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迅的许多作品被陆续移出教科书,我们小时候读过的很多课文再也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作为一代文豪,对我们的学生时代可以说是“噩梦”,只要看到鲁迅的文章,完了,今天的家庭作业一定是要“背诵这篇文章”。

尽管如此,鲁迅先生在课桌上刻“早”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曾经我也将先生的名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作为我的座右铭。长大后,先生弃医从文,意图唤醒广大民众的决心也一直感染着我。

所以笔者个人感觉,这也许是时代的悲哀。平心而论,尽管鲁迅先生的文章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里面的少年闰土、《祝福》里面的祥林嫂、还有《孔乙己》、《阿Q正传》其实都非常深刻,但也许是带有时代的印记。

近年来,去“鲁”风开始盛行,有些教育专家、文学专家打着各种旗号,对鲁迅的文章进行各种批判,呼吁移出教科书。

移出去可能说明鲁迅先生的作品与现在社会的大环境有些不相符了,并不代表鲁迅先生的作品不好,毕竟市面上还是可以买到很多书。

鲁迅先生的作品,需要有一定阅历有一定思想的人才能读得懂。许多作品,你可能要和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才能读懂。但是当你长大后,你会发现鲁迅先生说的很多都是千真万确,放到现在都还是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生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一片黑暗,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杂文都带有一种对他所处社会黑暗的批判性,比较尖锐,笔锋也直指人心,但是也因为这个与当今社会就显得格格不入。

加上先生有的作品,确实也让很多小孩子们读起来费劲,所以先生的作品这几年慢慢在教科书上减少了。但是,当你步入社会,有些阅历时候,再翻看这些作品,你会发现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是永远不过时的,而且他的精神也不会过时。

鲁迅的作品被移出教科书,不是对鲁迅地位的否定,也不是对其文学作品的否定,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课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