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茅如玉

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初期,有一位书生特别爱听民间传奇故事。为了收集这些故事,他甚至每天从清晨开始就在路边摆上茶水摊子招待过往歇脚的行人,从他们的口中探听各地的传说、轶事。

这位书生万万想不到是他的这个小爱好会为数百年间的中国影视行业发展提供诸多改编素材。

这位书生,就是蒲松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是山东淄博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从文学造诣上来说,他绝对是个天才。

众所周知,古代文人要想有出路,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从社会地位来看,读书人也颇受人尊敬。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蒲松龄自然不能免俗。

19岁起,蒲松龄就开始参加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更像是如今的考公务员,因为考中了,就能在朝廷当官,而不用接着上学。

19岁的蒲松龄接连在县、府、道三层考试中都是名列第一,天赋异禀,看起来前途一片大好,考出个一官半职指日可待,可不知为何,他却止步于乡试。

蒲松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誓与“国考”死磕到底,一股气从21岁考到了71岁,最后得到了个“安慰奖”——贡生,但在仕途上,肯定是毫无前途的了。

备考、落选的这几十年,蒲松龄也没有闲着。他毕竟是个男人,拖家带口的,需要承担起养家重任,所以他一边备考,一边当上了私塾老师。

同时,他还在路边摆茶水摊,向过往路人搜集各地的奇闻轶事。白天搜集,晚上润色加工,终于耗尽大半生精力,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不朽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斋志异》堪称我国短篇小说集的巅峰之作,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02 《聊斋志异》与影视改编

《聊斋志异》在其面世后便成为了戏剧舞台上和影视行业里改编的热门题材,由于其中故事极多,各种改编也就层出不穷。

1987年至1990年,中国内地根据《聊斋志异》原著制作播出了《聊斋故事系列片》,整部作品首播于1988年。

其中共制作播出了《聊斋》中的47个故事,共72集。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在关于《聊斋志异》的电视剧改编中,这部基本是属于最经典难忘的。

至今,不少人提到《聊斋》,想到的还是这部电视剧中阴森的配乐和“绿油油”的画面。

在电影的改编上,最经典的则不得不提《倩女幽魂》系列和《画皮》系列。

电影《倩女幽魂》是以《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为基础,综合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大胆的改编。

电影《画皮》系列则是以《聊斋志异》中的《画皮》为基础,提取了其中的经典“妖怪”角色,在文学剧本上进行再创作,融合当代最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大胆进行了改编,给观众以极佳的视听享受。

不管是《倩女幽魂》还是《画皮》,虽然说的是“妖”、“怪”与人的故事,但其实它们都是以“爱情”为内核。

《倩女幽魂》讲述“人鬼恋”,以人之“爱”感化“鬼”从善,从“鬼”变成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皮》原著讲述妻子以真爱舍身救夫,电影改编后则讲述的是丈夫守护真心,以真爱辨识出妖的蛊惑,拯救妻子的故事。

《聊斋志异》虽然有妖,有鬼,有怪,但讲述“爱情”主题的才是占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也正是它能被推广、影响到全世界的原因——“爱情”是不分国度的,是能让全人类共情的亘古不变的一大主题。

电影《美人皮》也是改编自《聊斋志异》,同样讲述的是和爱情相关的故事。

与《倩女幽魂》和《画皮》不同的是:

《倩女幽魂》以“爱情”为名义探讨“正义、正气之道”、“为人之道”。

《画皮》倾向于展现电影科技效果不同。

而电影《美人皮》唯一的主题就是“爱情”,探讨的是“爱的真谛”以及年轻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

03 聊斋改编之《美人皮》与聊斋之《连城》

  • 《美人皮》——一段触动心灵的爱恋

晋宁书生乔俊昱在荒郊野外无意中救了一只猫,没想到这只猫是一只正在躲避捉妖师追杀的猫妖。

猫妖被救后附身在了被山贼杀害的宾娘的身上幻化成人形,以宾娘的身份再次与乔生相遇,并又一次被他救下。

乔生的正直、善良让猫妖宾娘产生了好感,没想到他却与宾娘的表妹连城互生情愫——连城钦慕乔生的才华,乔生视连城为知己。

乔生和连城的感情受到了来自连城父亲的阻拦,不仅如此,猫妖嫉恨连城,联合垂涎连城美貌的纨绔公子王化成一起要拆散连城和乔生。

《美人皮》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短篇《连城》,对原著有不少改动,在原著中并没有“猫妖”这一角色,讲述的是连城和乔生经历“三生三世”,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

