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的,而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前后相差40年
圆明园是清代修建的最宏大的皇家园林,其始建于1707年,最初是康熙帝给赐给皇四子胤禛(雍正帝)的私家园林,“圆眀”为雍正法号。
1722年雍正即位,此后雍正便开始大规模拓建圆明园,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等宫殿,并且设立了内阁和军机处的值班房,每到夏天时雍正都会去圆明园“避喧听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圆明园复原图)
乾隆帝上台后继续扩建圆明园,乾隆皇帝一生之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圆明园,圆明园也逐步取代了紫禁城,成为清帝日常起居之所。
乾隆之后,嘉庆和道光对于圆明园同样非常喜爱。尤其是道光皇帝,他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节俭之人,龙袍破了舍不得扔,晚餐和皇后吃俩饼子对付,如此“抠门”的一个人,对于圆明园的建设和装饰一点都不吝啬,十分舍得花钱,可见道光对圆明园的喜爱。
然而就是这么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其结局却令人倍感唏嘘。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掠和焚毁,留下了千古遗憾。
1856年10月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此后清廷和英法打打停停,战争一直持续到1860年。
其实英法发动战争的目的很明确,要求清廷履行《江宁条约》(今天称《南京条约》),并且坚持外国驻华公使入京。
对此清廷则坚决不答应,在清廷看来,洋夷进驻北京严重违法祖制,是奇耻大辱,万万不能接受,反正死活不答应。
但是面对英法的坚船利炮,清廷又实在打不过,于是咸丰皇帝祭出一招拖字诀,以谈判为名消磨时间,希望把英法给耗走,并且借机命令僧格林沁在天津进行军事防御布置。
英法最初也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可随着谈判的进行,英法发现清廷没有和谈的诚意,并且一点都不讲诚信,总是出尔反尔。
1860年8月21日,对于清廷失去耐心的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兵峰直指北京,清廷震惊之下再度提出议和。

(第二次鸦片战争示意图)
此时的英法也不想把事情做绝,表示议和可以,但是之前的要求必须全部答应,此外还要增加赔款,而且联军要派兵进京换约。
对于清政府而言,这也许是最后的和平希望。但联军入京换约的要求让清廷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最后拒绝了英法的要求。
在双方谈判破裂之后,为了给自己增加筹码,咸丰下令扣押了英法的谈判使团,共计抓了39人作为人质押往北京。
9月21日,清廷最后的尊严,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在通州八里桥被英法联军击败,咸丰帝赶忙逃亡承德避暑山庄。
10月13日,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进城之后联军开始搜寻被扣押的人质,然而却发现被扣押的39名使团成员只剩18人还活着,其他21人不仅被杀害,还被残忍肢解。
盛怒之下的联军为了惩罚满清皇帝,洗劫了北京城外的所有皇家园林。包括圆明园在内,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等均遭到抢劫并且被付之一炬,咸丰皇帝闻讯痛心疾首,在热河一病不起。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圆明园被抢被烧还不是最大的损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最大的损失是割让了东北和西北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相当于一个新疆的面积,这些土地全部被沙俄占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