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粉雄救兵》中有句台词是:“你感觉自己被埋葬,实际上你是被培植。”

这句话用来当他人辜负我们的期望时,我们选择不去责怪他们的态度是很合适的。

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欧文亚龙在为《爱情刽子手》作序时说:

“每一位心理医生都知道,治疗最初最紧要的一个步骤是,使病人相信他得为他自己面临的人生困境负起责任。一旦认为自己遭遇到的困难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治疗必定无效。如果问题真是外力造成的,如何要求病人改变自己呢?”

欧文亚龙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拥有选择自由的,应该为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肩负责任。

但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选择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我们选择责怪他人,我们要求他人对我们的感受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谈恋爱遇到坏人时,我们选择斥责对方渣,我们选择视而不见这段恋爱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当我们将要做出人生选择的时候,我们想要父母、老师替我们做出选择,这样我们就不必面对选择的纠结。

当选择失败时,我们就可以理所应当地责怪父母、老师。

我们说:“看吧,都是你们害的。”

虽然萨特说自由即选择,选择即责任。但是生活中的人们刚好相反。

为什么我们不要去责怪他人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要拿回我们人生的控制权和选择权。当我们选择责怪他人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要他们对我们的感受负责,如此一来,我们就交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这样做的坏处就是,我们的人生将不受我们的控制。

就像一个人在失恋之后谴责对方伤害了他,要求对方为他负责,可是对方是否选择回头,这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为什么人们都不喜欢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反而喜欢责怪他人呢?

第一个原因是人们本能地拥有厌恶损失的心理。

马斯洛在研究责任的时候强调人们在成功的时候喜欢承担责任,在失败的时候喜欢逃避责任。

自由的选择意味着我们将要对可能面临的选择失败的结果负责,它需要足够坚韧的自我,这是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二个原因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不一定会随着生理一起成熟。

一个人的自我是不断成长的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是需要足够成熟的自我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只是生理上的成人,而不是心理上的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个原因是,受到他人的影响。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身边就有遇到问题喜欢责怪他人的人,还有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我们难免会被对方影响到。

虽然造成了我们喜欢责怪他人的原因有很多都是外因,但是没有我们的默认或者同意,谁又能够将我们变成一个喜欢责怪他人的人呢?

不要责怪他人,因为我们选择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培养自己的情商,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我们往往会对亲近的人多加责怪,而对不熟的人多加宽容,这不利于我们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人们天生就有亲近关系、喜欢社交的本能,我们身边的重要他人能够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果我们有遇到问题就选择责怪他人的本能倾向,会让我们伤害到我们的重要他人,无论是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责怪对方都不是一个好选择,只会让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情商分为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责怪他人意味着我们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够好,也不够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

因此,培养自身情商需要不去责怪他人。

一旦选择责怪他人,就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传递破坏性,对方反过来也会怨恨我们,我们责怪他人,不仅仅会让我们拥有恶劣的关系,甚至还有可能让我们失去关系。

此外,他人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选择宽容他人,就意味着我们在宽容自己。

我们想要责怪他人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我们被伤害了,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确实是这样,但是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在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伤害他人和自己被伤害的这两种潜在风险,当我们的角色从被他人伤害转变为伤害他人时,我们也更加能够宽容自己。

别人辜负你的期望蕴含着成就你的种子

赫拉克利特说: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的……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休息成为愉快。”

赫拉克利特强调的是相反者相成,如果没有别人伤害我们,我们无法体验到那些珍惜我们、不舍得伤害我们的人的珍贵之处。

我们对于善与美的体会往往是从它的相反面得到的感悟,没有坏的事物,就不会有好的事物,因为这两种感受都是相对的。

当我们完全责怪他人的时候,我们是在理想化自己、他人还有这个世界,我们也拒绝了从体谅他人的选择中获得个人成长,我们面临着心理退行,我们就像个孩子,想要他人对我们完全负责。

如果我们在面临事情的时候选择不去责怪他人,意味着我们拥有自我力量,并且将目光集中到问题上,我们就能从逆境中成就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三种:分别是上天的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

幸福的人生就是接纳上天的事,尊重别人的事,选择自己的事。

我们不仅仅应该选择体谅他人,不责怪他人,我们也不能忘记善待自己的选择,不能苛责自己。

指责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要以问题为导向,肩负自己的自由带来的选择。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ersonality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