  • 原著《连城》——一段坚守三生三世的爱恋

在《聊斋志异》原著中,晋宁乔生和史举人的女儿连城在正式见面之前便已互相倾心——连城欣赏乔生的才华,乔生视连城为知音。

史孝廉有女,字连城,工刺绣,知书。父娇爱之。出所刺“倦绣图”,征少年题咏,意在择婿。
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绿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针线蹙双蛾。”又赞挑绣之工云:“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女得诗喜,对父称赏。父贫之。女逢人辄称道;又遣媪矫父命,赠金以助灯火。生叹曰:“连城我知己也!”倾怀结想,如渴思啖。

尽管连城一再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心意,无奈史举人嫌弃乔生太穷,将连城许配给了盐商之子王化成。

第一世,连城和乔生为人,因父母之命不可抗,连城被许配到王家,在婚前重病而亡,乔生得知后,吊唁连城时伤心欲绝,痛哭而亡。

会王氏来议吉期,女前症又作,数月寻卒。生往临吊,一痛而绝。史舁送其家。

第二世,连城和乔生在死后终于相见,两人真挚的感情感动了乔生的好友顾生。顾生掌管当地的名簿典籍,愿意帮助连城和乔生一起还阳,再续前缘。

方欲研问,而顾已反,向生贺曰:“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两人各喜。

第三世,连城和乔生还阳为人,王化成又要来强娶连城,连城再次重病求死,王化成眼看强求不得,只得作罢,连城和乔生有情人终得眷属。

连城至王家,忿不饮食,惟乞速死。室无人,则带悬梁上。越日,益惫,殆将奄逝。王惧,送归史。史复归生。王知之,亦无如何,遂安焉。

  • 电影与原著之差异

1、角色差异

电影《美人皮》与原著《连城》最大的改编在加入了“猫妖”这一角色,而“猫妖”在《聊斋志异》的其他故事中也是存在的。

《美人皮》中的宾娘是连城表姐,在死后被猫妖附身,借用其身份蛊惑连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著《连城》中,宾娘一角是连城死后遇到的小妹妹,视连城为闺蜜和依靠。

2、情节差异

《美人皮》加入了《画皮》的一些情节——由猫妖骗取连城信任,将宾娘和连城的皮囊互换以检测乔生的真心。

原著中连城和乔生“三生三世”的故事和“顾生”这一角色在电影中不再有体现。

3、结局不同

电影《美人皮》中,最终猫妖为了救乔生,牺牲了自己的修为,变回原形,成了乔生和连城的宠物,而连城则是以宾娘的容貌和乔生得以厮守。

原著《连城》中,宾娘随乔生和连城一起还阳,为向乔生报恩,自愿嫁给乔生做妾,同连城、乔生一起生活。

04 角色塑造:新角色赋予故事更丰富的寓意

在电影《美人皮》中,史举人现实,连城美貌、善良、聪慧、乔生正直、有才华,王化成贪图美色,仗势欺人,这些主要角色的人设与原著差异不大,加入的“猫妖”一角堪称点睛之笔——将原著中歌颂“自由恋爱”的主题成功升华为探讨“爱的真谛”。

猫妖原本是妖,是兽,在捉妖师眼中她不通人性,不懂情感,只是以美丽的外表蛊惑“心术不正”之人,吸取成年男性的精魄为自己修炼,所以她是祸害。

认识乔生后,猫妖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好奇他和连城之间的情感。她原本以为乔生只是喜欢连城的美貌,如果她换得连城的容貌,乔生一样会喜欢她。

乔生却告诉她:

自古以来,情爱皆有心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与容貌、家世皆无关系。

猫妖固执己见,认为只要她有了连城的容貌就可以赢得乔生,所以她欺骗连城与她换了皮囊,却失望地发现乔生果然爱的是连城的心——他认出了变成了宾娘的连城,并没有被猫妖骗到。

