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更像一个公园,那葱郁的参天大树,古老的建筑,波光粼粼的湖畔,见证了学子们人生中最多彩的岁月,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每到一个城市,我都愿意先去著名大学走走,感受校园内独特的人文风景和青春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钱塘江畔的浙江大学之江学院,本不在我探访杭州的行程单上,来此处纯属偶然。那天欣赏完西湖美景后,便顺着苏堤南下,于钱潮声浪中来到六和塔,穿山入林走不久,在坡地上一座古堡式的校园缓缓铺开——它就是曾经的之江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七大校区之一的之江校区。

显然,相对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和紫金港校区,之江校区在地理位置上太过隐蔽,以至于很多游人都错过了它。但南对钱塘江畔,东邻六和塔,北依月轮山的之江校区注定不会平凡。这所最早由基督教南北长老会联合创办的教会学校,前身为1845年在宁波创立的“崇信义塾”,1911年正式迁入杭州,因地处钱塘江“之”形处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最特别的地方在于校园虽不大,却保存了相当完整的近代大学建筑群,曾获得世界近代学府建筑完整保护建筑第二名,也是国内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所积淀的历史与文化,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足以被并入“中国最美大学”的行列。

如今之江校区以洗尽铅华的态势在此孤傲百年,静待人们来翻阅它。亦如蔡元培到当年之江大学时的评价:“这趟来本来是为杭州大学选址,可最好的校址被你们选了。”

学校的大门比较隐蔽,看到石碑上刻着“浙江大学之江学院”,用身份证登完记,方可进入学校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两棵树龄已逾两百年的香樟树,繁茂的枝叶,树影斑驳,即使盛夏也透着清凉。走在石板路上,大概没有比这般情景更能让人静心的了。

道路尽头坐落着校园标志性建筑百年钟楼,三层高的红色楼房顶部,安放着一只巨大的罗马字时钟,充满浓郁的西方风格。但凡从旁边经过的人,都会被它的独特气场所吸引,忍不住驻足观望。

钟楼四周树木环绕,绿草茵茵,环境优美且静谧。电影《唐山大地震》为还原上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样貌,曾特地来到之江校区及钟楼取景。我也随之定格一张,镜头中的钟楼秀雅古朴,周身洋溢着灵毓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着指示牌,沿着小径而上,在山林中突现一座石头小楼,这里曾是学校的教堂都克堂。立在楼前,恍惚以为置身上世纪欧洲。据说以前经常有学生来这里集会和祷告,后来成为礼堂,偶尔也放放电影。

之江校区大概有十五六幢以前的老楼,几乎都隐蔽在在山林中,它们造型及建筑风格各异,有砖木的,有石砌的,有哥特风格的,有古罗马风格的,十分值得一看。大多数建筑都关着门被保护起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单是阳光洒落在红墙上,就格外好看,颇有旧时光的味道。

在校园的最高处,有上红房和下红房两幢风格相近的别墅,其中下红房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住过,许多游人来之江校区都会专门来此。据看守的工作人员说,在这座房子里,可以俯瞰钱塘江,视野极佳。不过此处同样门窗紧闭,古藤缠绕着古朴的窗户,更添一份神秘感。

有人说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一个想不浪漫都难的地方,连树上的松鼠都是一对对的,而最甚的莫过于那一汪碧水之上的情人桥。从校舍过去,便来到了此地。桥下山泉清幽,周边林木疯长,看似荒芜却带着野生的情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是情人桥,山谷也就成了情人谷。学生们把情人谷戏称为小九寨,湖水颜色随着季节变化,有时蓝有时绿,水中常年漂浮着色彩斑斓的叶片。站在桥上,只听小溪潺潺流水声,从山谷开阔处远眺钱塘江,于林木葱茏中显得格外动人。

现在,之江校区仅剩下浙江大学法学院和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师生在这里守护,我从心里由衷地羡慕他们。作为匆匆过客,我没能穷尽它的角角落落,作为校园中人,能花上数个日夜与它相处,去领略其中的历史风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