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一个多月的粮食等涨价,结果不升反降,农民开始后悔存粮了
前段时间小麦的价格起伏不定,各地的小麦都出现了上涨的情况,而且这个上涨的幅度跟去年、前年等往期相比,价格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因此很多农民看到了有上涨的空间,纷纷开始屯粮。
再加上今年的光景不好,囤粮的农民就更多了。
农民囤粮的原因也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感觉粮价能够上涨,自己想往后面再看一看,等一等。如果上涨自己就赌对了。
第二:年光景不好的时候,我们叫荒年不卖粮,这个时候把粮食囤积起来,放在自己的粮库里面。也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上涨,自己没有粮食吃,囤个三年、五年这个时间自己也不用再害怕了,这就是农民的想法。
其实很简单,这些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
但是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都开始不卖粮了。
很多农民把几年前不用的粮囤、粮垛、粮集又重新整理了。有的农民买了新的白铁皮围起来,做成了粮囤,开始了自己囤粮之路。
上个月粮食价格还是依旧上涨。但是来到这个月,你会发现有的地方粮价已经开始下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各地下雨不断,梅雨时节,晒干的粮食放在粮囤里面,需要来回翻腾。
这可把在家里的农民给忙坏了,因为很长时间不囤粮了,再加上手脚生疏,翻粮食的速度就慢很多,很多粮食因此而发霉,粮食一发霉就卖不上价格,这些农民都知道,但也没有办法。
天气就是这样,谁能改变天气呢?
改变不了天气的时候,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粮食,怪可惜的农民后悔不已。
早知道赶紧把这些粮食卖了,换成钱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世上并没有后悔药,每个选择都有前因后果,只是说我们的预期是多少。很多地方粮食卖到一块三一斤的价格的时候,农民都很高兴,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一块三就有农民想往一块四,看看有往一块五等等。
实际上能等到吗?很难。
粮食是稳定的基本因素,粮价不会上涨太多。这一点农民一定要记住,希望家里有粮的农民还是要及时调整的自己存粮的数量留够还是那句老话,留够自己吃的,剩下都卖出去,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