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汽势Auto-First丨刘冀然

筹备了一年有余,理想汽车终于向纳斯达克迈出了最后一步。

从去年夏天开始,理想汽车的赴美IPO计划便已启动,先是聘请了高盛作为主要牵头银行,并着手搭建VIE架构,多位投资者“退出”,配合境外公司控股理想,这也是包括蔚来在内的众多出海融资者赴美上市的必经之路;而后负责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进驻理想汽车,对其进行财务审计也已有一段时间。

7月初,车和家新增11条股权出质信息,质权人为李想所控制的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资控股,这也被视作理想赴美IPO准备工作的“最后一哆嗦”。

果不其然,当地时间7月10日,理想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雪盈证券任此次理想汽车的IPO承销商,并计划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亿美元资金,这与之前传闻的募股5亿美元计划有很大出入——募集资金量大幅缩水,仿佛与理想的上市时机不佳有关。

此前,投资理想汽车的美团创始人王兴此前也曾表露过担忧,在他看来,今年并非理想汽车赴美上市的好时机。

究竟怎样的时机才算得上中国造车新势力出海IPO的“天时”呢?汽势Auto-First将从美股神话、前车之鉴、资方视角三个维度进行梳理。

美股神话特斯拉

从2010年的17美元上市,到如今的接近1400美元股价,特斯拉用十年时间疯狂增值了80倍,缔造了一段堪称传奇的美股神话。十年间,虽然也有“被做空”单日蒸发近20%市值的惊险时刻,但更多的还是因“被追捧”而股价飙升的桥段。

十年前,特斯拉上市初期,品牌旗下只有售价10.9万美元的Roadster车型孤零零地在时代广场展出,这并非走量的纯电动车型,却是那个年代的稀罕玩物,在收获了一众美国上流人物、好莱坞影星、体育界红人的青睐后,特斯拉名声大噪——彼时,流量比销量和财报更能提升股价。

当然,在上市第一年仅靠流量支撑,恐怕难以为继,而特斯拉的股市开门红,还要仰仗一则工厂收购的利好消息。2010年5月,特斯拉宣布收购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一座废弃汽车工厂,该工厂此前由丰田、通用汽车运营,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北美市场的产能仍由弗里蒙特工厂担纲。所以,产能稳定,也是资本市场当年做多特斯拉的重要理由。

虽然特斯拉的财报是否已经彻底、可持续的扭亏为盈,至今仍算是雾里看花的状态,但财务利好也是支撑特斯拉股价飞涨的重要基础。上市前夕,作为美国先进技术汽车制造计划的一部分,美国能源部为特斯拉提供了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而在2013年5月,特斯拉连本带利还清了全部政府贷款后,股价再次飙升。

被称作“科技企业”的特斯拉,在三电研发、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方面,于十年间不断精进,每次申请专利、技术发布都为股价上升提供动能。当然,技术务必过硬,2016年Autopilot开启状态下的一辆Model S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用户死亡,也曾让特斯拉股价蒙上阴霾。

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是产品。从Roadster的噱头,到Model S、Model X的市场销量小试牛刀,从Model 3经历产能地狱后走量抢占市场,再到Model Y和Cybertruck的备受期待,产品线从定位高端向销量为王的演进与丰富,也是特斯拉创造股价神话最核心的理由。

从特斯拉处总结成功经验,包括流量爆炸、产能稳定、财务向好发展、研发能力强悍、产品结构合理。或许理想能把上述5个条件尽可能多地实现后,赴美上市IPO的“天时”便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蔚来的前车之鉴

相比特斯拉在美股的风光,蔚来的股价过山车则令人揪心,好在如今已经找回节奏,股价也以攀升至10美元以上,可喜可贺。但接近1美元“退市红线”时期的惊险,也恰好可为“后来者”理想提供征战纳斯达克的前车之鉴。

实际上,前文所述特斯拉股价猛涨的几个条件,也是蔚来上市初期经历连续暴跌之时未能处理好的几点——除了流量条件以外,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绝对的流量担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情形却反而加重了资本市场对蔚来的看空情绪。

