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考中进士,不久太平天国乱事发生,他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回乡组织团练,随后投身曾国藩幕府。

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攻下安庆,命李鸿章在安徽募组淮军,与列强合作夹击太平军。而后,太平天国乱事告终,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又因平捻有功,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开启了其“外人震其名,声出政府上,政府亦倚之为重”的生活。

当时,李鸿章经管事务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几乎无人能及。梁启超在李鸿章死后不久,亦称其为“第一流的紧要人物”。

尽管李鸿章在当时无论中外皆威名远播,却总因洋务与外交责任归属问题,生前受舆论的抨击,死后声名亦无法逃脱批判,而这些看法,最后都成了后人论断李鸿章的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剧照

李鸿章受清流批评所累

李鸿章一生饱受舆论攻击,与晚清的官场生态有关。

光绪初年,恭亲王奕欣与南派汉籍官僚的密切合作,加深慈禧对己身权力可能不保的隐忧。慈禧为此趁隙挑拨南北派系,大肆放纵言路,造成以翰詹科道为主的北派中人顺势而起。

自光绪初期开始,因为南北派系的白热化与清流言论的抨击,使得言官集中弹劾督抚或疆吏案例的例子不知凡几。

此时虽然没有“清流党”这一名词出现,但这群人于光绪年间已成气候,形成小规模的群体,借舆论左右朝野变动。

李鸿章

而鸦片战争之后,“汉奸”一词的性质,也因条约体系的形成,而使原本华、夷间的分野渐趋模糊。

要知道,鸦片战争之前,“汉奸”多半被用于称呼当时自愿为外国人服务的平民百姓,但从道光开始,在官方文书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转而被清流一派用来称呼因变法而持续与西方接触的洋务派、外交家与吸收西学的学者。

同光年间,清流大多以“攘夷”自觉,而参与变法的大臣一时间成为“箭靶”,纷纷因为推行洋务,而饱受言路纠弹。

清流大多因“攘夷”偏向主战,而慈禧意图以主战的醇亲王奕譞取代掌控洋务的恭亲王奕欣,因此更加放纵言路,双方遂一拍即合。

此时,李鸿章坐拥淮军,身为洋务大臣又与恭王关系紧密,自然逃不了言官的追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

面对此番窘境,李鸿章除了于信件中以“清议之祸,于明季如出一辙”一语自叹外,甚至以“穷京官,烂名士”一词称呼清流。

梁鼎芬参劾李鸿章

李鸿章首次广为流传重大的弹劾纪录,发生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

据清德宗实录的记载,梁鼎芬此年任翰林院编修,不满因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主张议和,因而上奏弹劾李鸿章。

梁鼎芬在奏章中以严苛法律条文,详密构织诸多罪状,甚至列出李鸿章十大可杀之罪。结果,光绪将梁鼎芬以“诬谤大臣”之罪降级调职。

光绪剧照

谁也没想到,梁鼎芬却因“妄劾”而备受拥戴,时人甚至将其比拟为明代因权臣严嵩而受尽折磨的杨继盛!由此可见当时清流风气之盛,已形成以“弹劾李鸿章”为时尚的群体。

此时,清流攻击政敌或权臣的词汇,越具有攻击力,便越能引发群体间的肯定与赞颂。

梁鼎芬的下场,并未像明代杨继盛那般凄惨。他在1885年辞官归乡,中法战争前后成为张之洞智囊团的重要成员。

翁李之隙

中法战争后,慈禧与醇亲王联手“倒恭用醇”,南北派系皆因此遭受重创。此后,慈禧收束言路,清流遂一蹶不振。

慈禧

以往南北对立的状况,转而被——以翁同龢为首的“南派”,和长期控制军政大权的李鸿章“淮系”——两大派系所替代。

至光绪十五年(1889)光绪亲政后,双方对立的态势更是明显。

此时,翁、李两派仍旧为了攘夷间“主战主和”的态度,吵得不可开交。双方你来我往进行言论攻防。

中法战争结束后,李鸿章持续受到言官纠弹,即使声名显赫,仍因这些与洋务、外交事业相关的弹劾案,而被弄得灰头土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剧照

光绪十四年(1888),御史余联沅在奏折中便以“是洋人以利啖李鸿章,而李鸿章以利误国家!”如此强烈的语气,来表达对李鸿章误国的愤慨。人们认为洋务派通晓洋务、结交外人,无疑将国家未来交付在外国人手中,因而多半对洋务派大肆讥弹。

由此,可以了解此时人们对洋务派多半带着“短视近利”的“有色眼镜”。而他们留下来的评论文字,连带地影响了后人对李鸿章的印象。

此时,身处满清权力中心的李鸿章,无怪乎会有“三十年来,日在谣诼中”的感叹。

翁同龢画像

翁李之仇隙,成为晚清史上的重大议题,双方除了于官方记载中频频为了现实利益交手,各种逸闻趣事亦被传述得绘声绘色。

特别是光绪十一年(1885),翁同龢执掌户部,力行紧缩财政要求节流,掀起了翁、李两人长达十年角力的序幕。

“北洋海军添购枪炮”之争议

翁同龢与李鸿章争执最为激烈的问题,莫过于“北洋海军添购枪炮”的争议。由于官方档案与翁同龢文稿中皆无此记录,遂成为探究翁、李两人关系中的重要公案。

为什么此事会广泛为人知晓?到底此事是否真实存在?事实上,这则举世闻名的公案,确实曾经发生。

李鸿章剧照

翁同龢拒绝北洋添购枪炮之说,出自王伯恭的《蜷庐随笔》。王伯恭身为翁同龢的学生,却对甲午战败后的责任归属,有此评论:

“翁大司农复奏定十五年之内,不得添置一枪一炮,于是中国之武备可知矣。”

王伯恭论及甲午问题时,仍然对翁同龢不分主次,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错误,感到义愤填膺;而且他还将此战之败,归咎于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此番记述,成为后世评论翁、李两人恩怨的主要材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