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宝的胎粪

胎宝在肚子里的时候每天都会从孕妈摄取的食物中吸收营养,所以自然而然也会产生一些粪便,也被称之为胎粪。胎粪几乎是无味的,且无菌的。由一些粘液、胆汁、细小的胎毛经消化系统分解而成。

多数情况下,宝宝并不会直接把粪便排泄到自己每天生活的子宫里,而是保留在自己的肠道里,在大约出生后12小时后排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说,99%的足月婴儿和95%的早产儿都会在出生后的48小时内排出胎粪,而没有排出胎粪的宝宝会被医生重点关注,看看有没有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

宝宝出生时,羊水应该是浅色或者透明的,但如果发现羊水浑浊并且城下绿色或者棕褐色,就说明胎儿很而能在子宫里就把胎粪排了出来。

而这种现象可能会引起一种叫做“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疾病。

如果胎宝在出生前就把胎粪排到了子宫里,羊水就会遭到污染,宝宝正常的吞咽动作会吸入遭到污染的羊水,其中漂浮的微粒会被阻塞在婴儿的呼吸道中并剥夺宝宝的氧气,造成严重的呼吸窘迫。

研究表明,足月出生的胎宝中有12–20%的羊水中存在胎粪,而在超过预产期两周或以上出生的婴儿中,有多达40%的婴儿存胎粪。

也就是说,如果孕妈37周之后仍没有分娩,就要警惕因宝宝吸入了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而发生的呼吸窘迫现象。

2

宝宝的尿液

虽然大多数宝宝都能在出生之前“忍住”不排便,但是在尿尿这件事上可就活跃多了。

胎儿的肾脏在孕13至16周之间逐渐发育成熟,并开始产生尿液。一旦宝宝的肾脏功能发育完全,每天平均会产生500-700毫升的尿液。

而这些尿液会直接排放到羊水中,相比于胎粪,胎宝排出的尿液就安全多了,因为这时宝宝没有摄入并消化过任何食物,所以尿液是没有颜色和气味的,不存在可能导致感染的外部细菌或微生物,排放在羊水里也就很安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胎宝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会吞入大量羊水,然后又把他们排出体外,一直这样反反复复。而这个吞咽的过程,也是一种能够帮助宝宝出生后能够成功哺乳所需的能力。而且,随着身体不断吸收液体和尿液,泌尿和消化系统也开始正常运转。

甚至胎儿的尿液在保持羊水处于健康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到了孕中期,胎儿的尿液是羊水的主要来源。

所以,宝宝排出的尿液,还会对羊水的多少造成一定影响。而羊水的多少,对于保持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羊水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胎宝宝在腹中的恒定温度和缓解外部的冲击力,减少孕妈妈怀孕时期的不适感。

除此之外,还能够保证婴儿在子宫中的正常移动,促进骨骼的生长,防止压迫脐带、帮助肺部正常发育的作用。

正常孕妈的羊水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多,在妊娠约34周(妊娠)时最大,平均为800毫升。到怀孕最后两周左右开始减少,宝宝足月时(妊娠40周)大约有600毫升。

而临床上是以300~2000毫升为正常范围,判断羊水过少的时间主要是在孕晚期,也就是在怀孕28周以后。

医学上定义,在怀孕的任何时候羊水超过2000ml叫做羊水过多;在怀孕28周以后羊水少于300ml叫做羊水过少。

一般不会对孕早期的羊水作过多要求和检查,而到了孕中后期,在B超单上,都会有羊水指数或者羊水深度这项指标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羊水深度(dvp):是指B超检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正常的参考值在3~8cm,小于3cm表示羊水过少,大于8cm表示羊水过多。

羊水指数(AFI):以脐水平线和腹白线为标志将子宫直角分成四个象限,测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径线,四者之和即为羊水指数。

正常值范围是5~18cm,小于5cm为羊水过少,小于8为羊水偏少,在18~24cm之间时为可疑羊水过多或羊水偏多,若大于24cm则诊断为羊水过多。

看完了前面对于宝宝屎尿的解释, 有没有觉得很有趣呢~想不到宝宝出生前,居然是靠喝自己的尿液的羊水来“解渴”,而且为了保持羊水的清洁,憋着绝对不拉臭臭,除非忍不住!

不过由于宝宝没有从外部摄取食物,肠道并没有消化食物产生一些多余的气体,因此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还没有学会放屁这项技能,要等到出生以后才慢慢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