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后,很多历史书都评价,从此山东六国再无与秦国抗衡之力。这种说法不能说是错误的,毕竟当时山东各国和秦国单挑都没有一战之力,但是抱团一起还是可以和秦国一战,其中一次是信陵君魏无忌,率领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之后就是题目中说的老将庞煖,统帅魏、赵、韩、楚、燕五国合纵攻秦,而这次攻秦,庞煖一改过去必须攻破函谷关的做法,进行绕行,竟然打到了秦地蕞,就是现在陕西临潼北,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虽然最后撤兵,不得不说是至少惊出了秦国一身冷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煖何人?这个人是个传奇,在赵国出仕较早,曾在公元前4世纪末就已经可以与赵武灵王赵雍在一起谈兵论战了,赵武灵王也很赞赏。后来沙丘之乱爆发了,庞煖与鹖冠子一道,到了楚国的一个山林中隐居修道去了。一直到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廉颇远走魏国,就在这个时候,燕国以老剧辛为帅,南下攻打赵国,赵国朝野缺乏良将的情况下,有人才想起了远离政治生活半个世纪的庞煖。这正是庞煖第一次带兵实战的机会,而剧辛认为庞煖还是那个只知道大言不惭夸夸其谈的年轻人。剧辛对庞煖错误的估计断送了燕军二万将士的生命,也断送了他自己的性命。庞煖对燕国作战的胜利不但稳固他在赵国的地位,也使赵国重新赢得了在列强中的威望。战国最后一次合纵行动终于达成,庞煖名正言顺的成为了联军统帅。

赵悼襄王四年(前241),由楚国挑头,春申君黄歇主持的合纵运动开始,这一次,楚国、韩国、赵国、魏国、卫国联军进攻秦国。春申君为总负责人,庞煖为主将,带领五国联军杀向秦国。此次合纵攻秦,由于秦国新占领地区统治基础薄弱,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列国收复了一些失地。庞煖率军主动避开秦军防守要地函谷关,绕道蒲阪,渡过黄河,杀向蕞,与吕不韦率领的秦军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国联军与秦军展开了激战。因为战斗发生在秦国境内,秦国援兵源源不断奔来,联军压力倍增,难以取胜。吕不韦认为,联军中楚军实力最大,只要击败楚军,其他国家的军队就会一哄而散。

于是,秦军主动向楚军进攻。春申君得知后,知道楚军难敌秦军,就带军先撤了。各国军队见此,也想保持实力,纷纷夺路而逃。秦军一路追击,五国联军大败亏输,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运动就这样给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小句号。

庞煖不甘心自己无功而返,就带军去攻击秦国的盟友齐国,攻取了齐国的饶安城,然后回到了赵国。

回国时,庞煖大约已经八十岁了,垂垂老矣。此后,他便从历史上再次“隐居”了。他可能是从此远离官场退休回家,最后得以寿终正寝了,也有可能是真的又隐居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