李斌曾在2019年被称作“最惨的人”,那一年的蔚来也确实经历了诸多“不幸”。年初,坚持代工路线的蔚来,宣布上海工厂计划将停摆;被视作技术大考交卷动作的自动驾驶功能OTA,也从第一季度跳票,反而被“滞留长安街OTA”的趣闻刷了屏;当首款车型ES8销量正欲起势,接连发生的自燃事件浇灭了潜在用户购车欲望的小火苗;而后,如同“煮熟的鸭子飞了”,亦庄国投的百亿融资杳无音信,连续多个季度财报的巨额亏损更是不断压低华尔街对蔚来股价的预估……

于是,蔚来在产能、技术、产品、财务四个层面的不利消息,也逼迫其股价来到了1美元退市的边缘地带。

若不想重蹈覆辙,理想必须在上市初期躲掉这些“大坑”。如今看来,李想的理想,流量还不错,产能与资质也提前安排妥当,融资方面暂时得到了王兴的支持,但拓展产品线的安排尚未披露、技术端的实力是否硬核也仍待市场检验。

保守来看,产品与技术将成为理想赴美IPO后仍需警惕的未知变量,或许在填平这两个坑之前,理想IPO的“天时”仍未出现。

投资者如是说

“一个巴掌怕不响,上市融资是两厢情愿的事情,现在的车企都着急融资拿钱,充其量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资方在企业发展到什么阶段时愿意掏钱,这才是决定车企是否已经到了IPO好时机的决定性因素。”前摩根大通投资分析师,现就职于某国资背景投资机构的Michael在接受汽势Auto-First采访时如是说。

在Michael看来,造车新势力的上市机会,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一是首款车型尚未量产交付时,这往往是新造车最需要钱的关键时刻,而所谓的“量产冲刺”阶段,往往也是在新车批量交付前车企最重要的融资机会,把握住了皆大欢喜,把握不住也许就像拜腾一样遭到重挫。

二是首款车型批量交付后,特斯拉、蔚来两只股票都是企业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完成的IPO。当然,Roadster当时只卖了2000多辆,并不属于纯粹的量产车型;蔚来刨除噱头车型EP9后,ES8开始量产交付倒是更符合这一阶段的定义。

三是走量的主销车型问世前后,比如特斯拉的Model 3和蔚来的ES6,这是目前来看散户股民投资热情最高涨的一个阶段,也是最求稳妥的入市时机。

四是财报扭亏为盈,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已经处在良性循环的阶段,这也是符合A股和H股上市条件的阶段。在此之前,盈利困难的企业想上市往往会选择美股,当然也包括国内刚刚兴起的科创板。

针对哪个阶段才是车企的赴美IPO的“天时”,Michael给出的答案,是第二阶段,即首款车型批量交付后——“虽然不是主销型产品,但是资方已经看懂其制造实力、研发方向,对于未来的估算和判断也比较能说服自己,如果要下手,就要在这个时间点果断下手了。”

对于其他三个阶段,Michael则并不看好:“车没量产,赴美IPO不会有好结果,华尔街一般不会接受没有产品问世的制造类实业股票;散户最热衷的第三阶段,大型投行反而会降低投资兴趣,因为市场估值已经高起,这不符合投行的利润考量;第四阶段的车企,恐怕也就不用追求上市成本更高,而且证监程度更严格的美股了,A股和H股是更好的选择。”

若从资方的角度来看,考虑到估值处于相对低点,大宗投资者的热情相对更高,理想目前确实处于一个十分讨巧的赴美IPO阶段。但Michael同样提出了一些潜在风险,比如在同类股票中,特斯拉这类龙头股会占据大量的资本活跃度,蔚来之后再来个理想,资本市场的活性是个未知数;比如理想相对独立的增程混动技术路线能否与纯电动路线一样受到资本青睐,这也是个未知数;再比如先前蔚来曾令投资者看空,并且一度持续破发、单股估值低至0.7美元,这也对中国同类企业赴美融资带来一些压力。

综合来看,王兴关于“理想赴美IPO时机不佳”的判断确实是准确的,特斯拉的股价神话理想难以复制,蔚来踩过的坑理想也不一定能全部跳过,投资方的潜在忧虑也需要理想“摸着石头”把河过好,但Michael也对更多中国造车新势力尝试出海融资表达了欣喜与期许:“中国汽车产业一直是有‘走出去’梦想的行当,对于自主汽车新品牌的发展而言,赴美IPO对品牌力建设很有帮助,对品牌实现国际化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美股的证监机制也更加严格、成熟,这让中国企业在接受美股考验的磨练当中,在股权结构、财务审计等多个方面向更加合规化的方向成长,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甚至比财报盈利与否更加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