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朝一个很重要的诸侯国,除了“三家分晋”外,另一件事关“春秋”与“战国”分水岭的大事就是:田氏代齐。

齐国一开始是周王封功臣姜尚的(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所以最初的齐国应该是姜氏齐国,但是齐国后来发生内乱,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史称“田氏代齐”,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国的先祖是姜子牙

也就是说,齐国历史上实际不是一个政权,而是两个政权。但是,以后人的思维理解会发现这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国号没改!

是的,田氏代齐后,并没有更改齐国的国号,齐国,仍然是齐国。

这在之后的历史根本不可能,之后历史上如果是内乱使得皇权系统变更,除非是皇族内战(比如明朝靖难之役),都一定会改国号的,是谓“改朝换代”,比如杯酒释兵权,宋朝取代周朝(后周);再比如曹丕篡汉与魏晋革命,国号都改了。

为何田氏不改国号呢?

这其实是很多人一个常有的误解:将“先秦”和“后秦”混为一谈。

先秦,即夏、商、周三朝和大家所熟悉的那种“朝代”有本质区别,夏、商、周与其说是三个“朝代”,不如说是三个“部落国家”,他们在当时中华大帝各部落中,实力最强大,所以后来成了“江湖盟主”,先秦时期的“中国”只是一种人文地理概念,并没有大一统的帝制。

夏商周是三个部落,不是三个大一统王朝,武王伐纣后,商朝灭亡只是说商不再是江湖老大了,但商部落仍然存在,这就是后来的“宋国”

所以说,这个时候所谓的“国号”,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只是单纯的地名或部落名,比如“周”,这极有可能是部族名称,也有可能是地理名词,甲骨文‘周’字的写法像“田”的形状,相传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管理农业的官员,周朝国号的含义与周人重视农业有很深的渊源。或许也与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徙到周原有很深的关系。

那“齐”呢?“齐”就是一个单纯的地名,齐国首都都在“齐”这个地方,也就是“营丘”这个地方,《尔雅·释地》载:“齐曰营州”,仅此而已。

把国号和地名混用,商朝就是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因为盘庚迁殷后,商朝就经常被称为“殷”。

既然“齐”仅仅是地名,那当然没必要改了。“齐王”就是“齐地的王侯”,你姓姜也好,姓田也好,地盘可没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这些国号多半只是单纯的地名

不过,秦朝之后,大一统帝制建立起来后,那国号就有了相当大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了,代表了皇族政权,这个国号是怎么定的呢?之前周朝的分封国,一开始面积都不大,用地名当国号没问题;但是大一统王朝基本上涵盖华夏大地,选地名代替整个国家,就要有手段了。

一开始的规则是:选择政权的发家地。

比如:汉朝,首都都在“齐”这个地方,也就是“营丘”这个地方,《尔雅·释地》载:“齐曰营州”;唐朝,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被北周武帝追封为唐国公(是晋国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传说远古帝尧号称陶唐氏,建都于现在山西中南部,后人遂称其所都为唐地),爵位袭传到了李渊;宋朝(宋太祖赵匡胤被后周恭帝任命为归德军节度使,驻扎在宋州,即现在的商丘,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也是由商朝遗民建立的诸侯国,所以以宋为国号,表明赵匡胤发迹的地方)。

这个规矩到元朝(金朝有争议)为止就结束了,元朝起源于漠北草原,没有汉地古名对应,所以就找了《易经》“大哉乾元”,取“大元”两个字作为国号,表示自己仍然是古老中华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这是一个剧变,元明清三朝和之前的大一统朝代不一样,它们的国号都是双字国号(大元、大明、大清),这里的“大”不是敬称,而是本身就是国号的一部分,一般不能省略。

元朝的国号不是“元”而是“大元”

而且,这三个朝代名都不表示地名,其中明朝的国号一直都没有官方解释,来源至今众说纷纭,后世猜测应该和“明王出世”的宗教有关;而清朝国号来源更是众说纷纭。

不过,即便是如此,以政权发家地等地名来称呼朝代的这种古风习俗仍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越南就有将明朝称为“吴”的传统,越南著名抗明文告《平吴大诰》中就直接使用“吴”来代替明朝,20世纪初的汉文历史小说《后陈逸史》(潘珮珠撰)中有谓:“我国陈朝之季,闰胡失正,吴贼蟠蜛我国,十有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原因嘛,可能是明成祖占领越南时都城在金陵(南京),属于吴地;也可能是因为朱元璋之前曾被封为吴王。

作者: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