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魏晋风流,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士人对穿着打扮要求非常高,所以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美男子,而在西晋永嘉六年,也就是公元312年的某一天,南京城内更是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追星事件,才貌双全的卫玠当街被粉丝围观致死,看来自古红颜薄命并不单单指的是美貌的女子,美男子也有可能是薄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这位被看杀的卫玠,那么这个卫玠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有着多么逆天的颜值,才能引来这么多的粉丝呢?而他又真的是被热情如火的粉丝所看死的吗?

卫玠:貌比潘安,少年成名

卫玠之名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多,但潘安这个名字应该是都所有耳闻的,毕竟有一个成语是“貌似潘安”,而卫玠的美貌是和潘安旗鼓相当的,根据刘孝的《语林》中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这就是掷果盈车的故事,足以看出潘安的美貌,就连老妇人看了都为之心动。

卫玠也是不遑多让,根据《晋书·卫玠传》中记载:“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当时的卫玠才仅只有五岁,就已经是风神秀异了,而且每次出门上街之时,别人都会觉得卫玠是一个玉人;而且卫玠的舅舅王济是当时的骠骑将军,说到将军,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和黑人张飞一样,其实并不是,卫玠的舅舅王济也是俊爽风姿,在当时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但是每次他一见到卫玠就会觉得自惭形秽。

《晋书·卫玠传》中记载:“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

魏晋时期审美观点,大相径庭

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在什么时期,人们都会更加喜欢美貌且身材更高的人,但说到什么时期这种爱美之心的表现最为明显,那么就非魏晋时期莫属了,魏晋时期的主角和其他时代都有点不一样,主角并不是统治者,而是一群追求颜值、美貌、风流的士人他们不尊崇礼制,不愿议朝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举止容貌之上,这才使得西晋时期出现了潘安和卫玠两位美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一些记载来看,魏晋时期的审美方式与我们现在还是大相径庭的,我们现在的审美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那么我们看看魏晋时期的审美方式。

《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文帝疑其敷粉; 正夏月,与热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色转皎然。”

从这里美姿仪,面至白就可以看出,当时魏晋时期的审美与白密不可分。其次,《世说新语·容止》中还有记载:“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根据古人的理解,蒹葭就是一些荻与芦,一般比较矮小,而玉树则是天上的仙树,高大无比,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魏晋时期的审美除了皮肤白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身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长腿。

总而言之,在魏晋就和我们现在是一样的,肤白貌美大长腿就会受到欢迎,从《晋书·卫玠传》中就能得出卫玠很白,都说卫玠如玉,不止是卫玠一人,整个卫家都是肤白貌美,正如《晋书·惠贾皇后传》中的记载一样:“卫家忠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这样看来,卫玠能引发万人空巷的盛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卫玠具有很高的文化造诣

叹人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上天给了卫玠美貌的同时,也带走了他的健康,所以卫玠从小就体弱多病,注定无法像自己的舅舅王济一样征战沙场,官拜将军,不过在魏晋这个不注重打打杀杀的时代,士人风骨才是大潮流。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卫玠的舅舅王济、王澄、王玄兄弟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玄学大师,卫玠自己也同其他士人一样喜欢研究玄学,造诣甚至不在自己舅舅之下,《晋书·卫玠传》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谈道,王澄倾倒。”

这里的王家三子说的就是王济、王澄、王玄兄弟三人,可见卫玠并不是徒有其表,文化水平也是相当之高的。一个既有美貌,又有才华的人,肯定是十分受到欢迎的,卫玠也不例外,每次出门都大受欢迎,他的母亲看他总是和粉丝互动,担心他的身体会承受不了,所以就不怎么愿意带着卫玠一起出门了。

虽然卫玠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很少出门了,但他的美貌和才华却是传得沸沸扬扬的,朝廷都是十分的动容,多次派人前去招揽他,但总是会被卫玠的母亲拒之门外,不过朝廷也没有放弃,这样一个人才谁都不想放弃,最后经过了多次尝试,终于招揽卫玠担任了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等职位。

躲避战乱,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卫玠出生名门望族,才貌双全,又如此受到朝廷的重视,那么人品自然也是上上之选,在当时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得到了“璧人”、“玉人”的称呼,那么自然也是很多士人心目之中最佳女婿的人选。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卫玠一生有着两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是乐氏,是士人乐广的女儿,《晋书·乐广传》中的记载:“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可见乐广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士人,遂卫玠与乐氏联姻就有人赞叹道:“妻父有冰清之资,婿有玉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可见两家是多么相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好景不长,中原就开始发生了战乱,胡人开始纷纷入侵,使得卫玠一家无法在中原地区生活下去了,于是卫玠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自己家人离开中原,朝南方迁居,也只有母亲含泪答应了他的劝说一起南下,兄长坚决要留下来保家卫国,最后在与胡人的战斗中战死。