通过乔生,猫妖懂得了爱,也为自己赢得了生机——捉妖师感叹猫妖懂得情感,便不再是妖,可以为人了。

这里,电影主题得到升华——真爱和外在条件无关,只在于心灵的契合,只要懂得了真爱,便是人。

影片最后,连城的皮囊消失,猫妖变回了猫,连城以宾娘的形象和乔生终得眷属,电影改编似乎又回到了原著——连城、宾娘(统一为一人)和乔生生活在了一起,以此结尾,向原著致敬。

05 现实意义:从《美人皮》的电影改编探讨古今婚恋观之大同和差异

通过电影《美人皮》对原著《连城》的改编,可以看出数百年之间婚恋观的变迁。

  • 古今婚恋观之大同

1、家长看婚姻,从现实角度考虑更多

《美人皮》中的史举人和《连城》中的史举人是一样的,为女儿挑选婚姻,首先看的是对方的家庭背景和条件。

数百年前的小说《连城》中,史举人挑选了“富二代”王连成;数百年后的电影《美人皮》中,史举人挑选了“官二代”王连成。

这和我们当今社会不少家长为孩子挑选相亲对象的标准几乎一致:首先关心对方的工作、家庭和收入,然后才问人品如何。

2、幸福的婚姻,应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

电影和小说探讨的主题都是只有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

电影《美人皮》中连城为了和心爱之人在一起,不惜换皮;小说《连城》中,连城无法与心爱之人在一起,宁可去死。

建立在物质条件交换前提下,缺乏感情温暖的婚姻是不稳固的,冰冷的,只有夫妻双方有感情基础,才能共同努力,经营好婚姻。

3、选伴侣,人品和才能很重要

《美人皮》中,猫妖爱上乔生是因为他正直;连城爱上乔生是始于才华,忠于人品。

《连城》中,连城爱上乔生因为他的才华;宾娘愿意嫁给乔生因为他的恩情(人品)。

而乔生爱上连城都是因为她懂得欣赏他,是他的知己。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选择爱人,最重要的还是人,以心相交,才能长久,才是真爱。

4、为所爱之人,可以命相交

为了救连城,乔生可以剜自己的心头肉;《连城》中,连城去世,乔生伤心到自己也死了,甚至为了连城,他愿意与她一同做鬼。

《美人皮》中,猫妖最终懂了什么是爱,牺牲自己,救了乔生,懂得为爱付出。

真爱,是甘愿为爱付出一切的。

  • 古今婚恋观之差异——从齐人之福到一夫一妻

除了以上从电影和原著中总结的古今婚恋观之大同外,在电影改编中也有古今婚恋观的一大差异。

小说《连城》最后结局是连城、宾娘都嫁给了乔生,一妻一妾,三人共同生活。

电影《美人皮》的结局是猫妖变成了猫,乔生和连城(变成了宾娘外貌)一夫一妻厮守。

从古代的齐人之福,妻妾围绕到如今的一夫一妻一对璧人,这是婚恋观上从古至今的变迁和进步,象征了对爱的忠贞。

结语

《美人皮》是一部不太恐怖的《聊斋志异》改编电影,更着重于爱情故事,连“猫妖”都不是绝对的反派,她有她的可怜及可敬之处,它打破了人们对聊斋和“妖”的固有观念。

其实这也正符合蒲松龄原著《聊斋志异》的初衷——他并不是想写一部恐怖故事集,在他的故事中,大量地在歌颂爱情,甚至歌颂女性。

《连城》中的连城和宾娘看似柔弱,但都是极有主见和勇气的女子。《美人皮》中,连城和猫妖也都是独立的,强大的,甚至人物中美好的品质,除了乔生,都是在这两个女性角色的身上体现。

《聊斋志异》中,还有哪个故事更让你印象深刻呢?电影《美人皮》的改编,你认可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白茅如玉,80后创业者,愿意和你们一起分享身边的故事,探讨生活的奥秘。关注两性话题、婆媳关系、婚姻生活,喜欢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动,你们的转发和关注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