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姑娘们一样,雪糕在正式走到人们面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它们在实验室进行配方实验,在工厂进行生产,然后分发到各个城市,网点。在社会的大背景下,雪糕们不断在升级,雪糕江湖竞争同样激烈,每一款产品,都是保鲜期的,更新换代的时间,已从几年缩减成几个月。

一些还未面世,就已经被淘汰了。有的虽然家喻户晓,但却随时会被新产品顶替。没有不变的配方,没有不变的呈现方式,只有迎合需求,才能有更好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吃客们可以用上帝的视角,来看看这些乘风破浪的雪糕。

第一个出场的雪糕,叫做甜冰棍。它是雪糕圈里资格最老的一个,也是万千雪糕演变前最初的样子。

它出现在唐朝,过去唐朝人在冰桶中撒上盐,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最后成了消暑佳品---“甜冰棍”。

在上个世纪,这种冰棍很流行。你能看到沿街卖冰棍的人,把冰棍放于自行车后的小箱子里。

1952年,林徽因在北京,居于北总布胡同三号,近地铁二号线建国门站,位于城墙内侧。每周她都会带上一个宽口暖瓶,里面放上几根买来的新鲜冰棍,乘三轮车斜穿北京城来到地处西北的北京大学。

冰棍不为自己路上解暑,而是买给她的小外甥女吴荔明吃。吴荔明后来做了北大教授,没再离开过北大,回忆起这段往事,夏日里二舅妈送的冰棍仍令她难以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甜冰棍,制作的原料最简单,用白糖水冻成的长方形的冰块。

包装也是最简单的,一层薄薄的包装纸,甜丝丝、凉津津的,几分钱就能买一支,对于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甜冰棍伴随他们走过了经济并不富裕的童年,带给了他们最大精神的满足。

接下来出场的,是东北团体,里面有东北大板,马迭尔,中街,奥雪……

东北大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街大果

德式

奥雪

老鼎丰

根据《哈尔滨市志 冷饮篇》记载,1947年哈尔滨有50家冰棍厂,旺季每天要生产140-150万根冰棍。

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加上靠近奶源地的天然优势,哈尔滨的冰棍技术开始流向全东北。为了防止暑热,冰棍被列为国企职工们的,劳动保障用品,可以凭借粮票换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冰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供给却严重不足,于是为了填补空缺,一座座国营冰棍厂拔地而起。在全国范围内,东北的冰棍厂有绝对的数量优势。

因此,东北做雪糕真的是有基因,有优势的。

而且,东北人真的爱吃雪糕,全国没有哪个地方像东北这样瘆得慌,一年吃四季,冬天也不放过,这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相传东北人是拿盒吃棒冰的

从北往南数,黑龙江有马迭尔、老鼎丰、东北大板;吉林有宏宝莱、长春饭店;辽宁有中街、德氏、奥雪

这中间,马迭尔和沈阳中街诞生于民国时期,历史较为悠久;其他几个后起之秀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诞生。

虽然2000年后,伊利和蒙牛两大奶,巨头基于原料的优势开始进军冷饮行业,给很多小品牌冷饮带去了很大的冲击,但东北人似乎并不认输,像东北大板就想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霸占小卖部的冷饮柜。

看到现在的网红雪糕,才发现过去3块钱一支的东北大板,价格有多实在。而且奶味十足,乳脂含量超高,感觉简直就是直立的冰淇淋。

而中街选择高端市场,大家各自占据不同的part,因此也不会彼此抢夺市场。

而除了先天的优势外,似乎东北人在做雪糕这件事上非常极致,在“团员挑选”上颇为用心,比如看一下东北大板,这口味多的不行,完全一副任君挑选的高级姿态。

中街也是一样,从最初的硬核麻酱口味,到今年火爆可盐可甜的咸蛋黄口味,东北雪糕只坚持一个原则:没有什么东西是做不成雪糕的。

感觉就像是女团圈的sh48。

后起之秀奥雪,同样优秀。奥雪是典型利用自身灵活性专攻产品的厂商。其发展大概有四个时期,每一时期都伴随有爆发性产品。

1997年第一代爆款叫麻老九, 2003年左右的第二代代表性产品是红糖冰棍,2007年前后的第三代主打产品为水晶葡萄,2014年开始进入第四阶段,双黄蛋雪糕、椰子灰、珍珠奶茶雪糕、红丝绒雪糕等产品成为了网红雪糕。

因此东北雪糕百花齐放,也是少数出圈,已经红遍全国的雪糕。其实,说真的东北的雪糕已经可以自成一个组织,具备“出道”能力了。

如果雪糕也有经纪公司,那背靠伊利和蒙牛的一定自带资源比较好,这对于成团而言也很重要。但有一个Bug,两家公司一直互相争夺,所以彼此的产品,长得也都很像。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成员:

