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大部分的人的印象可能是严谨,客观甚至古板的。其实无论中外历史上都有太多有趣的人和事,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如

第二种说法:宋玉、伊尹、诸葛亮、潘安;

第三种说法:宋玉、李世民、杜柯、严嵩;

第四种说法:秦始皇、卫青、周瑜、李白;

今天介绍的是第一种比较主流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潘安

潘安(247年-300年),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人。

大家应该都听过貌若潘安这个成语,这是对一个男性外表几乎最高的评价,可见潘安俨然成了男性俊丽的代名词。

史书上形容潘安长相用了三个字:“美、姿、仪”,即样貌美,气质佳。并且潘安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一大波迷妹,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掷果盈车”就是出自这里用于表示女性对男性的爱慕和追捧。

但虽然潘安有众多的追随者,但潘安并不是一个花心的人,自始至终都保持对妻子杨容姬的忠诚,即使妻子过世,也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男子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且专一的美男作家。

但其人生道路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颇显悲剧。他的政治之路十分坎坷,早期一直不被重用,虽然政绩不错,但一直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后来投靠贾氏集团,在政治斗争中不幸被人利用,后被诛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被称为,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

兰陵王是真正的小说男主,生于名门,南北朝时期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文武双全,才貌兼具。也最终由于过于完美遭人嫉妒陷害最终于盛年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慑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邙山之战,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

当然,根据真实资料的记载,并没有关于兰陵王带面具的记载,在《北齐书》中记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

这里的“胄”其实是头盔并不是面具,当然其兰陵王的美貌是毋庸置疑,超凡脱俗的《北齐书》,《北史》中记载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足以窥探其载入史书的美貌。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这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

因为他的英勇不凡和声名远扬的名气,邙山大捷后,其后主高纬问他:“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开始有所忌讳,即使兰陵王通过收人贿赂(贪财之人不贪权)和尝试隐退等等方式表达自己毫无背叛之心,最终还是被赐毒酒留下一句天言何由可见便一饮而下,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322年-约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

宋玉不仅生的美貌,还是真正的才子。

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而且宋玉绝不是一般的书呆子,能言巧辩。

著名的《登徒浪子》的出处便是宋玉的巧辩

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当今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曾经到过楚国的京城,在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也一度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实际上不善为官,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

卫玠自幼便容貌不凡,年少时乘车上街众人皆以为玉人,人们都去看他的模样,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成人后,卫玠好玄理,但后来体弱多病,其母令其少说话,每当逢年过节的好日子时,亲友们请他谈道,无不精妙绝伦,恰到好处。人人对其都赞不绝口。

卫玠的妻子乐氏很早去世,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很是器重钦佩他。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贵贱,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儿嫁给卫玠。接着卫玠进入豫章(今江西南昌)。当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豫章,长史谢鲲先前就一直尊重卫玠,相见后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王敦对谢鲲说:“过去王弼在朝中的谈吐像金声,此人在江表的言论如玉振,精微言论,断绝了又续接。没想到永嘉末年,又听到正始年间的声音,何晏如果还在,一定倾倒。”卫玠经常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聚集的人众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上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唐朝仍有人感叹卫玠之死,诗云“京城媛女无端痴,看杀玉人浑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综上可以看出,所谓的古代四大美男,除容貌昳丽,器宇不凡之外,皆是文质彬彬的有才之人,无不行为端正,没有一个凭借自己容貌去沾花惹草。皆有真才实学,有的甚至在文学,战争史上名流千古。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名誉古今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