败的感受,引导他因挫败产生的不得当的行为。

如果孩子一边发脾气一边扔东西、打人,那么你的处理方式需要让他感觉到发脾气是正常的,但扔东西、打人的行为是需要调整的。

我们拿几种最常见的情况来举例:

第一种情况,如何面对孩子的倒地大哭。

倒地大哭是最令家长崩溃的一种情况,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倒地大哭的孩子正在经历强烈的负面情绪,要么生气,要么愤怒或是伤心,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情绪,他的感受都需要被接纳,接下来再来调整他倒地的行为。

倒地大哭的情况是可以提前预防的,想想孩子什么情况下会倒地大哭呢?

首先,与孩子不成熟的能力有关。倒地大哭的情况一般发生在2岁半以前的孩子身上,我们前面提到过,此时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有限,当他们无法表达清楚,非常无力的时候,就可能会倒在地上大哭起来,不要把这种情况一味的看成是孩子在要挟你。

其次,孩子在倒地大哭之前,往往还伴随着成人的说教、讲道理或者责备。试着换一种方式,当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情,如果你不能满足他,也不要过多说教,可以用一些轻松的方式或者更正向的语言来沟通。

当孩子说“我要吃冰激淋”,如果直接说“不行,你正生病呢!”他的情绪往往立马升级,如果换成“真希望你现在咳嗽就好了呀,这样就能吃冰激淋了!等你好了,你想吃巧克力的还是草莓的?”孩子更容易hold住情绪。

避免说教、讲道理和责备,换种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你将有机会避免孩子情绪升级、倒地大哭的情况。但即使这样,孩子仍然可能会倒地大哭,那就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吧。

你可以淡定地蹲在孩子身边,用手触摸着他的身体,告诉他,等他准备好了,你想抱抱他,或者平和的告诉他“你可以站起来好好说。”他如果愿意躺在地上哭,就让他哭一会儿。如果是在公众场所,就抱起孩子,告诉他,你们需要换一个不打扰别人的地方。

反之,如果一遇到孩子倒地大哭,你就气得不行,想尽办法让他赶紧起来,这会让孩子觉得这种方式是有力量感的,因为他能影响到你,他也就更乐于采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绪了。

第二种情况,如何面对孩子的打人和摔东西。

很多家长反馈,孩子一发脾气就打人或者摔东西。

这种情况同样要把感受和行为分开,避免指责、说教,用一些轻松的方式引导,避免一些简单的情绪升级。

此外,当孩子打你的时候,要阻止他打到你,你可以轻轻的抓住他的手,告诉他“看起来你好生气,你可以说出来,但不能打妈妈。”不断的重复这样的话。

对于摔东西的孩子也一样,不需要一定让孩子马上把东西捡起来,他正处于应激状态,没办法有好的行为。

你可以把东西捡起来,然后告诉孩子“东西不是用来扔的,你可以用嘴说出来你有多生气。”也可以先不去管扔在地上的东西,先阻止他继续扔的行为,等到事后孩子平静下来,再让他把摔到地上的东西捡起来。

在你阻止孩子这些行为的时候,孩子很有可能会哭,就如前面提到的,你需要继续倾听他的哭。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拿孩子是否哭来衡量自己做的一切是否有效,换位思考一下,一个人要经受一次又一次被阻止的挫败感和痛苦,特别是一个弱小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哭呢?你不可能要求孩子必须笑着来接受挫败。

04

合理的要求尽量满足,

不能满足的也要让孩子学着接受

有家长问“孩子一有不顺心就发脾气,是该顺着他还是要教育他,该如何教?”

