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战排 Platoon 1986

导演:奥利弗·斯通

主演:威廉·达福 查理·西恩

《野战排》已超出电影的范畴,它使人觉得自己到过越南战场,而且今后再也不想回去。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越战为好莱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如果要在反映越战的电影杰作中挑选一部“最真实”的话,大概非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莫属。

虽然《野战排》并没有真实事件作为蓝本,且同类题材已有《猎鹿人》和《现代启示录》等珠玉在先,但不同于前两者更多借助艺术手法表现战争(可以是任何一场战争,而不一定必须是越战)对人的异化,《野战排》旨在还原真实的越南战场,影片中的许多情节都来自于导演斯通自己当年在越南的耳闻目睹。

早在越战爆发之前,桀骜不驯的斯通就从耶鲁大学半途辍学,前往越南做了一年的乡村教师。越战爆发后,他又于1967年参军,奔赴越南前线当了一名侦察兵。《野战排》中的主人公泰勒,就是斯通自己的写照。

从越南回国后,斯通在纽约大学攻读电影,师从马丁·斯科塞斯,受益匪浅。1976年,斯通决定趁着越南的经历尚且历历在目,写就了《野战排》的剧本。此后,他向多家电影公司兜售他的剧本,却无一例外地被以“太残酷”、“太压抑”的理由拒绝。

当影片最后在一家英国公司的资助下好不容易拍摄完成之后,好莱坞仍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刚开始时,只有6家电影院放映《野战排》。但影片首映之后立刻赢得无数的赞誉和好评,报章媒体纷纷报道,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那些之前抛弃了斯通的院线纷纷要求放映该片,后来竟达600多家。

最终,《野战排》收获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并且摘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大奖,斯通用自己的才华狠狠地扇了好莱坞一个耳光。

全片以主人公泰勒的视角展开,他是一个满脸稚气的大学生,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报名参军来到越南。他被编入一个步兵排里,在毗邻柬埔寨边境的热带丛林里执行任务。斯通用极其真实的笔触还原了丛林里的严酷环境,泰勒与他的战友大多数时间并不会遇上敌人,而是在与严酷的气候和污秽的环境搏斗。

在一次巡逻中遭遇越共伏击的他们几乎来不及做出反应,只能凭借本能对着大致的方向胡乱地扣动机枪扳机,一场混战过后,一个新兵战友死在泰勒的身边,新兵的稚嫩与苦楚一一刻在泰勒的脸上。

第二天清晨,泰勒一行又看到有失踪的战友被杀死并绑在树上,整个野战排陷入了疯狂,开始屠杀村民发泄胸中的怒火。此时的泰勒,渐渐认识到了越战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战排中有两位前辈令泰勒敬重有加,一位是冷酷的巴恩斯,一位是冷静的伊莱亚斯。两人都是骁勇善战的老兵,但却秉持不同的战争理念。前者认为在疯狂的战场上生存就是最大的胜利,死亡如同家常便饭,因此像屠杀村民泄恨这种事完全不值一提。

而后者则保持着理智,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军人的行为也必须遵循某些正义的准则,巴恩斯滥杀无辜的行为着实不能赞成。两人因此大打出手,巴恩斯因伊莱亚斯将情况向上级汇报而更加怀恨在心。

在后来一次与越共的战斗中,伊莱亚斯冲锋陷阵在最前方,深入密林中的他失去了与队友的联系。随后赶到的巴恩斯却藏在暗处,对着伊莱亚斯的背部扣动了扳机。中弹后的伊莱亚斯被一群越共奋力追赶,负伤的他艰难地试图前进,最终双膝跪地向前倒了下去,将双手高举在空中。

这是《野战排》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最优秀的美军战士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自己人的冷枪之下,这一镜头后来也成为影片最著名的海报画面。巴恩斯恶毒的行为恰巧被泰勒撞见,在后来一场规模更大的战斗中,美军飞机对失守的阵地进行了轰炸和扫射(又一次向自己人开火,只不过这次是接受命令的公开形式),巴恩斯又想趁乱杀死泰勒灭口。

但这一次,一颗炸弹拯救了泰勒,两人都被炸得昏厥过去,醒来后的泰勒将枪口对准了巴恩斯。

自从泰勒来到越南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从巴恩斯和伊莱亚斯两人身上“学习”这场战争,两人间的争辩也让他困惑和迷茫。最终,在这两个人的身上,泰勒确实看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但是他自己也就此成为了内心充满矛盾与负罪感的“杀人机器”。

斯通的这部电影试图告诉人们一个令人震惊的残酷事实——越战的失利,是美国人打败了自己。美国由于傲慢和自负将自己拖入这场本不属于他们的战争,而他们派去东南亚的战士大多也缺乏有素的训练,在战场上表现得稚嫩生涩,简直就像是去白白送死。

有的时候一个士兵上一秒还在谈笑风生,下一秒一颗炸弹就带走了他的一条胳膊。比这些更令人发指的,则是美军对自身的戕害,这种打击比越共造成的更令人悲伤绝望。

与《现代启示录》所不同的是,斯通并未在《野战排》中表现什么宏大的战争场面,全部的战争冲突基本都是小分队面临的小规模战斗,甚至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各种各样的意外。这些意外所呈现的,是突如其来的死亡。

相较于人们通常设想中的战场——两军对阵、硝烟纷飞、激烈厮杀,这种卑怯的战争处境才是更为真实的噩梦。生命在转瞬即逝间猝死,却丝毫无关战争胜负或是维护正义的宏旨。斯通借《野战排》追问战争的终极意义,更追问生命存在之价值。

在《野战排》之后,斯通又接着拍摄了两部越战电影《生于七月四日》(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和《天与地》(Heaven & Earth,1993),共同组成他著名的“越战三部曲”,继续表达自己的这一立场。其中《生于七月四日》中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优秀军官,也是由于遭到友军的攻击而失去了双腿,回国后从此一蹶不振。

在这部电影中,斯通的态度更为激进,他不但再度表现越战的苦难与残酷,而且最后还让一个原本沉浸在狂热爱国激情的军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战的道路。《天与地》则采取了更为罕见的独到视角——通过越南女子黎里被越战彻底改变的一生,以不甚为人所注意的越南一方的视角来呈现这场战争给越南本土带来的毁灭性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国家被蹂躏得犹如废墟自不待言,像黎里这样的普通人也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不得不靠出卖肉体和尊严来维持生计。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无论是高举自由民主大旗的美军还是被认为残忍无道的越共,对待平民都是肆意无情的践踏。《野战排》中美军屠杀村民的一幕在《天与地》中更为频繁地上演。

由此也不难发现,斯通并非他的批评者所宣称的那样“不爱国”、“是一个共产主义份子”,他也并非简单地反对美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战主义者,批判战争中的任何一方。

凭借《生于七月四日》,斯通再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本来这意味着他逐渐被主流包容和接受,但他却始终执着于对美国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拷问。《华尔街》(Wall Street,1987)里他拷问了贪得无厌的金融家;《天生杀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1994)里他拷问了媒体对于暴力的渲染和“表彰”;而在《刺杀肯尼迪》(JFK,1991)中,他甚至拷问了美国最高政治领袖。

在平庸的80年代,斯通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斗士,他带领观众发现并思考真相,哪怕真相令人感到焦灼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