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 北京二手房买房群像

文|刘雪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后刚返工,作为北京朝阳区金牌房产中介,李想有点慌。

年前刚有买房意向的客户,也因为疫情无限期推迟购房计划。不能看房,哪里来的成交量,没了成交也就没了薪资。

半个月门店没有一套成交,中介急,二手房房主更急。

急需资金周转的房主只能选择“割肉”,在中介的不停劝说下,看清形势的房主,心态趋于冷静后,开始在各大二手房平台不断调价,这个调价不仅仅只有下调,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太亏,后悔后了再上调几万。

受疫情影响,北京市二手房的成交周期继续拉长。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北京一套二手房的平均成交周期在126天。

你觉得房价还能涨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比几年前的卖方市场,“不降价”、“不给周期”、“不接受组合贷”这些卖房要求,已经统统消失,多数降低到“价格可谈”、“可给6个月周期”、“付款方式无太多要求”。

3月底,正值电视剧《安家》热播。可能是看到了能卖出“跑道房”的房似锦,房主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卖房子也要“上手段”,他们开始在卖房软件上进行花式喊话。

有召唤“徐姑姑”、“房似锦”、“朱闪闪”快找客户看房子的;有给中介打鸡血的:“这个月你们都签单了没?想想下个月房租交了没?想想下个月有钱吃饭没?多久没有给父母寄钱买东西了?”;还有文艺派房主自称盗版“王家卫”说:“一辈子那么长,总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还有鼓励中介大胆出价的,说不定坐下一起抽抽烟、吹吹牛,就同意了。

还没来得及被房主“灌鸡汤”,中介李想居然找了客户了。这位要买房的客户王哲通知他,让他帮忙找几个小区的房源,他要买房。李想有点激动,甚至在房屋价格谈不拢的时候,李想反复劝说房主:“要不咱们见面聊聊吧,说不定价格能出到让您满意呢。您这套房子挂在网上多久了?您觉得房价还真能涨么?您给自己一个机会吧。”

与2017年北京开始频频出台调控政策前相比,王哲买的这套房价格,比当时的成交价低了50万,同户型近半年没有成交过,虽然房主没有接受王哲出的价格,成交价比王哲的预期还是高10万。

但王哲还是选择买,在没看过这套房源,仅通过VR看房和中介的介绍下买的。他买房的原因,并不是判断这套房子的价格有多合适,未来能不能升值,而是他等不了,儿子刚出生,疫情原因一直都不能见面,他太想把妻子和孩子接到身边,因此他在买房的时候唯一两点要求就是,交房时间早、有装修,甚至都没来得及让房主给拍一条房子内部保养情况的视频,王哲就签约了。

“赌”学区 不敢装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在4月买的房,在王哲眼里,在新买的房子里迎接刚出生的儿子,是幸福的。而对于任明来说,眼下的现状更多的是焦虑。任明最近加了很多家长群,在群里与家长们频繁交流和打探今年“幼升小”的录取情况。听完家长聊海淀区今年的录取情况,任明有点懵。

他不知道该不该装修。刚买的学区房,一旦被调剂,意味着明年孩子上学距离远,需要租房。

任明的儿子5岁了,明年即将上小学,一家五口挤在郊区的两居室,住不下和所属学校教学质量差,让任明一直有换房的冲动。

儿子还没上幼儿园时,任明和妻子曾找中介看房子。他们想买位于海淀区五环内的一套学区房,在中介带看过房子后,任明和妻子回家后就一直拿着手机上的计算器反复敲,发现即便是卖掉老家的一套房子加上手中存款,他们手中的钱距离首付款依然差100万。

“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太高了。”算完后,任明得出的结论:推迟购房计划。

北京实施“认房又认贷”政策,即对有1笔个人住房贷款记录或1条购房提取记录,符合第二套住房贷款条件的借款申请人,仍执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的政策。加上实际成交价比评估价低,所以二套房首付比例都大于60%。算上中介费、税费,购房首付款接近全款的80%。

任明在等的过程中,迎来了北京史上最严的政策调控,自2017年317新政后,北京房价一路下跌,再加上任明这几年手中的积蓄,换房的希望终于来了。

在疫情期间,任明买了房。“我们不是北京人,但有北京工作居住证。”在研究了学区房的优先级顺序后,任明选择买一个海淀区的二流二类小学对口的小区。“优质学校竞争太激烈,我看到这个学校去年报名的,都没有被调剂去其他学校的,竞争小,我才决定选这所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和审核都结束。今年要上学的家长告诉任明,今年房本在2019年底之后的孩子,会被调剂到其他两所学校。原因是,海淀出台的1911政策,即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登记并取得不动产权证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这个政策在任明买房前早已出台,但他看到了去年这所学校并没有调剂生,他当时“赌定”等孩子上学时,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也许今年的孩子被调剂,明年生源不紧张,也能拼运气不被调剂。”任明没死心,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做足准备寻找其他上学方案。最近,他正忙着了解三所海淀私立学校的招生信息。“我们两手准备,总没错。”

倒计时上车“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孩子稳进心仪小学,也不是真正的上岸。作为一个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的家长,蓝馨也急。她忙着换房筹钱买西城的学区房。

4月30日,西城区教委发布新政,即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这一则政策,让原本就打算给孩子换西城学区的蓝馨将换房计划提前。蓝馨女儿所在的学区,小学升初中需要进行大排位,电脑随机摇号派位,使得女儿有可能会被派去“坑校”(普通学校,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蓝馨计划在孩子没上初中之前,提前换房到西城,从西城的小学毕业,无论直升或排位到对口中学,都将享有比原学区优质的学区资源。

看到西城政策出台后,在办公室刷新闻的蓝馨坐不住了。她在4月份刚签了卖房合同,疫情期间房子本就难卖,所以她当时和买家约定给6个月的周期完成签约。

“如果10月份买家才付尾款完成过户,赶不上7月底买房落户,买西城就没优势了。”在研究完政策后,她知道自己必须马上拿出一笔购房款。蓝馨每天给中介打6、7遍电话,想与买她房子的业主协商提前过户,提前拿到全款。

想参加西城这场抢房大战的并非只有蓝馨一人,根据媒体报道,4月30日,政策出台后,对应宏庙小学学区的老破小学区房——北京丰汇园,在5月4日到5日的短短36小时内,就成交了3套千万级二手房。西城区的中介忙到没时间接待客户。

根据中原地产的研究数据表明,西城区在此前的成交量每月在500套,政策出台后的这一个月,成交量翻了3倍,成交了1500套。

事实上,在北京出台317最严调控以来,拥有用优质学区资源的西城,一直支撑着惨淡的二手房市场的成交。而北京二手房市场在告别炒房的基础上,也迎来了一波“新刚需”。他们通过推迟换房、压缩换房面积,艰难置换。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当下,北京置换型购房占比约50%,他们换房动机由家庭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居住空间需求所激发,置换区域通常选在,朝阳、海淀、西城和丰台。

那他们还会买房么?

蓝馨给出的回答,“会”。

最近她正在向中介平台了解金融贷款业务,如果买家不能答应她在7月底完成过户,她要通过短期金融贷款来周转资金。

在蓝馨的决定中,无论多难,都没有不买西城的选项。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