另一边卫玠带着母亲,妻子一路南下,但是路途遥远,十分坎坷,最后到达江夏之时妻子乐氏因经受不住长途跋涉的劳累而去世,这也给卫玠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让他本就多病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到了江夏后,卫玠几乎不会参加那些士人的聚会,但是名气依然是传开了,受到了当时镇守豫章的大将军王敦关注,多次前往府上拜访,两人也是相谈甚欢,常常促膝长谈,后来更是受到了南镇将军山简的青睐,还将自己的女儿山氏许配给了卫玠。就算是卫玠续弦了山氏,也无法弥补乐氏去世对他的打击了,再加上在江夏的操劳,让卫玠的身体摇摇欲坠。

卫玠之死与被粉丝围观致死

对于卫玠来说,人生或许是不公平的,但自古都是天妒英才,比卫玠早出生几十年的周瑜也亦是如此,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当年那个周郎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而且还有一个人人羡慕的漂亮老婆,但是天公不作美,让周郎英年早逝,而几十年后的卫玠又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男子年仅二十七岁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甚至慢慢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晋书·卫玠传》中记载:“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从这些历史资料中的记载来看,卫玠的确是被粉丝围观致死的,卫玠从小出门都会引起全城的轰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仅凭一张脸就能轰动全城的大帅哥,长大后不出门则以,一出门绝对是一场灾难,每次都会造成交通堵塞。

不仅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是这样,其他城市的女子也都听说过他的美貌,所以不管卫玠去到那个城市,只要是女性,不管老弱病残,都会盛装出街,只为一睹卫玠的美貌,所以卫玠所到之处无不被人围得水泄不通,简直是比现在的大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有粉丝追捧是好事,但是对于身体孱弱的卫玠来说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在众多粉丝的围堵下,卫玠是举步维艰,离开之时也会累的够呛,就这样,本就体弱的卫玠身体越来越不堪重负,后来就很少再出门了,但是二十七岁之时因为在豫章与王敦闹了一些矛盾,所以便从江夏搬迁到南京。

不过这一次便成为了卫玠的最后一次搬家,并不是说他定居在南京了,而且在搬家的途中又遭到了大量粉丝的追捧,一路跟着他到了南京,人数是越来越多,卫玠以在这一次终于是倒下了,最后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香消玉殒了,先是葬在南昌,后来改葬南京。这既是著名的看杀卫玠的典故。

卫玠之死与“谈杀卫玠”

当时卫玠其实对于卫玠之死,还有这一种记载,就是卫玠刚刚到江夏之时,多次与大将军王敦进行秉烛夜谈,一直被母亲所管束不让多说话的卫玠好像是一下找到了宣泄口,整夜整夜地不停说话,王敦都很少能插得上嘴,所以时间一长,由于熬夜和说话过多,让卫玠身体难以承受,最终病情加重,在二十七岁之时去世,这也被称之为谈杀卫玠

不管是“看杀”还是“谈杀”,其实最为根本的原因都是由于卫玠把自己身体所导致的,由于自己体弱多病,最后不堪重负劳累而死,从卫玠之死也能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保持健康状态。

对于卫玠为何能成为历史上的第一美男,还是占据了魏晋时期一个天大的便宜的,根据《世说新语·容止》之中的记载:“风神秀逸,身体羸弱。”这正好是魏晋时期女性喜爱的类型—病态之美。

魏晋时期除了病态之美,还有哪几种姿容之美?

追求白皙俊朗之美

对于魏晋人物的姿容之美,《世说新语·容止》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这部描写魏晋人物小说来具体看看,首先肯定是俊朗之美,当时又与其他朝代的不同,我们看到的评价俊朗之美的基本上都是身高八尺,高大威武;冰雪之姿,温柔妩媚等等一些。

但魏晋时期似乎并不是这样,前面提到的何平叔,大汗出,以朱衣自,色转皎然。这里可以看出何平叔出汗之后,拿衣服擦了一下,脸色更加的白了,然后对嵇康身高七尺,对他的形容为“肃肃如松下风,爽朗清举,高而徐引。”可见魏晋时期人们追求的是白皙俊秀,光洁爽朗。

崇尚自然之美

魏晋时期的士人喜欢游山玩水,追求与自然合二为一,王羲之就是很好的例子,邀约了一群朋友踏青,在山上吟诗做画,还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在《世说新语·容止》之中也是多次出现了用自然山水来比拟人物的语句,比如:“濯之如春月柳”,这是将人物的外貌与自然风光进行比较,以此来衬托出人物的气质,这种自然之美也是在魏晋时期独有的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求神韵之美

宗白华曾经就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晋人之美,美在神韵。”人有形,形有神,神韵是建立在外貌之上的,而且不仅有外在神韵,还有内在神韵,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质风度,这也正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美。

卫玠病态之美

最后当然就是卫玠所展现的病态之美了,这种美在魏晋时期是极其受到喜爱的,魏晋的士人除了追求自然之美和神韵之美外,觉得苍白羸弱也是一种美,卫玠就是最好的例子,每次出门都是受到众多粉丝的狂热追求,可能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有很大的关系,士人们为了寻求心理寄托,所以通过对病态的追求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管怎么说,魏晋风流就是一种对美的追求,而卫玠在当时也是病态美的代表人物,卫玠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古代娱乐圈的巨星,无论记载中的是“看杀”和“谈杀”,表面上看与粉丝脱不了干系(被粉丝捧杀),背后却是时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