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儿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我反复看了三遍,看得神清气爽。

张雨绮和李斯丹妮分到一个团,午饭时另一个团的蓝盈莹喊话李斯丹妮:“接下来我们要跳的舞很难,有空的话能不能教教我们?”

李没好意思拒绝:“好的好的没问题。”

这一问一答被队长张雨绮听到了,她果断地帮组员大声拒绝:“她现在很忙,她现在没有空。”

戏剧性的一幕如愿冲上了热搜,吃瓜群众一致觉得姜还是老的辣,羡慕张雨绮能如此凛然、潇洒,顺便感叹如果自己也有一个挡事的小领导就好了。

我把全过程再截一遍图给你们爽爽:

短短三个回合的对话,能激起这么大的舆论水花,为啥?

还不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你我大概率都是李斯丹妮——那个不敢say no的怂人。

如果你还嘴硬,不妨想想以下这些场景,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过:
出国旅游,一路上顾着帮别人买东西;
不敢发太多朋友圈,没人点赞会秒删;
怕别人觉得自己很烦,聊天经常撤回;
逛街买衣服试了就会买,因为不好意思不买;
每次吵架,无论对错,一定是你主动和好。
不敢拒绝,是爱面子的通病。这个病,从小就要治,否则很容易变成困扰终身的“不治之症”。

我的咨询室里有过这样一位妈妈,复课后发现女儿铅笔盒里总是少些文具。起初她觉得可能是孩子粗枝大叶忘记带回来。后来一问才发现女儿把文具都借给了同桌。

孩子说:“其实我也不太愿意,特别是修正带新买的,自己都没用几次。”可最终总是经不住同桌的软磨硬泡,只能不得已借出,借出去往往就很难收回来了……同桌不知是忘了还是故意不还,女儿也不好意思开口问。

这位妈妈跟我诉苦:哎,没想到我也为这点儿小破事犯难,借出去吧她吃亏了心里还膈应,不借又伤和气,毕竟是整天见面的同桌。

其实解决方案并不难,我教她转述给孩子这样的话术:“我很珍惜这个修正带因为是刚买的,你能够用完后快点还我吗?
如果对方仍然肆无忌惮的使用,不及时归还,可以理直气壮地索取,并在以后直接拒绝她。

诚然,难以开口拒绝有其合理性。暂时吃亏帮助他人的人情债网,是人类进化而来的独特适应机制。

正因为我们祖先学会了“有债必还”的互惠体系,人类才得以实现劳动分工,从而凝结成更高效率的单位,形成现代文明。

因此,当别人有求于我们之时,我们总是倾向于帮忙,因为长久以来的文化基因告诉我们:借出人情债后,将来自己有困难时会收到意外之喜

可到了一定年纪,你就应该知道到一件事——

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一味的顺从妥协,或许在小时候还能被打上“乖巧”的标签,可随着年龄增长,你会发现自己在一个无底洞里越陷越深,这个深渊叫做“讨好型人格”,一旦扎根成型,内心始终无法接受“不被别人喜爱的那个自己”。

太痛苦了。

这种痛苦看不见摸不着,只能自我默默消化分解,而被你帮助的那一方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你外在表现得云淡风轻,潇洒自若。

讨好型人格的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爱是有条件的

所以,你必须要不断地讨好才能让对方重视。一旦不去讨好,并表现出很多负面情绪,那是会引发争吵甚至让关系破裂的。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就是这类典型。

松子的不幸从孩童时就开始了,无论她如何乖巧听话都无法博得父母的平等关爱,父亲将大部分的爱都给了身体残疾的妹妹。

松子的灿烂笑容换来的反而是父亲阴沉麻木无表情,只能通过小丑嘟嘴这唯一的招数博得父亲一笑。

童年阴影让她一生都在卑微地追逐爱,这种放低姿态的乞求关注,最终酿成了“总被嫌弃”的恶性循环。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表面上顺从,但这种善良和顺从都是表演给别人和自己看的。他们往往掌握不好正常的社交距离,让老师和长辈感到厌烦,也无法经营长期关系,身边朋友只能不停更换。

这种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婴幼儿时期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以及后者的教养质量,比如对孩子需求的回应频率、对待孩子情绪的态度等等。

而孩子们未来所处的时代早就变了:敢表明态度的人,只会越来越被对方重视,就事论事,简洁明了,节约彼此时间

我们这里只列三个关键因素,如果能在家庭教育中避开这三个坑,你的孩子大概率不会沦为不敢拒绝的老好人。

1、我可以爱你,但你要付出代价

这个话是不是听起来很冷血?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就喜欢做出这种暗示啊!

“这个玩具花了妈妈半个月工资,你好好玩别弄坏了!”

“妈妈上班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能不能听话认真写作业!”

“爸爸赚钱给你报班多不容易,你可要好好练琴啊!”

……

这些话都很熟悉吧?言下之意就是父母辛苦操劳都是有代价的,需要孩子用良好的表现来换,否则不配拥有父母的爱。

诸如此类父母不经思考的话语,都化为利剑深深地刺进了孩子心里。

他们会习惯性认为:为了换取父母的爱,需要不断地满足父母的需求;一旦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需求,则自己就变得没有价值,会被抛弃。

长此以往,这种扭曲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中,并泛化到所有人际关系中。

2、你不可以有负面情绪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通常不会或不敢表露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他害怕负面情绪的表露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因此,他还通常反过来“照顾”别人的情绪,比如安抚照顾者,以此来获得安稳的生活环境。

听起来是不是可怜又心疼?

而这种情绪的隐藏,也源于父母在早期不懂得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觉得自己“孤立无援”,以至于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也难以表达真正的自己。

请记住,我们应该始终给孩子释放这样一个信号:你的任何情绪我都能接纳,无论是暴躁、发怒、绝望,任何一种负面情绪都是最原本的你,我可以容纳你的一切。

比如孩子放学回家,书包一甩重重踢门,这时不要追问怎么回事,更不要骂回去(例如:反了你了!)。

情绪的发生都是有过程的,给孩子空间,允许他情绪的发生和表达。等他冷静之后如果时机合适,可以再和他讨论究竟发生了什么。

3、你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是羞耻的

难以拒绝他人的孩子通常是完美主义者,害怕让别人失望,所以不允许自己失败,这其实和他很难对别人说“不”的形象是统一的。

这会让孩子非常痛苦,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往往不停“折磨”自己,或者冥思苦想迟迟无法行动。

比如面对孩子考试失利,父母立马一顿批:“怎么学的!我还花了那么多钱给你补课,都学到哪里去了。下次再考这种分数,直接别回家了!”

孩子如果在日复一日的成长中,总是听到这种对于失败的回应,会越来越害怕因为失败而遭受的责骂,甚至会产生这样的念头:我必须做一个完美的人才会被爱。

同样是孩子考砸了的场景,更明智的选择是先平复一下心情,然后再和孩子理性沟通,寻找失败的原因。

久而久之,孩子心里种下的就不是对失败的害怕,而是对自己的理性认识:我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我可以变得更好

人是经验的产物,不会拒绝别人的人,一定感受过拒绝的滋味,只是那些经历在当时过于痛苦,被压抑到潜意识里了,但是它的作用还在,影响力会更深远。

我们常说父母要做那个给孩子“兜底”的人,所谓兜底,除了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无条件的爱他、接纳他的不完美,才能让他在未来遭遇棘手的现实问题时,有勇气去面对,有智慧去解决。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硕士,资深心理教育工作从业者。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儿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

作者: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