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父母们来说,姓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给他们给予孩子的第一个东西,格外的重视。所以无论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还是布衣芒屩,白丁俗客,都会竭尽所力的取一个“好名字”,并且遗传延续下去,中国古人讲究传宗接代,而其中姓就是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下有关中国姓氏的相关文化和有意思的事情。

1.中国姓氏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如其中我们倒背如流的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有文献记载的姓氏就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其实早在宋朝时就有百家姓的称呼,并且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使用姓氏的国家。

早在夏商周时期,以居住的村庄或所在的部落名为姓,而“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而且贵族有名有姓有氏,而平民是没有氏的。

直到后来,秦始皇废除了宗法分封制度,氏也就是失去了贵贱的意义,所以就逐渐的融合了。
姓氏的形成有大概这几种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以氏为姓

氏族社会晚期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成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风、己、子、任、伊、嬴、姚等。

(2)以国名为姓,如夏商时期所分封的地区,国民皆以国名为姓,如:如程、房、杜、戈、雷、宋、郑、吴、秦等。

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孙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无极县建立鼓国,后代便有姓鼓。也有的姓是秦汉以后外邦人带来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

(3)还有以技艺为姓氏的。比如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创始者,后世便以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艺为氏。

(4)还有一部分是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或者是其他汉化的外来民族所改成的汉姓,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汉化改革后带头改姓汉姓:元

(5)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如南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闽台百姓称郑成功为“国姓爷”。又如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而改为常氏等等。不一一列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姓氏方面有意思的知识

1.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俄国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据统计,在中国仅张姓一姓就有一亿多人,说其为世界最大的姓一点不过分

3.张,孔两姓氏是不可以自称免贵的,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常问您贵姓?

人们出于谦虚往往会说“免贵姓什么什么”,但如果有人或者自己在谦虚时说自己免贵姓张,或者免贵姓孔是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因为在中国的民间神话故事中老天爷就是姓张的。据说在老天爷没成仙的时候,俗姓就是张,有的说叫张百忍,张友人,张友仁,但不管怎么说姓张是肯定的,所以张氏是天姓不能自称免贵,古人认为对天不尊重就是对天地的不尊重,会受到惩罚的,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宋真宗时期对老天爷尊称为天神,是天上的统领者,不能有不敬,所以自宋真宗以后张姓是不能自称免贵的。宋朝前是可以的,所以张姓是可以不用自称免贵的。

第二是孔姓,孔姓不能称免贵是因为自汉朝以后,封建王朝都独尊儒术,所以几乎历朝历代都对孔子的后人进行分封,总之在中国的封建史上,孔子的后人地位是非常高的,孔子也被尊为孔圣人。他们的后代也一直延承了爵位,所以孔姓也不用自称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