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正准备上床找周公聊天的我,被一则惊天奇案拉回到电脑旁,虽然我不是什么包青天,但是扶小姐姐过马路这种好事,每周我几乎都会去做几次,所以我决定牺牲我的部分休息时间,给大家分析分析此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第34届云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一等奖被取消;

祸不单行,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组委会秘书处公告指出:竞赛规则中明确规定“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违反了这一规则,被取消全国三等奖的获得资格。

有关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些问题,似乎正在不断出现,并且可能会有更多的疑问。是有暗箱操作还是系统审核故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到底是为什么?人家辛辛苦苦得了两个奖,不能因为说没有学雷锋做好事就取消资格的,我决定立马搁下扶小姐姐过马路事情,投入到该案件中,一定查个水落石出,必须给我们的天才少年一个完美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在《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受到质疑后。获奖小学生的父亲-获奖爹公开发表伸冤,表示他没有完全领会并理解组委会制定‘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中心思想,过度参与了项目的编写过程,并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自己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我滴个天,这到底是你在参赛还是你儿子在参赛?既然你都承认了,那此案就不是冤案,应当秉公执法,取消获奖资格,我继续回去扶小姐姐过马路去了。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热心的网友甲、乙、丙、丁还不肯放过弄虚作假的获奖者,撤销奖项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某新闻报道透露,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有一名学生小段,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奖项。其中两次获得了探花奖,一次获得了状元奖。有网友质疑他屡获殊荣的项目涉及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领域。还指出,“小段有一个得奖成果与他的教书先生(也就是集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副院长称号为一身的老段)早前申请的一项国家专利基本相似”。

一个小段一个老段,从他们的名字来看似乎和《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案件的关系有类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获奖者的爹娘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并在获奖项目的领域均发表过一些学术文案。说得含蓄一点就是子承父业,说得通俗一点呢就是网友甲、乙、丙、丁们指出的那样是“爹娘帮孩子铺路获奖”。

难道某新闻报道近期披露的小段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项,也是老段没有领会比赛规则参与过多,也是子承父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哎哎哎,这也太错综复杂了,直接影响我学雷锋做好事的时间嘛,还好我从小饱读脑筋急转弯各类书籍,这种小事难不倒我,终于查到最新消息,西南大学宣传系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已经注意到相关的公众舆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还没有明确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这是不是另一起“子承父业”的离奇事件。

但是,我就对举办了这么多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么多的获奖项目存在问题?而且还都是最近才暴露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去深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