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水灵灵的葡萄上市的季节。面对着大把大把的新鲜葡萄,蠢蠢欲动的可不只是流着口水的吃货们,专注于自酿酒的大叔大妈也仿佛迎来了事业的春天,纷纷去市场上购买葡萄准备在家自酿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自酿酒的风潮席卷了我国东南西北,每家每户的自酿酒都快成了自家的招牌,每当有人来家做客,总会郑重的搬出自己的酿酒缸,满脸期待的说:“来,尝尝我自己酿的葡萄酒。”

作为葡萄酒行业的从业者,小编自从进入这个行业起,就踏上了“百家酒”的品鉴之路。尤其是过年回家时,很多亲戚朋友“慕名而来”,带上自家酿的葡萄酒,满怀期待地让小编来点评点评。

而每当遇到这种时候,小编总是左右为难,既不想打击大家的热情,又实在想劝阻两句。在去年,一则“自酿酒致失明”的新闻刷遍了朋友圈,而小编也想在此奉劝一句:

真的会瞎啊!别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真相问答机”曾为此做过专门调查,在参与的1897位网友中,除了3%的网友未明确表态外,有36%的网友认为自酿葡萄酒不含甲醇,可以放心饮用。剩下61%的网友则认为自酿葡萄酒确实含有甲醇。

华西都市报记者曾将密封好的自酿葡萄酒送至四川合泰食品司法鉴定所。电脑终端得出了甲醇含量的最终结果:601毫克/升。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国标规定,红葡萄酒甲醇的限量标准是小于等于400毫克/升,白、桃红葡萄酒甲醇的限量标准是小于等于250毫克/升。

每升葡萄酒超标200毫克,有无危害?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周康说,甲醇有毒,误饮4毫升以上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超过10毫升可能对视神经的永久破坏而导致失明。市民自酿葡萄酒建议不要饮用,“换句话说,如果甲醇超标的葡萄酒用于销售的话,就会被追究责任。”

为什么看起来“纯天然无添加手工酿制”的自酿葡萄酒,会有这么大的安全隐患?

1.自酿葡萄品种不对

通常自酿票友们在选择葡萄时,选用的葡萄都不是酿酒葡萄品种,而是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买平时吃的葡萄。很多人会购买自己认为好吃的葡萄来酿造,比如皮薄哒、肉多哒、甜甜哒、酸酸哒是不行的。这种葡萄是拿来吃的,拿来吃当然没问题,因为你吃葡萄要吐葡萄皮啊。

葡萄酒的营养成分主要由酒液中多酚类物质(即单宁、花色素、酚酸和黄酮类)的含量决定,而酚类物质的来源是葡萄本身。同时酸味、涩味是葡萄酒的味觉组成元素,涩味正是来自葡萄皮,红葡萄酒中的颜色、香气也是来自葡萄皮。

2.自酿易杀菌不彻底

为了卫生,大部分人都会把买回来的葡萄用水清洗再酿酒,但这会让葡萄中的水分升高,降低糖分,鲜食葡萄所含糖分本就比不上酿酒葡萄,这样一来,更加雪上加霜了。自酿容器的杀菌常采用开水烫或沸水煮,远不如工业上的封闭式杀菌彻底,易滋生杂菌,也会导致杂醇油或甲醇超标。

工业化酿造葡萄酒时,一般会通过原料控制、改良菌种和改善工艺等方法来降低甲醇含量。在酿造葡萄酒时会全封闭式消毒,在发酵后期是靠澄清、过滤、杀菌等过程保证干净卫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从葡萄园中采摘回来的葡萄皮上带有野生的天然酵母菌,它可以将葡萄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清洗以后,酿母菌没了,难怪很多自酿葡萄酒酒精度低得跟葡萄汁一样!

3.自酿易发生爆炸危险

一般自酿葡萄酒大部分都是用的广口玻璃瓶,如果不加盖子或者留有通风口,很容易会导致微生物进入瓶中。为了防止微生物进入瓶内,一般自酿葡萄酒票友会选择密封酿造。

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酒精的同时,也会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如果长期积聚在密封的玻璃瓶内,当瓶内的气压超过了一个临界值时,就会像充气充得太满的气球一样发生爆炸。而工业酿造时,发酵罐上方安装有呼吸帽,便于气体的逸出。

曾有人模仿自酿葡萄酒做过实验,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自酿葡萄酒在室外高温下爆开的场景。

4.自酿葡萄酒无法保鲜

自酿葡萄酒没有经过专业的过滤、灭菌过程,酒中会有没有除净的果肉、杂菌,虽然含有酒精,但是仍然不适合长期存放。

而工业化酿造葡萄酒都会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防腐剂,广泛应用于葡萄酒酿造和大多数食品制造过程,具有防腐、抗氧化和抗菌的作用。对葡萄酒来说,二氧化硫是至关重要的保鲜剂。亚硫酸盐一般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人体中有可以分解这种物质的酶。

5.自酿不好喝也不便宜

自酿葡萄酒的酒精度难控制,很容易出现酿出20度以上的高度葡萄酒,酒精味完全盖住了其他香气,寡味无趣,像是有酒精味的糖水,非常甜,喝起来没有喝酒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酿购买发酵容器、葡萄原料,以及时间成本等,完全不比买一瓶酒便宜。其实超市里一些大品牌的葡萄酒,几十元左右价位段都有不错的葡萄酒,起码品质上是绝对可靠的。

酿酒是门艺术,酿瓶好酒更是个细致活儿,虽然大家都知道自酿葡萄酒主要包括:器具清洗消毒、原料清洗、破碎、发酵、压榨、澄清分离、陈酿等步骤。但万一在酿造环节上没把握好,出了问题,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身体造成了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

葡萄酒智库 让你更懂吃喝。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