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商报讯 宝之 汽车沿316省道由西向东驶出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城,公路两边相距不过数十米,却是两幅光景:南侧是集聚了众多金属加工企业的店子产业园;北侧则是坐落有店子镇、吕艺镇、乔庄镇三个农业大镇的黄河、小清河“两河流域”。

自成为山东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后,博兴县这个拥有50.5万人口的900.7平方公里土地上,亮点频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全省唯一水产品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全国建行系统最大一笔涉农项目政府采购中标合同贷······博兴县,通过建立动态管理的财政金融融合乡村振兴项目库,灵活运用风险补偿、保险、贴息等金融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聚集支持项目库建设,以期为山东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博兴方案”。

一个农民,一池虾

“蔡寨和乔庄,博兴的‘北大荒’。”直到本世纪初,地处博兴县北、黄河滩涂的乔庄镇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导致作物低产、乡村发展迟缓,当地人也用这句话形容其当时的处境。

2001年开始,每年从南方空运至此的南美白对虾虾苗改变了乔庄镇的样貌,乔庄镇水产管理办公室主任程玉华告诉记者,经过10年的发展,以前“歉收”的盐碱地上挖出了1.2万个虾池,水面总面积达3.2万亩,每年产值近7亿元。

6月19日,本报记者跟随山东省财政厅调研组前往博兴县乔庄镇刘善人村调研时,在院子一角站着一位1米7左右、黑瘦的中年人,举着手机笑着拍照,他就是当天到村委会找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出保的张小兵,2008年结束打工生涯、专心回家养虾的他,养了5个总面积近10亩的虾池。

收成好时,像张小兵一样的农户,每亩靠养虾的纯利润近万元,张小兵亦靠十余年来养虾赚的钱改建了房屋,改善了生活,
“虽然赚了钱,但是倒没攒下多少。”他说着和记者算了一笔帐,“每年每亩虾苗、饲料等物资成本就得6000多元,所有虾池总共投入6万余元,为了留下钱供家里开支,以往这些前期支出都是从经销处赊账,卖虾后再还。”

去年5月,博兴县邮政储蓄银行乔庄镇网点工作人员找到了张小兵,向他推荐了贴息后0利率的“创业担保贷款”,“我提供了水产养殖证以及养虾证明,获批了5万元,这些‘白用’的钱,几乎就可以解决前期费用了。”

前期费用不用愁了,但是在养虾过程中,张小兵和多数农民一样还是“提心吊胆”,“如果虾得病,可能一个虾池都会绝产。”张小兵说,以前就有农民因此转包了虾池再次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寻求稳妥的他,在今年5月18日,博兴县安排300万元资金为1万亩白对虾按照50%进行投保补贴时,第一时间给家里的虾池入了保险,“没想到刚入完保险,6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虾病让我一个虾池绝了产,在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后,今天,我收到了保险公司赔偿的一万两千元,保本了。”

据了解,今年4月,山东省财政厅公布2020年省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名单,省财政按照规定比例对市县财政保费补贴总额给予奖补,于是,白对虾首次拥有了政策性农业保险。5月份中国人寿财险公司博兴分公司开始在当地大力推广,县级财政安排300万元资金,一个月后,数百万元保费兑现了对农民“保本”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小镇”,11村人

从乔庄镇向南,穿过一条幽静的田间小路,吕艺镇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博华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环翠之间。

地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内,总投资34.43亿元的博华农业,从2012年创设之初,便开始着手构建集高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集产业生态、景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针对绿化苗木繁育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博兴支行为博华农业引入“林业资源开发贷”产品,以8年为周期提供资金3亿元。

在博华农业育苗“车间”里,多数是园区所在地“原住”村民。在得到附近11个自然村的流转土地后,博华农业在园区内建起了居民楼,部分岗位优先吸收“原住”村民,助力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角色转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吸收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农民作为产业工人的同时,博华农业专门建设养老机构,每月为入驻养老机构的老人提供一定额度的免费水电;并通过博兴农商行发放的6000万元低息富民生产贷,承担起博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人脱贫任务,探索出“金融+企业+贫困人口”的扶贫模式。

行走在博华产业园内,居民区和厂区、种植区相隔最近几十米,上下班的职业农民或骑电动车、或步行穿梭其中,四周被绿植包裹,宛若一座和谐、秩序的“世外小镇”。

记者了解到,博兴县利用PPP模式及专项债券,以投资8.1亿元建设的吕艺镇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依托,建设循环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示范区、花卉苗木产业优化提升区、吕艺新区医养服务中心以及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加快创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50万贷款,零公里

无抵押物、抗风险性差的农业,一直以来很难获得贷款,农民若要扩大生产,“精打细算”攒钱置地这种低效发展路径在农村历来是主流,但涉农贷款的持续投入,很大程度改变了这种状况。

去年,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店子镇大杨村蔬菜大棚因小清河水倒灌绝产,“就在我们一筹莫展时,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就带着贴息贷款找上门了。”大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良表示,农商行已经给他授信了50万元额度贴息贷款,这些贷款帮他以及同村的种植户度过了难关,“其实,当时这些蔬菜大棚就是在农商行工作人员帮助下贷款建的。”杨明良指着9座长246米、宽32米的蔬菜大棚说到。

“我县以创业为抓手,以政策激励为导向,切实用足生活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于永增表示,从今年开始,博兴县借款户达225户,发放贷款2719万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创业户办理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实现‘零公里’服务。”

除工作人员走到田间地头、挨家挨户“送钱”外,近期,博兴县农商银行亦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加强普惠金融建设。据了解,截止目前,博兴县农商银行累计开展整村授信84个,已有65个村庄完成;累计预授信6219户、授信总额达3.63亿元;同时通过挖掘博兴“中国草柳编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等优势产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政策,截至5月末,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231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0.52亿元。

目前,博兴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多部门参与的财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一步博兴县将继续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整合资金2020年达到3.5亿元以上;加大农业贷款贴息力度,提高风险补偿基金规模。

在黄河、小清河之间的“两河流域”,博兴县全面实现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之路已经启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之“博兴方案”亦见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