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仅一个月,苏军原西部军区司令,四方面军指挥官,巴甫洛夫大将踉跄的走上了刑场。赫鲁晓夫评价巴甫洛夫将军的失败有诸多的客观因素存在,那么如果对照德军的作战手册他又犯了多少“客观错误”呢?

一、巴甫洛夫大将在战争爆发前做了什么?

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前20的时候,西部军区司令巴甫洛夫大将拥有很多挽救自己性命的机会,但是在他的努力下,非常成功的错过了所有的机会,并在开战一个月后就将自己送上了军事法庭,那么他都有哪些机会,又犯下了哪些错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41年的6月初,苏联西部军区边防军情报处就曾经向巴甫洛夫大将提交了有关德军的军事情报,情报中表明德国汉斯正在波兰西部地区整修扩建波兰的公路铁路,加固桥梁,拓宽河道,同时德军正在通过波兰铁路系统进行大规模的调动。

因此边防军情报处认为德军随时可能会发动进攻,不过巴甫洛夫谨记斯大林的叮嘱,不要刺激德国人,避免给德国人落下发动战争的口实。巴甫洛夫作为大将并非对军事一窍不通,他在分析后认为德国在经历过一战两线开战的失败后,狡猾的希特勒绝对不会蠢到重蹈覆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几天后又有情报显示德军部队在朝法国方向调动,加上德国此前曾多次公开扬言进攻英国本土,所以巴甫洛夫判断德军是在实施欺骗英国的行动,根本不会进攻苏联,所以他对德军的调动根本就不当回事。

几天以后情况又有了一些变化,德军又突然增兵。情报显示德军在苏联西部军区的对面部署了34个步兵师,6个装甲师和3个航空团。此时德军的兵力也就是勉强能和苏联西部军区正面开战,想要突破巴甫洛夫的防线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巴甫洛夫认为德国此举是防御性质的,德国人不可能没有解决掉英国人之前对苏联开战,除非希特勒彻底疯了。某个角度上他是对的,希特勒确实确实疯了。

后来还是铁木辛哥元帅打电话给巴甫洛夫,要求巴甫洛夫加强警戒。因此巴甫洛夫才下令为前线边防部队提供了能够支持1天作战使用的武器弹药。这个数量可以说非常低,但抵抗阻滞一下德军,为苏军集结争取时间还是可以的。假如事后巴甫洛夫下令叫各部队提高警备等级,也许就不会出现41年6月22日的大溃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6月中旬的时候,德军入侵在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边防军情报部门发现德军正在向华沙东部地区运送浮桥设备和工程设备,同时德军还调运了大量的医疗药品。无论是工程设备还是药品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德军防御部队的需求,而大量浮桥的出现表明德军随时会发动机进攻。

但巴甫洛夫对摆在面前的情报不置可否,他并没有命令部队提高警惕,也没有向总参谋部报告情况,自然也不会有来自总参谋部或者斯大林的命令下发给他。而后来在军事法庭上审判人员质问他为何不下令加强防备的时候,巴甫洛夫却辩解自己没有接到任何命令,所以失败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总参谋部和斯大林麻痹大意导致了西方面军的崩溃。

直到战争爆发前两天,也就是6月20号,巴甫洛夫才火急火燎的下令清点军区内的仓库,并为每个机械化师提供3天份的燃料和弹药,可是清点结果是灾难性的,大量车辆和技术装备由于长期囤积在仓库里缺乏保养,所以有50%的卡车和技术兵器无法使用,而备用零件大多也因为保存不当而生锈无法使用,只得从后方申请调拨新的备用零件。

6月21日晚,距离战争只有7小时的时候,巴甫洛夫终于下发了一份电报命令各部队提高警惕,并允许各级指挥官在遭到德军攻击的情况下拆开红包装文件袋。但是由于军区内部的通讯线路遭到了破坏,因此很多部队并未能及时的接到命令。可是巴甫洛夫却认为是波兰人破坏了通讯线路,因而并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同时巴甫洛夫认为自己对德军的动向了如指掌,因为此前他对德军的研究认为德军习惯使用两翼攻击中央突破的战术,所以巴甫洛夫在西部军区正面构筑了强大的防御工事,凭借这些工事足够拖延到后方部队完成集结并发动进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巴甫洛夫犯了另一个错误,由于战前的情报分析失误,巴甫洛夫认为未来战争中,局部区域的战斗不太可能出现坦克旅对坦克旅以上规模的战斗,因此他将机械化军均衡的分布在第二梯级防线和斯大林防线上,这导致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按照他的预期完成集结。

而且前线步兵部队的防线长度也超出了其兵力能够承受的极限,平均一个步兵师竟然要防守超过30公里的阵地。更糟糕的是德军根本就没有按照他的设想进攻,德国人选择了两翼突破中央牵制的战术。

