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打仗,地上最厉害的就是坦克,号称“陆战之王”,那古代打仗,地上最厉害的是什么呢?当然古代是没有坦克的,但是有个兵种,跟坦克的特点和用途都差不多,坦克有装甲,它也有装甲,坦克的作用是冲锋陷阵,它的作用也是冲锋陷阵,这个兵种就是具装骑兵,又叫“甲骑具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兵器研究所】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主编原廓、作者滚滚,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装骑兵,就是人和马都披上铠甲的骑兵。打仗的时候,骑兵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冲锋,但冲锋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作战中,马是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很容易被对方集火,要是马被射死了,那骑兵就算没摔死,也只能爬起来当步兵了,为了提高马的生存能力,古人就把马的身上也披上铠甲,这样防护力就大大提高,不太怕射箭了。具装骑兵是个非常厉害的兵种,你想想,几百斤的大马披上铁甲,马背上还有同样披甲的士兵手持大刀长矛向你冲过来,那威慑力是相当大的,一般的士兵根本扛不住,不等骑兵冲近就逃跑了,骑兵披上甲,那就是古代的坦克,你就算不逃跑,被撞一下,一条命也就去了半条了,你要在远处阻击,但人家全身披甲,根本不怕射箭,你说可气不可气。

▲内蒙古博物院具装骑兵俑
不过,具装骑兵虽然好用,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贵了。大家知道,在古代,铠甲是个非常珍贵的装备,士兵都不能保证有得穿,更何况马了,一匹马披甲需要耗费的铁和人工,够做两三套甲给士兵了。古代能使具装骑兵的将领,那都属于土豪级别的。官渡之战前,曹操曾经说过,“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堂堂北方霸主袁绍,也就是有三百具装骑兵,这东西的珍贵那就可想而知了。在南北朝时期,具装骑兵的装备量很大,其中又以北朝各政权装备为多,史书中有大量此时军队使用“甲骑”、“铁马”、“铠马”、“铁骑”作战的记录,这些词语指的便是人马披甲的具装骑兵。具装骑兵这么火,以至于北朝人在墓葬中也习惯陪葬大量的具装骑兵俑,这类俑的出土量很大,为现代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寿墓壁画
北票喇嘛洞曾经出土过一套三燕文化时期鲜卑族政权的具装甲,这个三燕,即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政权。天龙八部里慕容复念念不忘兴复的大燕,便是这几个政权。喇嘛洞出土的这一套具装包括人甲和马甲两部分,人甲由头盔、盆领、身甲、肩甲、腿甲几部分组成,马甲由面甲、颈甲、当胸、身甲、搭后几个部分组成。人甲和马甲均由铁质甲片缀成,整套具装一共有3156片甲片。这套具装有“两个最早”。首先他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套完整具装,除了这套之外,国内还有一套具装甲,为徐州博物馆收藏的辽代具装,这两套具装甲是国内仅存的两套人马具装。

▲辽博具装骑兵复原

第二个最早指的是,这件具装的头盔是国内现存最早的铆接盔,铁盔这个东西早在汉朝就出现了,但是早期的头盔都是用绳子把小片的盔片穿在一起,盔体的强度是比较差的,到了后世,这种绳子穿的头盔就不流行了,大家一般采用铆钉将盔片铆接在一起,铆接的盔强度更高,看起来也美观些。那么最早的铆接盔是啥时候的呢?书上没有记载,那现存最早的铆接盔是啥时候的呢?就是这个喇嘛洞具装里的头盔了。喇嘛洞头盔的盔帽部分由34片带有弧度的长盔片铆接而成,盔帽的下缘缀连着三层由小甲片组成的顿项,顿项由绳子缀连在一起的,这样可以保证灵活性,盔帽的顶部是两个圆型铁片,一片在盔帽外,一片在盔帽内,两片铆接在一起,将盔片夹紧,外部的圆片上装有缨管,用来安插羽毛或其他装饰品。

▲喇嘛洞头盔
这种造型的铆接盔是一种崭新的盔型,同时它还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南北朝到元明时期,这种铁片铆接而成的头盔是军队常用的头盔之一。南北朝时期的陶俑和壁画上出现过不少具装骑兵的形象。喇嘛洞的这套实物和这些艺术形象之间有两个明显区别。第一个区别是,陶俑和壁画上的战马往往装有寄生,即安插在马臀部位的一个扇状部件,而喇嘛洞具装无此部件;第二个区别是,陶俑的颈部常见一种三角形加强件,似乎是为加强颈部防御安装的一块甲衣,喇嘛洞也无此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百强盗成佛图
开始咱们说了,具装骑兵,那就是古代的主战坦克,几十骑具装骑兵的一次冲锋,那甚至是有可能改变一场大战的走向。这个兵种由于这么厉害,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一直都是军中的核心精锐。金庸小说里,慕容复生活的北宋时期,宋辽双方都大量使用具装骑兵。小说里,慕容家恢复大燕的美梦在众人的打击下,最终落空了。但是话说回来,就算没有别人作梗,要想恢复大燕,光靠武功那也是肯定不行的。如果慕容复能够把精力从武功上拿开,弄上几百匹或者几千匹他祖宗时就装备的具装铁骑,那说不定还能逐鹿天下,跟大辽,大宋掰一掰腕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