这些年,两家公司都打造了很多成功的雪糕。

伊利的冰工厂

伊利的巧乐兹

伊利的还有移动的表情包小雪生和火炬棒冰

蒙牛的绿色心情

蒙牛的随变

蒙牛的冰+冰糖葫芦味

不过伊利和蒙牛的雪糕由于国民度太高反而少了些特色,而且花了太多时间在复刻上,因此,记忆度反而不高。

改变是必然的。

伊利旗下中高端冰淇淋甄稀已连续五季赞助综艺节目《拜托了冰箱》,培养年轻观众 “看冰箱、吃甄稀”的习惯。2019年伊利还推出了每支售价20元左右的高端雪糕品牌“NOC须尽欢”。

但单凭巨头的身份,就想款款产品都出圈,这是不可能的。如今的市场,有了更多年轻化,多元化的产品,市场更垂直更细分。

所以产品和姑娘一样,也要有辨识度。

过去,和路雪用一只“可爱多”横扫95后,以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年轻人追捧,赋予了冰淇淋更多的性格,传递品牌形象。

和路雪的风格真的有点迷,它最特别的一支雪糕,叫做绿舌头。绿舌头是和路雪一款把果冻和雪糕完美结合的神奇雪糕。

让人觉得怪怪的,但又忍不住喜欢。

如今,和路雪还推出新产品线——SoGood轻优,主打健康低卡,强调“得益不忘型”,契合消费者痛点,向更多年轻人传递健康生活的概念。

还有各地地域的雪糕代表,比如北京的北冰洋双雪糕棒冰

雪糕制造商大概知道这种奇数的孤独,所以创造了双棒雪糕。这个棒冰第一眼就讨人喜欢,因为太治愈了,感觉这种你一根我一根的形式,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天津人的康乐小豆

星星点点的桂花和色泽饱满的红豆包裹在牛奶之中,周身散发出温柔的气质。一口下去,咬出的整颗红豆冰凉甜糯,豆香萦绕。

绍兴人的黄酒棒冰,喝了不会醉。

还有浙江的五丰,小时候我常买他家的美国提子大脚板

而广东的五羊,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五羊牌就开始进军冷饮领域。五羊牌雪糕一诞生便成为华南独霸一方的消夏良品。

除了味道层出不穷的五羊甜筒,还有红绿灯、飞鱼脆皮、红豆批、绿豆皮和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蛋奶批。

上海的光明代表作奶砖。光明牌奶砖则是上海人民的哈根达斯,奶味非常浓郁,口感细腻。有人切块吃,有人放在碗里等它化成圆柱形再吃,有人浇雪碧或可乐吃。

大城市上海,光明牌盐水棒冰正如日中天,这种甜中带咸的味道应该非常解渴,据说这种冰棒在50年代光明还叫“益民食品厂”的时候就已经火了。

光明还有一款回忆杀:三色杯。白色是香草味的,粉色是草莓味的,棕色是巧克力味的。

在超市和小卖部的冰柜里大量出现的,不像雪糕的长直冰棍,旺旺碎碎冰

还有一些分不清地域,来源,奇妙出圈的棒冰:

七个小矮人棒冰

造型独特的足球冰淇淋,我记得还有哈密瓜造型。

让人冒着冻掉牙的危险整只咬的天冰大果

还有源源不断冒出来,又消失的各种网红棒冰,我前两年有做过一个【便利店棒冰评测】,如今有很多已经下架,不再出现。

最后说到今年特别红的钟薛高,它的来势很猛,品牌宣传做得很好,跨界联名也玩得火热。

我们现在所处的品类,邻近品类,相关品类都在利用什么样的文化潮流和生活方式趋势:健康饮食、二次元文化、体重失控、宅一代、外卖成风、少年养生等等。

钟薛高,就非常懂得运用这些趋势,宣传中,他特别选用了丹麦皇室御用有机奶。同时,整体的设计融入了国潮,因此很讨“评审”喜欢。

和AD钙奶联名的未成年雪糕

(不过说真的,我最近吃钟薛高,感觉也没有特别的……)

写在最后:

老字号换新颜,马迭尔等老字号开进商场,用更时尚的视觉识别和充满回忆的口味收割一波情怀;曾经红极一时的朴素版网红雪糕东北大板也正尝试转型“健康冰淇淋”,升级包装和营销。

在新的市场规则下,要做出一个被市场认可的雪糕,真的不容易。所以看似不经意的喜欢,其实都是通过品牌宣传,社交设计等完善的路径来达成的。

虽然,也会有像“杨超越”这样莫名爆红的产品,但真的,只是个例,没有企业敢这么玩,毕竟市场很残酷,最终能到消费者眼前的,只有少数的位置。

升级

引用静姐的一句话:成团没有捷径,只能努力。在成人圈是这样的规则,对于雪糕们也一样,没有随随便便就能走红的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