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每一本书,都能有扎实的收获。 —— 奥野宣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昨日开始一有间隙就看,刚刚读完。这是本意料之外的好书,作者从如何选书、购书、读书,到如何记录(笔记)、活用(转化应用),系统详尽地做了叙述。

我从初中开始受老师指引,开始喜欢上阅读,也逐渐阅读不同类别的书,许多年来很少有间断。不过读完之后的效果却不大好,几乎就是读完一本扔一本,时间一长,最多也只能记住一些模糊的大概内容。实际上这就是读书不够精细、不够深入的表现。多年来,我也深受其困。

奥野宣之

新闻传媒出身的奥野宣之独创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全面涵盖了选书、读书、记录等五个层面,倡导积极主动的笔记方式管理读书生活。他在书里谈及自己的读书体会和相关的种种,通过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借助读书笔记来深化阅读的记忆和思考,最终将读过的书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这其实是一个日益精进的过程。

书中最具特色的两个部分,一是一元化的思维方法,二是简单有效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方法。以下做一些阐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一元化笔记读书法?

一元化的笔记读书法,是奥野宣之的独创,也是本书论述极多的内容,几乎涵盖了读书前后的种种过程。

简而言之,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就是将读书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整合,记录到同一本笔记本上的方法。

抽象的这样讲不大好理解,可以设想一下,就比如我们用电脑处理图片、文档等材料,最后都要整理并储存到一个灵活可移动的U盘上。这个电子化的U盘就类似于奥野宣之的“信息一元化”之后的笔记本。实现笔记一元化之后,只需要简单的翻阅自己的笔记本,相关信息就能触发记忆,便能迅速地追索到相关信息。

信息经一元化处理之后,变得容易查找和归档

从整体上设定五个框架,将读书相关信息逐一记录:

①选书

将日常读书看报时发现的好书,或者感兴趣的书籍信息,随手记录到笔记本上。奥野宣之选择在笔记本的末尾部分列一份读书清单,简单列明作者、书名、出版社等信息。

等到需要购书时,因为目的明确,往往就能选购到自己真正想读、应该读和心仪良久的书了。从而也避免了被误导或被诱惑之下的冲动购买,而一时冲动买下的书往往不一定会去读,反而造成不好的感觉。

采用列购书清单、做随手笔记这样的事前准备,我们就可以在书店里彻彻底底地掌握主动权了。

②购书

在经过一系列的筛选缩减之后,就可以带着这份清单去购书里。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好不容易去了一趟,却什么好书都没找到”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有一次充实的购书体验。

需要说明的一点,奥野宣之相对提倡到实体店购书,认为会加深对书本的印象,从而加深对书本内容的记忆。

③读书

关于读书与笔记的关系,奥野宣之的观点很新颖,他采用一种倒逼法,将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这种效果其实同于以思想输出为目的的读书方式,亲手写下的词句、感想或文章,往往更能深刻理解。

④记录

开始记录笔记,要记录哪些内容呢?

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读书的重点在于自己认识到哪些内容重要,要将其彻底消化掉的。这部分才是主要的,而其他的无关紧要的内容,干脆舍弃。

记录的同时,可以记下自己的感想,展开更多的思考,读书笔记就变得充实起来,而这时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或许是灵感迸发,或许是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连接。

⑤活用

灵活的记录方式,可以贴上书评简报,可以摘抄,也可以记录重点或节点。简单来说,笔记不仅仅是阅读的复制摘抄,更是深度地加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葱鲔(念伟)火锅式的读书笔记,其特征为:既做摘抄,也写评论。

一般做笔记,都是简单摘抄些金句,或者抄录下文笔精妙的段落及词句,很少会直接将自己的感悟和点评加入进去。

仔细思考其中的奥妙之处,才会意识到及时地将自己的思想记录在相关内容下,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也加深了自己在阅读时的经验体会。

葱鲔火锅式的具体形式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名
对自己很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具体应用时,还得使用不同的符号:摘抄部分用“○”表示,而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以此作为区分,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

需要注意的是:

“○”后面是摘抄,注意不要省略,要保持原汁原味。
“☆”后面则是自己的评论,写一些对摘抄内容的感想、思考或补充说明。

这样记录笔记的方法,便于识别哪些是书本内容、哪些是自己的感悟,也便于之后的重读和查阅。这种细致的读书方式,因为经过了精心深入的挖掘,往往印象深刻。

摘抄是很费时间的,但在读书中摘抄的环节必不可少,因为摘抄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书本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不过,我们要学会“活用”。这样的笔记方式无疑增加了更多的时间。所以,一般而言只针对那些特别重要的书籍,或者说你自己对书籍的重视程度来定。其他一些书,可做适当的简化,并不需要生搬硬套。

如今电子化的笔记软件设计出色,相应的工具也完备。很多人都习惯并喜欢上这种记录方式。实际上,们不需要拘泥于一点,相反的,可以借鉴相应的方式方法,相互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读书和记录方式,灵活运用就好。

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要读深读透,同样需要相应的工具和方法。奥野宣之的超实用的笔记读书法,经过他的实际体验和不断地提炼,确实有其可称道之处。

对于好的东西,我们不妨采用拿来主义,只要能促使自我提升的、完善自我认知的,都可以学为己用。这不正是读书的好处之一吗?