而巴甫洛夫在6月22日凌晨战争爆发后下令主力机械化部队全力向比亚韦斯托克包围圈前进,去阻挡他幻想中德军强大的正面攻势,这也导致了德军在一天内突破了西方面军南北两翼的防御并在3天内合围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7天内合围明斯克。

而就在战争的第二天,巴甫洛夫莫名其妙的人间蒸发,直到明斯克遭到攻击才突然出现,原来他是跑去指挥下级部队却又忘记了将自己的通讯频道告诉司令部人员,结果战争就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打了足足5天。

被德军打得蒙头转向的巴甫洛夫最终鼓起勇气下达了突围命令,尽管他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西方面军主力部队能够赶在被德军合围前撤退到明斯克周边,依托斯大林防线和德军继续作战。但实际上很多部队在离开永备工事后在运动中遭遇了德军装甲部队,因而损失惨重,直到明斯克沦陷时,拥有62万人的西方面军已经损失了大约50万人,而巴甫洛夫在下发完突围命令后竟然独自一人搭乘飞机逃到戈梅利。

二、从德军角度看巴甫洛夫到底犯了多少错?

当时苏联军事法庭判定巴甫洛夫指挥不力,疏忽大意,玩忽职守,致使大量官兵白白牺牲,大量物资未经战斗落入敌手。那么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德军的角度能给巴甫洛夫能挑出多少问题呢?

二战德军有着这样一条规定“作为一支军队的指挥官,必须具有清晰的视野和富有远见的判断能力,能够做出独立和果断的明确决定,并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以下条例均参考《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

而巴甫洛夫在这一条上显然做的不够完美,他只做到了坚定不移的执行不要刺激德国人的命令,却没有作为边防大将必须有的清晰视野和远见,他坚持德国人不会蠢到发动两线作战,更拒绝命令部队提高警惕。

而德军的另一条规定则指出:“指挥官作为军人,应当发挥积极的榜样作用,其个人举止将对官兵们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指挥官面对敌人时必须保持冷静,并作出果敢的决定。他还必须了解部下的感受和想法,并获取他们的信任。”

显然巴甫洛夫大将这一条也没有完全达成,他在战争一开始就失去了冷静,虽然果敢的下发了反击命令但是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搞清楚德军会怎样发动攻击,而德军的攻击路线恰恰和年初演习时一样,当时朱可夫和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都曾经要求他对演习时的错误进行整改,但他其实只是敷衍了事,根本就没有任何整改。

而且他也不够了解自己的部队,当德军即将进攻的情报被源源不断送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只是一味地压制下属们谈论德军的事情,就好像鸵鸟一般,自己把头插地里两眼一抹黑就算安然无恙了。

巴甫洛夫的上述行为还违背了第15条条例:“所有官兵都必须意识到,无所作为和消极怠慢比战术失误更加严重而致命!”同时巴甫洛夫还触犯了第33条:“了解敌人的战斗方式会有助于指挥官制定更加精确的战术,这样可以为作战提供有力支持,但不应该带有偏见眼光先入为主的。”

很显然,巴甫洛夫作为对德研究专家以及西部军区司令都是不够合格的,他对德军的战术并不够了解,甚至做出了错误的分析判断,又做出了错误的防御部署,更在战争爆发后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导致整个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上的苏军将士们遭到合围。

上一段落中提到了巴甫洛夫的部队过于分散,每个步兵师要防守超过30公里的阵地,而机械化部队由于分散需要更长的集结时间,我们来看看德国人的书籍里如何描写这种情况的。

“战役宽度取决于战役意图,援军的部署和地形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敌军不按常理出牌的可能,以及两翼遭受攻击的影响。在有利地形上作战可以允许部署更大的战场宽度,但宽度太大会增加被突破的风险,宽度过小则容易被敌人包围。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后续行动和纵深战略部署,因此指挥官必须在同敌人接触的同时,随时调整部署和纵深部署。”

很显然巴甫洛夫的表现依旧不够完美,他的战场宽度过大,两翼防御薄弱。同时他的反击命令根本就没有实际作战情报的支持,而且机械化部队原本是在第二梯级防御阵地上的,反击命令抽空了梯级防御阵地上的兵力,导致白俄罗斯境内的战略纵深部署形同虚设,在一周内就被德军打得千疮百孔,不但损失了50万官兵,甚至连明斯克都沦陷了。

结语

这还仅仅是只参考了几十条就找到这么些问题,如果参考全部的条例规定,恐怕巴甫洛夫会犯更多的错误。但赫鲁晓夫评价巴甫洛夫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和失败都是有客观原因的,不能将西方面军的崩溃全部归罪于巴甫洛夫的指挥不力和惊慌失措。至于巴甫洛夫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一百个人眼里也有一百个巴甫洛夫。

参考文献:

《巴巴罗萨前的28天》

《被处决的苏军英雄:巴甫洛夫大将》

《二战德军陆军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