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是十分喜欢动漫的,也喜欢通过动漫去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从国漫和日漫中寻找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差异。与其说我喜欢动漫,不如说我更喜欢的是不同国家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阶段正值国漫兴盛时期,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国产动漫,五六年级时接触到了第一部日漫《犬夜叉》,这个风格和当时的国漫风格有点像,但又有说不上来的不一样,以至于我那时把它当成了国漫。中学阶段,国漫质量滑铁卢似地下降,只剩下低智动画,所以有一年多的时间不再看动漫。直到初二某个周末,闲来无事在电影频道看到了《千与千寻》,名字下面注释的国家是日本,这打开我新世界的大门,从此在追寻日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国漫和日漫的差别

在最近几年,日漫带有的本国文化气息不再那么浓郁,我个人感觉他们想接受西方文化,又不想丢掉东方文化,但在文化处理上并没有很好融合,导致现在的日漫给人一种在东西文化中反复横跳的纠结感。加上最近国漫也在慢慢变好,所以重心转移到了国产动漫上,现在的国漫给我的感觉就是画面处理非常到位,不过内容很一般,有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想给人一种深沉之感,结果细节手法处理很生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满口“之乎者也”,没什么内容。就像一个人,总是端着,放不开。这和大环境有关,就像有人在网上说,“现在的古风音乐旋律很美,但我不知道它里面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里面用了所谓的文言词,但却无法把它翻译成连贯的白话文,里面想表达的东西七零八碎,不知所云。“现在的国漫差不多也是这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细节手法的拿捏

日漫在细节处理上真的没话说,它对情感的表达可以说是缩放自如,让观众代入感很强,在情感表达上,求小不求大,委婉而更深入人心。比如吉卜力工作室的反战题材动漫,它的立足点永远不是直接说战争损失了多少GDP,伤亡了多少人,破坏了多少建筑之类的记录片形式。而是从一个家庭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开始讲述,没有直接痛斥战争的危害,而是通过这些人的生活以及最后的命运归宿来反思战争,这样的具体而微表达更加深入人心,让人打心底里对战争产生恐惧和厌恶。

而对细节的处理正是国漫所缺少的,国漫中的叙事往往都是泛泛而谈,所谈到的东西还没有百度百科这种客观叙事深沉。在情感表达上,喜欢从大方面去表达,而且喜欢用一种很直白的方式,那样就缺少了东方文化独有的含蓄美。观众看完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很没意思。或者就是通过细节表现一种画面的美感,人物的举手投足很美,但对内容的表达没有任何作用。

对文化融合的差异

日漫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加入自己的文化,他们在文化与动漫的融合上处理的比较到位,可能这和日本文化的单一化也有关系,日本文化所包含的东西没有很宽泛,但都很精致,在融合时比较方便,所以前期的日漫都很有特色,比如《犬夜叉》中,融合了日本传说、祭祀、武士道、佛教、日式建筑、习俗、对神灵的敬畏等诸多方面,并且看起来非常自然。但最近几年,日本动漫中的西方元素多了起来,可能他们是想通过融合东西方文化以便于更好地走向世界吧,不过融合地并不成功,后期的日漫相较于前期的日漫有明显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漫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就比较泛,你只能一眼看出这是中国风,但是让你具体指出里面包含的东西就很难,只是画面很国风,具体不知道,这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有关,在中国文化中,很难抓住重点,比如你想表达一个方面,但不得不牵扯到其他方面,这样就很容易喧宾夺主。或者就是直接改编一个故事传说,即使这个故事传说耳熟能详也无所谓。

日漫和国漫中的文化差异就是,日漫结合文化创造新故事,国漫结合老故事表现传统文化。日漫中的文化服务于故事本身,而国漫中则是故事服务于文化。

总结

国漫在技术上超过日漫一点都不夸张,因为这就是事实;但在内容上是远远被日漫甩在后面的,因为他们早就可以用文化讲好故事,而我们还停留在拼命表达文化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