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

导演:乔治·库克

主演:奥黛丽·赫本 莱克斯·哈里森

1964年,擅长女性题材的导演乔治·库克将萧伯纳写于1912年的著名戏剧《皮格马利翁》改编成了音乐片《窈窕淑女》。

影片请到了好莱坞最高贵典雅的奥黛丽·赫本演绎聪明乖巧的卖花女伊莉莎,影片不但让人体验到风味浓郁的英伦传统,而且用美轮美奂的的服装与美术设计掀起了复古的时尚风潮,赫本的气质被衬托得尤其夺目耀眼。

最终,本片不但在当年的奥斯卡上大获成功,而且更将新时代的女权主义思潮灌注到这部传统的电影当中。

《皮格马利翁》是萧伯纳的传世剧目,早在30年代已经被改编成音乐剧在百老汇大受好评,朱莉·安德鲁斯(本来电影原定由她主演)演绎的新版甚至被誉为“本世纪最佳音乐歌舞剧”。

这一故事取材自希腊神话,相传古代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极其厌恶女性,但他自己却用象牙雕刻了一座少女像,并且自己还爱上了这个被他一手创造出来的少女。他祈求神灵将雕像变为真人,爱情之神应允了他的请求,赋予雕像生命,两人此后便结为夫妻。

在萧伯纳的剧本里,他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眼光,重新演绎了这个故事。卖花女伊莉莎天生丽质却出身贫寒。语言学家希金斯注意到了伊莉莎低俗的口音,并认为经过训练她的发音完全可以改进,甚至从一个下层姑娘变成一个举止优雅的贵族小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朋友皮克林对此表示怀疑,便与他打赌,如果他能如自己所说彻底改观伊莉莎的言谈举止,并能出席大使馆游园会而不被识破,皮克林便承担她的所有学费。希金斯欣然接受了这一挑战,并且表示要从最基本的发言开始教会伊莉莎一切优雅的谈吐。

然而,在对伊莉莎授课时,他却始终高高在上、傲慢冷酷。他一方面教对方如何举止优雅,一方面却又不以优雅的方式对待对方。但在心底里,他却渐渐对伊莉莎产生了依恋和感情,但高傲的态度却成为两人感情的阻碍。

最终希金斯如自己所说,成功地将伊莉莎“改造”成了一位优雅的小姐,后者在游园会上风度翩翩、光彩照人。但回到家后的希金斯却对伊莉莎置若罔闻,只顾着庆祝自己打赌成功。独立自主、自尊心极强的伊莉莎不愿过着精神受人摆布的生活,她选择了离开,并与痴心追求她、更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她的弗雷迪结婚。

萧伯纳写作《皮格马利翁》是在英国资本主义较为稳定与繁荣的时期,想要表达的是上流社会与底层的普通人其实并非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因为更好的经济地位,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罢了。

他们所引以为豪的,也不过只是说话的发音这样纯属装饰的表面文章。萧伯纳对于上流社会的虚伪作派,是有意嘲讽与批判的。希金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傲慢自大、心怀偏见的人物,最终也失去了可贵的爱情。

19世纪末,女性主义思潮已经开始在西方萌芽,伊莉莎的形象正是新时代下追求自主与独立的女性之写照。她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低微出身,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使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逊于真正的贵族。并且在面对爱情时,勇于选择自己的尊严。

到了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正当蓬勃发展,整个社会都开始普遍关注女性遭受歧视的问题。妇女们提出了“我们需要比丈夫、孩子和家庭更多的东西”的响亮口号,他们当中有一大批开始走出厨房与卧室,进入办公室成为与男性相同的职业女性。

她们挑战既往的偏见,表现出改变男权社会的决心与勇气。《窈窕淑女》在60年代的拍摄,显然有意借萧伯纳的名剧迎合时代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电影的结局却与萧伯纳的剧本迥然不同,伊莉莎虽然也曾一度因为忍受不了希金斯对她的无视与冷漠负气出走,最终却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这一更改后的结尾显然削弱了萧伯纳原本的讽刺批判力度,女权主义的成色也锐减几分。

这自然是由于在歌舞片的传统当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几乎是一个必须发生的结局,如果拆散两位主人公,势必有大批的观众不买账。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是由于当年正轰轰烈烈进行的妇女运动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偏激和极端行为,遭到普遍的非议,有矫枉过正之嫌。

因此,这个更为柔和的结局,更像是为两性之间的冲突寻找一种真正可行的解决方法——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地位与心态,只有互相包容与理解,男女平等才可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