这个没有一定之规,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要求是合理的,就尽量满足,如果不合理或不能满足,也要让他学会接受。

我们拿穿衣服来举例,假设你帮孩子穿了衣服,但是他想自己穿,所以大哭大闹起来。如果时间来得及,就允许孩子自己重新穿,因为孩子并不是在和你较劲,他很有可能正处于秩序的敏感期。

如果时间很紧张,也可以不让他重新穿,但是要理解他的感受,告诉他“是啊,你希望自己穿,这样好吗?我们现在时间来不及了,你一会儿坐到妈妈车上时,再脱下来自己穿可以吗?”或者大不了就让孩子哭一下。

面对现实的情况,你无法满足孩子时,那就只能让他学着接受,有时候,一旦你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又可以通过哭释放一下情绪,孩子接下来也会接受事实。

一位妈妈咨询,孩子总是说话不算话,坐摇摇车,说好只坐2次,然后又希望坐更多次,不被允许就哭闹起来。

家长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和这么小的孩子说“几次”,他们还没有数和量的概念,可以拿着硬币给他看,告诉他“玩完这几个硬币,我们就不玩了,就去荡秋千好不好?”

接下来,每玩完一次,都让孩子看看你手里的硬币,当还有最后一个硬币时,告诉孩子“还剩最后一个啦,你把它投进去好不好?玩完这一次,我们就去荡秋千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乐意接受,如果他接下来仍旧哭闹,不排除可能平时积累了情绪,想趁着这个机会发泄给你,可以抱着他到旁边哭一会儿,不需要一定满足孩子,在有人接纳和理解的情况下,孩子也就拥了接受现实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帮助孩子进一步面对挫败

除了接纳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沮丧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挫败感,你还需要帮助他面对这些无法自行处理的挫败感,否则孩子也无法通过这些挫败的机会获得成长。

对于孩子脾气很急,想要的东西就要马上得到,因等不及而发脾气的情况,一方面,要调整好自己,如果父母自己是急脾气,那么孩子也会同样很急躁。

另一方面,当孩子很急着要东西时,先用语言安抚他,比如摸着他的身体,对他说“好的,我现在就帮你拿过来。”从你的态度上他会感觉更安心。

如果时间要久一些,你也可以同时拿一个玩具递给他,或者允许他做一会儿他喜欢的事情,这种方式是在教给他获得延迟满足时的技巧,让自己减轻等待的痛苦,慢慢地,他就可以学会等待。

对于所谓的“脾气暴躁”的孩子,比如“必须顺着他的意思,得跟着他指的方向走,倒地会一直哭,起码半个小时,试过离开,哭累了抱起,结果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种情况需要家长的更多觉察,找到孩子情绪化的根源,如果是因为孩子积累了情绪,就需要父母尽可能的调整自己,无论是主要抚养人的情绪、还是夫妻关系,又或者是对孩子的限制,当这些因素调整之后,孩子积累的情绪就会少很多。

既然孩子希望获得更多的控制感,不如用游戏来满足他的愿望,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玩“指哪走哪儿”的游戏,孩子指着哪儿,家长就走向哪里,还可以假装撞到墙上。

这些欢乐的场面会降低孩子的情绪压力,也会让他获得一种控制的感觉,通过游戏让孩子的挫败感得到转化,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也就不会那样不依不饶了。

总之,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独有的反应机制,并不是坏事,当他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体验,当他们开始试着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学会一定的情绪调节技能时,这种情况就会减少。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接纳、陪伴和支持将使他收获到比未能满足的需要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无条件的爱。

薇薇安·格林曾经说过一段话,深深使我触动:

一个人只有曾经经历过被另一个人亲密的对待,被一个人很好的爱着,很好的理解着,才能真正的明白,这种亲密、安全的依赖是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用这样的状态与其他人交往。

在生命的最早期,孩子会通过与你的互动创建一个内在的模型。就好比学游泳,当你学会了,你就会忘记当初是怎样学会的,游泳变成了你身体记忆中一个程序性的内在模型。

对于孩子也是,通过与你的互动他们建立了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与他人实现积极沟通的内在模型,这个模型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一直为他所用,影响他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决定着他成为怎样的父母。

作为父母的你也一样,不需要总去在意自己学到新方法后依然还会时不时的对着孩子吼,用起方法来也不够自然和熟练。

你和孩子一样都在建立内在模型的路上,只要你愿意不断的持续学习和成长,就一定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内在模型。

终有一天,你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得越来越好,现在的你,就是当下“刚刚好”的父亲和母亲。

备注:

本文摘自朱芳宜老师的书籍《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有删减。文中图片来自纪录片《小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