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行举止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娃将来变得有所成就,也可能让子女跌入深渊。

执笔:王筱铭

编辑:王之风

定稿:苏子后

孩子出生后,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影响最大的也是爸妈,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作为家长很可能有时候的无意之举,或是一些话语,就很可能成为伤害娃的利器。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

小智今年8岁,由于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力很差,因此在上课时总是容易分神,老师教的东西也容易忘记,对于课堂布置的作业也常常会记错或是记漏。

为了将孩子写作业时容易分心的坏毛病纠正过来,小智的妈妈就决定辅导他写作业,本以为只要盯着孩子写就可以了,可没有想到的是,娃不过是专注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是压根老师讲的课都不懂,连最近的加减法都会出现错误,就更别说更难的作业了。

妈妈在给孩子讲完题目后,都会询问下娃会不会,有没有听懂,小智每次都会说知道了,可真正让她做的时候,就会沉默半天,结果还是不会写。

小智老是这般,就导致妈妈生气,甚至是发火,说出“你怎么这么笨,难道你是猪吗?”

妈妈这样的话语,很可能伤及到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小智逐渐变得厌恶学习,在家长会上老师反映娃常常上课分神,这又加重了妈妈辅导作业的难度,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的言行举止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娃将来变得有所成就,也可能让子女跌入深渊。

家长这3句话宁可烂肚子里,也别再对孩子说

1、"你太笨了,怎么会那么蠢!"

像案例中的小智妈妈一样,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常常会很生气,会说出一些类似于"你太笨了,怎么会那么蠢!"的评价性话语,带给娃巨大的伤害。

这类型的话语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父母长期的负面评价,就容易让娃慢慢认同这样的观点,觉得自己很笨、很蠢,不断否定自己,从而慢慢滋生出自卑感。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的自卑大多源自童年期,父母或其他亲近关系的人对他进行了贬抑性评价。

甚至是会破罐破摔,觉得我就是这样,从而跟父母的关系发展得很紧张。

2、“你看人家XXX,你怎么就做不到?”

据中国青年报社调查的数据显示,83.4%的受访家长会将自家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娃做比较。

父母喜欢将娃进行对比,说出一些话想要激励孩子,例如说出“你看人家XXX,你怎么就做不到?”类似的话,结果却起到了反作用,觉得爸妈不喜欢自己。

因为孩子很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肯定,可家长的这种话语,就会在本质上对他们进行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到了娃的自信心,觉得爸妈不喜欢自己,甚至是产生怨恨感,这样不仅亲子关系受到了影响,还让孩子对自我产生了怀疑。

3、“再不听话,就把你丢掉。”

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时,就会说出一些带有恐吓性的话语,例如“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虽然可能让娃听话了,但是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从而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期生活在不安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压抑、焦躁等情绪,有的娃可能会变得更胆小,而有的却会选择疏离父母,对其他人不再信任。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希望娃能够变得越来越优秀,可如果经常说出上面的三句话,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作为家长,在教养子女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家长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1、心平气和沟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经常性犯错,家长很可能会生气,在怒火下容易吼骂娃,这样就容易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因此,父母应该学会心平气和与孩子进行沟通,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娃真的犯了错,就应该像朋友一样,教会他们处理错误的方法,并正确认识自身的错误,及承担相应的后果,让孩子不断成长。

2、学会换位思考

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尚小,没有成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观,因此在娃犯错时,就很可能会联想到各种利益、道德等,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判,让孩子听不懂。

家长不妨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样问题就会变得简单,且更容易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这样也更有利于娃的身心健康发展。

3、树立榜样

作为父母,要想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行、性格、修养等,就需要自己先拥有这些,那么娃在耳濡目染中,就会慢慢习得这些优良的品质,从而变得越来越优异,不用家长去进行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