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逝世

2. 公元1062年,包拯逝世

3. 公元1518年,李时珍出生

4. 公元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通车

5. 公元1883年,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出生

6. 公元1890年,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出生

7. 公元1904年,晚清帝师翁同龢逝世

8. 公元1940年,英国发动弩炮行动,摧毁法国战舰

9. 公元1978年,中国停止对越南的援助

10. 公元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章转载自:朝文社

咸丰六年,帝师翁心存第三子翁同龢高中状元,至此翁家三子都顺利进入仕途,成就了一出书香门第的佳话。翁同龢中状元后不久,便被授予陕甘乡试副考官的职务。

此后翁同龢一连担任科举考官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还曾子承父业担任同治、光绪两位帝王的老师,成为文人士子争相推崇的"清流"领袖。

翁家也因此进入极盛时期,当时的人评价翁家父子是"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院",妥妥的高门望族。然而,开局如此顺利的翁同龢,却并没有为自己取得圆满的结局。

据史料记载,翁同龢去世后,作为学生的光绪帝一反常态没有给予翁同龢任何谥号,这是怎么回事呢?

翁李结怨

说起翁同龢的传奇一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兄长翁同书。

咸丰十年,时任安徽巡抚的翁同书遇到太平天国之乱。翁同书无力抵抗,弃城逃跑,结果不仅丢失了城池,还让叛军趁机发展壮大了。

曾国藩知道后,决定弹劾翁同书,他委托李鸿章为他写了份弹劾的奏折。

"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要说李鸿章真是妙笔生花,一句话就堵死了咸丰的回旋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奏折送上去后,翁同书很快被充军发配,父亲翁心存听说后,气得一病不起,不久后含恨离世。

好好的一个家,转眼便父死兄徙,家破人亡。翁同龢把这笔账算在了李鸿章身上,此后他一生都在寻找机会对付李鸿章。

甲午海战

机会还真让翁同龢找到了。

1894年,日本陈兵朝鲜,中日之战一触即发。

翁同龢觉得,中日一旦展开海战,就必然会用到北洋水师,而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组建的,如果北洋水师战败,那么李鸿章也就仕途黯淡了。

如果北洋水师战胜,那自己一力主战当然有功,怎么看都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一念及此,翁同龢瞬间被报复李鸿章的想法冲昏了头,再不考虑国家利益,成为一名坚决主战的"愤青"。

于是,当光绪皇帝问起与日本是战是和时,翁同龢一马当先,极力要求光绪皇帝一战。

然而,翁同龢虽然主战,却不肯给予北洋水师丝毫帮助。当时翁同龢主管户部,他不仅屡屡驳回李鸿章为北洋水师申请经费的要求,还指责北洋水师花钱太多了。

事实上,由于没有经费,北洋水师已经多年没有购置过新的舰艇了,甚至连原有舰艇老化出问题也无钱维护。

听说中日可能开战后,作为顾问的德国的工程师曾建议李鸿章购买德国生产的大开花弹,以便将来在战场上使用,可翁同龢一句"钱都给太后修园子去了",既浇灭了李鸿章的希望,又顺手坑了一把慈禧。

看似强大的北洋水师,就这么在翁同龢的百般刁难下,一步一步走下了亚洲最强海军的神坛。

翁同龢不知中日双方的实力,李鸿章却明白。因此,熟知北洋水师虚实的李鸿章不愿对日开战,他建议先外交调停,一来避免其他国家趁虚而入,二来也可有个宽松的环境为太后准备六十大寿。

哪知这番言论却遭到翁同龢的疯狂反对。翁同龢责问李鸿章为何花了朝廷那么多钱却在关键时刻避而不出,还当着光绪皇帝的面,直斥李鸿章这些年拿的钱都用去组建"李家军"了。

在翁同龢高举爱国大旗的呐喊下,光绪皇帝终于决定对日作战,甲午中日海战就此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开始后,翁同龢仍不忘继续为难北洋水师,比如丁汝昌曾在开战前紧急向翁同龢申请添船换炮,可翁同龢一面假意答应,一面故意拖延,直到战争结束依旧没有实施。

最终,甲午海战以清廷战败惨烈收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一生心血尽毁。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不得不出面和谈,受尽天下人唾骂,而翁同龢此时却站住道德制高点上,以"清流"领袖的身份高傲的说:"割地赔款有损国家尊严,恐怕会失去天下人心呀,我觉得北洋水师应该为国再战一次。"

李鸿章深知,再次开战无非是多些牺牲罢了,根本改变不了战败的结局,可翁同龢的这番表态却赢得一片掌声,没日没夜苦心和谈的李鸿章反而落得个"卖国贼"的坏名声。

割让青岛

国家虽然败了,但翁同龢打压李鸿章的目的却达到了。甲午之战后不久,李鸿章就被免去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

不过,翁同龢也因此失去了光绪皇帝的信任,可谓是两败俱伤。

但甲午之战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持续,各国列强在清政府战败后展开了瓜分中华的阴谋。1897年,德国强占下胶州湾,一时天下震惊。

清政府急忙派李鸿章去谈判,这次李鸿章学精了,拉上翁同龢一起去谈判,免得自己再成为一众清流攻击的靶子。

可惜翁同龢虽是清流领袖口才过人,在实务上却有欠缺,一通谈判下来,自诩清流的翁同龢也不得不签下《胶澳租界条约》。

这份条约中同意将青岛"租借"德国99年,光绪皇帝听说此事后,更是深怨翁同龢误国。

狂妄无礼

光绪的不满,翁同龢并非全然不知,可翁同龢仗着自己是帝师,依然以长辈自居,压根没把光绪的情绪放在眼里。

据《荷香馆琐言》记载,光绪曾向军机大臣廖寿恒说,翁同龢和自己在一起时,曾自顾自的大声唱歌,毫无人臣之礼。甚至把光绪慈禧称为孤儿寡母。

而之后,翁同龢在戊戌变法时对康有为前后不一的评价,更是彻底得罪了光绪皇帝。

当初,正是翁同龢极力向光绪皇帝推荐康有为,说康有为的才华胜他十倍,光绪出于对老师的尊重这才接见了康有为,而后才有了戊戌变法。

哪知等到变法开始后,有次光绪让翁同龢去找康有为拿文件,翁同龢却说"康有为这个人居心叵测,我和他没有来往"。

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彻底激怒了光绪,光绪忍不住问:"你既然知道他居心叵测,为什么之前不说?"翁同龢回答:"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

然而,这句苍白的回答并没有挽回翁同龢在光绪心中的形象,很快光绪皇帝便下旨让翁同龢退休回家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后无谥

翁同龢退休后不久,便病逝于家中。考虑到他曾是朝中重臣,庆亲王专门去请示光绪皇帝翁同龢的丧葬典礼规格。

但一问起翁同龢的恤典,光绪皇帝就勃然大怒,他恨恨地列举了翁同龢在甲午海战中的过失以及割让青岛的黑历史,最后没有给翁同龢任何谥号。

翁同龢或许想不到,一辈子以清流自居的自己竟然会这般落魄收场,徒留下"司农常熟世间荒"的传说在历史的风云中飘扬。

参考资料:《清史稿》、《荷香馆琐言》、《翁文恭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