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人们都会在不同的时段重复着同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吃东西,早中午三餐必不可少,还偶尔会在吃一些零食,而且我们吃东西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米饭面食、蔬菜、肉蛋类等等。吃是每个人生下来就自带的本能,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人体离不开食物呢?

对于人体而言,首要的目标就是满足它对于能量的需求。不管人体是在睡觉、吃饭、走路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一切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人体内负责提供能量的物质便是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也就是俗称的AT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需要满足能量需求

人体中的ATP是在专门的细胞器———线粒体中生成的,此过程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的分解才能够得以实现,氨基酸也能够提供ATP但通常并不是主要的来源;此外合成ATP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氧气来自我们的呼吸系统。

每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会形成大约85千克的ATP ,这些ATP随后会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及磷酸基团(Pi),同时产生约2000千卡的能量以此供应人体一天的能量消耗。ATP分子分解后所产生的化学能可以被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热能及功能。

人体如果没有ATP就无法生存,人体的神经系统(例如大脑)对于ATP及氧气的供给十分敏感,即使氧气和ATP只是短暂的缺失,也极有可能对于神经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体虽然以ATP为主要的供能物质,但人体内依然有着例如脂肪,蛋白质等其他的供能物质;这是因为在远古时期人们并不能指望食物成为ATP的唯一来源,因为那个年代吃饱还是一个大问题,为了度过食物短缺的日子,人体在进化的过程中渐渐的合成了各种储能物质,至今最为人熟知的储能物质便是脂肪和糖。


为什么食物能满足能量需求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七种基本营养素: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TP是通过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氧化合成的。也就是说,人体摄入食物,食物提供的营养素和呼吸系统提供的氧气合成ATP,而ATP的分解产生了ADP+Pi以及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用于肌肉收缩、呼吸、大脑活动等等生命活动。

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不仅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它们同时还是生命的组成物质和新陈代谢的调控者。以蛋白质为例,蛋白质不仅参与构成了人体的肌肉组成,同时还以酶的形式多样化的参与到人体的新陈代谢中,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蛋白质与多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协同作用下实现;脂肪则是由于其不溶于水的特性成为了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种营养素都具有其不可替代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要营养均衡的理由。从提供能量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摄入脂肪、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理论上都能够满足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只要能够保证能量平衡即可;但人体摄入的每一种营养素都有着其不同的价值和使命,因此无法互相替代;

总结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7种基本营养素,营养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们是合成ATP的基础,ATP是供应了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ATP人体也无法生存;除此之外,营养素还是身体组织的基本成分,并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

许多营养素无法单纯的依靠人体自身合成,那样会无法满足人体需求,这也就是说人体必须定期的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就是这些营养素的载体,这些营养素不可或缺也无法互相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